(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生命季刊”,选择“关注”,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为什么感恩必须在耶稣基督里
——“凡事谢恩”默想之二
文/陈俊迈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本文为系列文章,请阅读:

“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
我们前文讨论了为什么“凡事谢恩”是神对我们所定的旨意,现在我们要讨论为什么“谢恩”必须在耶稣基督里,否则就不是基督徒的感恩。换句话说,“在耶稣基督里”是基督徒感恩与非基督徒的感恩的最大区别点。简单地说,“在耶稣基督里”的感恩包含了两层重要意思:第一是:谢恩的对象是耶稣基督;第二是:谢恩要从耶稣基督出发。
1.耶稣基督就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
世人若不信自己是被造的,那么他们把已经有的,无论是健康、聪明才能、物质条件,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属于自己的,不会感谢的;可能对新添的物质或事情,产生一时的感谢之情。而基督徒知道:我们所信的主耶稣就是创造主,如经文说:“万有都是靠祂(耶稣)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西1:16)。因此我们是生活在神造的世界里,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自己的,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应该得的,生命是祂赐的,每天的存活都在于神的恩典之下,除了感恩以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所以基督徒的感恩的起点远比非基督徒低许多,我们的感恩是从零点,就是从一无所有的起点开始感谢的。所以基督徒遇到什么事情都感谢:每天睁开眼,就为神赐给我们新的一天生命谢恩;今天有饭吃,有衣穿,有工作做,为神丰富供应感谢。
2.耶稣基督是看顾我们生活的恩主。
我们常说:“饮水思源”,就是教导人要懂得感恩,但一般人的“思源”只停留在表面层次,感谢只涉及到自己父母师长或帮助过自己的亲朋好友。这当然比把一切成就都归于自己的人要好许多,但还是欠缺一些。他们没有问一问,自己在人生中遇到这么好的父母或老师,是谁的功劳?就是没有“思”到“源头”,感谢不到位。基督徒知道神爱祂所造的每个人,我们的一生道路都在神的引领看顾下,每个人一生的意义和在世上的功用都有神美意的安排。生活中没有所谓“偶然”或“好运”的说法,我们每天走的每一步,都是神的引导:耶和华啊:我曉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脚步。(耶1023)成功和失败都是从神而来:因为高举非从東,非从西,也非从南而來唯有神断定:祂使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诗756-7)人的心思意念,神也掌管:王的心是如此,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隨意流转。(箴211)众民的心也如此,从祂的居所往外察看地上一切的居民祂是那造成他们众人心的,留意他们一切作为的。”(诗3314-15
若在人生中遇到爱我们的父母,称职的老师,热心帮助的朋友,基督徒相信都是出于神的慈爱和恩典;所以,基督徒不仅要感谢自己父母和帮助我们的人,更要感谢神每日的看顾保守与引领。如果人的感恩仅仅停留在人与人这水平关系上,这种感恩的心常是短暂的,因为人与人的关系随时在改变;而感恩是建立在神与人这垂直关系上,我们感恩的心是永久的,因为神是不改变的,神的爱也是不改变的。所以“谢恩”是基督徒一生的生活方式。
3.耶稣基督是陪伴我们走十字架人生路的救赎主
世人一般在顺境中感到平安顺利时,偶然也会产生感谢之情;但基督徒知道:耶稣基督既然可以牺牲自己生命来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然后又复活赐我们永生,我们相信这位又真又活的主耶稣,是我们随时的帮助。正如耶稣对祂门徒所说:“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4:20,27;16:33)。因为基督徒相信有耶稣基督的代祷,有圣灵的内助,即使我们今天遇到一些疾病或苦难,都是耶稣基督所允许发生的,都包含着祂那测不透的爱和美意。所以基督徒是能在逆境和苦难中谢恩的人
在历史中,有许多基督徒的见证鼓舞和激励我们:他们为配得与耶稣那样受苦受死而感谢神,为能在苦难中与神相会而感谢,为在苦难中增加依靠神的信心而感谢,为苦难帮助去掉心中偶像而感谢,为经历苦难后被神更好使用而感谢,为苦难使我们的目光专注在新天新地而感谢。
陈俊迈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为教会长老,生命季刊董事。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这篇文章,请点击手机屏幕的右上角,然后查看公众帐号,点击关注即可。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公众号:cclifefl
生命季刊网页:https://www.cclifefl.org/
击点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看到生命季刊的视频短片及文章。
主内弟兄姊妹若愿意支持生命季刊微信文字事工,请按住下面的本刊微信专用二维码,然后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为本刊奉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