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去了位于深圳的国家基因库,门口的猛犸象上写着“永存永生”
图片取自盐田网
1. 细胞上的永生
2013年,一只完整的猛犸幼象在西伯利亚冰层被发现。研究人员通过幼象的毛发获得了猛犸象完整的细胞核,之后通过把猛犸象细胞核注入到剔除了细胞核的亚洲象的细胞内“复活”了猛犸象细胞。在此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干细胞技术可以让猛犸象细胞重现出猛犸象的胚胎细胞,最终让细胞实现全功能性。
猛犸胚胎细胞的产生可以说标志着猛犸在细胞层面的“复活”。不过目前“代孕妈妈”依然是个问题,即使是让于猛犸亲缘关系最近的亚洲象代孕也会出现排异反应,在未来可能需要人造子宫的帮助。
如果说猛犸细胞在实验室被一代一代培养下去属于永生的话,许许多多的生物都可以说是“永生”的:大肠杆菌可以不断地分裂,分裂后的大肠杆菌保留着大部分原先的DNA和细胞器,只不过是从一个“我”变成了两个“我”。水螅和灯塔水母可以通过细胞退分化将自己返老还童,从自己的干细胞中产生一个更加年轻的自己。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电视剧《神秘博士》里博士的再生,年轻的新一任博士从老一任博士的身上诞生。博士每次重生之后性格都会有一些改变,甚至忘记了一些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因为失去了部分储存基因的细胞呢?(编剧:我知道你在暗示我经常改设定)
《神秘博士》中的再生。图片取自《神秘博士》
这种永生会带来一个“特修斯之大肠杆菌”的问题:一个大肠杆菌,构成细胞的物质在不停地变化,但是DNA和细胞结构基本不变,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大肠杆菌就不在是大肠杆菌了?如果放在我们身上,假如我们可以通过产生一个年轻的我达成“永生”,这种永生应该不会是我们想要的。因为克隆出来的“我”并没有我的记忆、我的思维,只是DNA一样罢了。
2. 演化不需要永生
演化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有些人认为是基因,有些人认为是种群,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演化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无论是对于基因的传承或是为了种群的延续,一个永生的个体都不是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对于基因来说,将自己复制进入一个年轻的个体(繁殖)远比让自己现在待着的个体长生不老(永生)要容易。对于种群延续而言,繁殖一般来说也比永生要简单。同时,一个不死的个体占用了种群本应留给后代的资源,反而可能会对种群的延续有害。
对于人类来说,我们在15岁左右就可以达到性成熟,有能力将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延续种族。以此为基础,大部分基因要做到的就是让每一个人的个体能存活到产生后代的年龄,即使这个基因可能对个体的未来有害。举个例子,控制凝血的基因可以让伤口更快地止血,增加年轻人在打猎和战斗中的存活率,但是在个体年迈时又会增加血栓的风险。基因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只要这个个体能在死掉前尽量多的复制自己,即产生后代,这个个体的晚年无论多么脆弱和悲惨,这个基因都会被繁衍下去。
(注意,上述模型是一个非常简化的模型,事实上很多动物族群中年长的个体可以给晚辈提供人生经验,以增加种群延续的成功率。但即便如此,繁殖依然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人们在青壮年的时候最强壮,最健康?因为在几百万年的演化中,我们的基因会想尽办法让我们最大程度地健健康康地活到繁殖的年龄。传完香火之后,我们的基因就不会再在意我们这么多了,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接踵而来,它们都与年龄有着极大地相关性。
(注意:基因并非真的有“目的”,这里只是用了拟人的手法。)
3. 意识的永生
1976年,时任牛津大学讲师的理查德·道金斯出版了著名的《自私的基因》一书。因为发行时间较早,书上的一些描述用当代生物学的知识来看并不完全准确,但是它提出了很多新颖而且被沿用至今的观点。书中的其中一段写道:
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抗拒我们那些与生俱来的自私基因。在必要时,我们也可以抗拒那些灌输到我们脑子里的自私觅母。我们甚至可以讨论如何审慎地培植纯粹的、无私的利他主义一这种利他主义在自然界里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在世界整个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是作为觅母机器而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
换句话说:“基因不在乎个体,但是我们是人,我们在乎每一个个体。”
永生虽然不被基因所需要,但也是许许多多人所一直追求的结果。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科技,可以为我们实现吗?
短期内较容易实现的是人工器官。我们用它们将除了大脑以外的器官用机械代替,哪个坏了修哪个。科幻小说《三体》就描述了这样一个世界。但是这类方法暂时还是绕不开发生在大脑里的疾病,比如说阿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最终的解决方案可能会是科幻电影中常见的上传意识。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人的记忆以蛋白质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人的思考来自神经细胞间的交流。在科幻电影《超验骇客》中,威尔·卡斯特博士在中弹后奄奄一息时将自己的意识传入了计算机,另一部科幻电影《超能查派》中也有类似的剧情。
《超验骇客》剧照
要完成这一任务,可能需要在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上突破重重瓶颈才能做到。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更深层次问题:一个人被上传了以后,其他人如何知道在电脑中的是本人的意识,还是学习了他/她思想的AI?被上传的人又会经历什么?
在电影《超验骇客》中,约瑟夫·泰格博士曾问过计算机中的“威尔·卡斯特博士”:
请问你能证明你有意识吗?
计算机中的“威尔·卡斯特博士”反问道:
请问你能吗?
假如这个技术真正成功了,“我”还会是我吗?
虾说
在这些技术成熟之前,我们需要做的是活久一点,以及活好一点。
http://reviverestore.org/projects/woolly-mammoth/
Earth - The animals and plants that canlive forever BBC 2015
《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 1976
欢迎转发本文
如需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授权
在永生技术到来之前,如何活久一些?戳点击原文,看看身边有什么致癌习惯吧!
如果大家觉得好,请转发!欢迎打赏!打赏的钱会给到译者作者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我不是虎妈他不是学霸》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