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校话题有点沉重,特别是对于北美和欧洲的家长们。先介绍事件背景:
1983年,加州洛杉矶某校区和当地警方合作,为了预防学生吸毒,参加黑帮和暴力活动,创建了一个叫D.A.R.E (Drug Abuse Resistance Education) 的教育项目。警方通过互动课程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毒品和黑帮的危害,并请学生签署一份拒绝毒品和黑帮的誓词。参加的学生包括小学生和初高中生。4-6年级学生的课题主要包括如何拒绝吸烟,吸毒,酗酒,和社交网络上的群体压力。6-8年级学生的课题主要包括认识和拒绝使用非处方药的滥用,毒品,暴力,黑帮,还有互联网的安全使用。高中学生的课题主要在于如何避免用毒品和酗酒发泄怒气。
听起来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很快,这个教育项目在全国各中小学广泛使用,并在1995年被英国学校引进,在英国也被多所学校使用。从项目建立开始的二十多年里,无数学校使用,无数中小学生参与。
但是,不仅从来没有任何研究和数据证明这个教育项目在预防学生吸毒的有效性,而且
1992年,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表明,相对于没参加过这个项目的学生,参与过这个教育项目的学生在项目之后的吸毒率更高。
1994年,三位RTI International的科学家发布研究结果,D.A.R.E项目无论在长期和短期都对学生于毒品的使用没有预防效果。
1995 年,加州教育部声明,当时加州所有的预防毒品的教育项目(包括DARE)都证明无效。而且大多数学生对这类项目持反感态度。
1998年,由美国国家司法机构资助的研究表明,这些项目反而让学生在更早的年龄接触到了毒品的概念,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导致更低龄的学生使用毒品。所以这个项目其实是鼓励和滋养了学生使用毒品。
2001年,美国卫生局长办公室发文声明,DARE为无效项目,并对预防学生吸毒起反效果。
2007年,心理学专刊把DARE项目列为“可能对参与者造成伤害”的治疗方式里。
怎么回事?
其实道理不难理解。大多数的小学生,从来没接触过毒品这个概念,突然学校有个铺天盖地的系列活动是围绕这个新概念的。咱们做爸爸妈妈的都知道,当小朋友接触一个新概念新事物,第一反应肯定是好奇。这是什么东西?怎么用的?我想试试。这种天生的好奇心无法控制。即使有人跟他们说这是个危险品,小朋友就会乖乖不去动 了么?还是会更好奇:“为什么这个危险啊?”“用了之后有啥后果?”“后果能有多严重?” “我能不能控制住?”
所以,当低龄学生在理解力和自控力都不足以理解这个概念的严肃性的时候,被硬性灌了相关教育,不仅不能达到这个教育项目的目的,反而过早地被激起了对毒品的好奇心,想去亲身试试。
这些道理不用心理学家解释,咱们都懂。
但是,这个防吸毒的教育项目设计就完全没考虑到这方面的副作用。
因为近二十年这些一系列研究表明D.A.R.E的无效和反作用,现在这个项目被使用的范围已经小很多了。
但是,先别松那口气。因为一堆类似的项目雨后春笋般的都出来了。大多数中小学也都在采用。
这里就是借我们校区的类似项目,讲讲我们(意在把这类项目的反作用减到最低)如何跟学校和校区提出意见,处理过程,和最终的结果的。
并讲讲此次跟校区交涉,我所用的书信结构模式,如何既有效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又能表现出对校方尊重的态度,维持良好关系。
大壮(三年级)的学校,每年有个red ribbon week(校园反毒品宣传周活动),跟那个D.A.R.E.基本一个套路。虽然反毒的目的很好,但是对于1-3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真的有必要么?连DARE都只是从四年级才开始的。这些6-8岁的学生99%压根都没听说过毒品,也不会有机会接触毒品,来个这样的宣传周,是不是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么?反而引起小朋友对这个未知事物的好奇。
所以去年活动周通知发下来的时候,我们就跟校长和负责这个活动的Social worker表达了我们的顾虑。校长和社工老师跟我们解释说,考虑到小朋友的年龄,学校只会宣传健康生活(饮食健康,运动,休息等等)。于是我们就放心了。
但是今年活动中通知发下来,看到每天的活动主题,具体如下:
Monday: “Use your head, don’t use drugs.” Wear a crazy hat or have crazy hair
Tuesday: “Your choices are the key to your dreams” Wear pajamas
Wednesday: “Drugs are scary” Wear Halloween costumes
Thursday: “Sock it to drugs” Wear crazy socks
Friday: “Tyler Elementary teams up against drugs” Wear Tyler spirit attire or sports team clothing
看到这份通知单,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哪里是为6-8岁小朋友做健康生活宣传的主题,简直就是把反毒宣传变成了随意夹杂着“毒品”字样的party主题。在小朋友完全不知道drugs是什么意思的情况下, 把毒品的危害等同于万圣节的恐怖,把反毒的严肃性轻描淡写成游戏。这不仅不会起到反毒教育的作用,还会让小朋友误以为毒品只是游戏的选项之一,毒品的可怕性跟万圣节的鬼怪一样,是假的,吓人玩的。
于是我先生给校长和社工老师发了email表达我们的顾虑。结果社工老师给他打电话说明情况,表示不会跟小朋友讲太多关于毒品的细节。但是不觉得这些活动的主题设计有什么不妥,不觉得向小朋友提及毒品有什么问题。最后老师的原话是You are entitled to your opinion. 也就是说,你随便怎么想(但是我不会做任何改变)。这个结果就是校长和社工老师不认同我们的顾虑,不愿意做任何改变。
被这么怼了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想知道这事儿到底是我们自己钻牛角尖,还是说这个顾虑是合理的,也想知道这些活动主题是学区统一规定的还是社工老师自己定的。
于是我就在Facebook上发帖问本镇的一些妈妈朋友,是不是镇上其它学校也都有这些主题。一小时之内,评论的私信我的所有妈妈都同意我的顾虑,觉得这些主题措辞非常不妥,也给我看了他们小朋友学校的相关的活动主题。我才知道虽然所有学校都要同时进行这个反毒宣传周活动,但是其它学校的主题都是非常儿童化生活化,而且完全不涉及到毒品的概念的。比如
Monday Say “yes” to a healthy heart and body – wear red!

Tuesday Say “yes” to play and exercise – wear active wear!

Wednesday Make healthy choices to show good character –wear your favorite character!

(Ex. Superhero, Disney character, etc.)

Thursday Build teams and stop bullies – wear your favorite team’s gear!

Friday “Sock it” to unhealthy choices – wear your family color and crazy socks!
多么正能量的主题!
大家都鼓励我要继续向学校和学区反映。还有个妈妈,女儿跟大壮同校的一年级,说之前没仔细看通知,看了我的帖子才发现不妥,她立马决定第二天要跟校长和社工约谈。
到这个时候,我才最后决定要给校区总管superintendent联系提意见。
不知道是不是有妈妈跟我一样,无论平时多鄙视忍气吞声的包子性格,一到了涉及自家小朋友的情况,特别是对学校老师有意见,对学校做法不满的情况下,立马变得犹豫不决粘糊起来。
理性上觉得不能假装没事发生,不能不跟老师交流;但是又怕说了得罪老师,关系弄僵了,小孩在老师手下被穿小鞋。
所以自从大壮上学以来,我一直在琢磨怎么能做到既有效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能保持跟学校的良好关系。终于,借助最近几年的理论+实战经验,总结出来一个有效又不得罪人的向老师提意见的方子。主旨是要用几个缓冲陈述把意见(丑话)夹中间,让意见容易被老师接受的同时,也让老师明白咱们家长对老师本人是善意的,没有敌对关系。
提意见的交流格式大概长这个样子
具体每层的内容咱最后再分析,先把学区这事儿讲完。
缕清楚了思路和email结构之后,我就给superintendent发了信,内容如下:
基本上就是先感谢学校对预防学生吸毒这件事做出努力,声明我理解学校这个出发点是很好的。然后说明了我的担忧,讲明了之前已经联系过直接负责此事的老师和校长,但是无果,才会找到校区。继而提出自己希望的解决方法。最后再次感谢校区的工作,期待回复。
上午发的信,下午收到回复如下。
说实话,虽然我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有理有据,但是一直认为学区学校老师都是一伙儿的,一般来说家长有不满,学区头头校长和老师都是互相挺的。所以看到这封回复里superintendent完全同意我的担心,并且会让学校修改计划,还是挺惊讶的。
第二天,助理总管给我打电话,态度比我预期的好太多了,承认说是校区监管不足,没有注意发出去的通知单的内容,导致不合适的活动主题被发送出去。以后一定加大监管。而且跟学校的校长和社工老师都沟通过了,保证1-3年级的活动不会提及毒品概念,只讲健康生活。而且会在全校老师内部沟通强调这个做法。活动周也不会贴出任何和毒品有关的横幅标语。(我在信中的建议全被满足)。
我的回复当然是很感激学区对这件事的重视和快速回复,而且再次说明我也理解老师最初的目的估计也是想活跃气氛所以才起的那些party主题。于是大家你好我好结束通话。
同时,在Facebook上看到我帖子并参与讨论的另一位妈妈,在这天也约见了学校校长和社工老师,提出同样的顾虑。这次校方的态度好很多,说不会提及毒品概念。但是因为宣传单已经发出去了,只能明年同期注意措辞和活动主题设计。
按理说,到这时候故事已经大团圆结局了。
结果星期一,活动周第一天,我们发现学校又发了份活动周的“提醒”通知单,里面的每日活动主题已经完全改成适合低年级的小朋友的健康生活主题了。本来说好的今年覆水难收,居然也被改了。这也算个额外惊喜。改得那么彻底,这个结局完全是我没预料到的。
故事讲完,咱们再回头仔细分析一下之前说的怎么能好好地说丑话,既能把自己的意见明明白白地提出来,又保持着尊重学校尊重老师的态度。
在分析详解那个三明治大法之前,先说几个个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原则。就是,
1. 心平气和。问题发生的时候,无论是小朋友在学校受伤了,收到不公平对待了,对老师做法不满,对学校规定有意见,家长第一反应肯定是生气。咱们要等自己平静下来了,能冷静思考的时候,再去跟校方交流。
2. 无论问题多麻烦,多恶劣,多严重,不要先入为主地默认老师/学校这么做的动机是恶意的
3. 咱们的目标是解决问题,不是找发泄目标,不是质问,不是看谁能赢。
因为,绝大部分情况下,老师/学校的做法可能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可能有不了解情况的地方,但是最开始的动机一般不会是恶意的,甚至很可能是善意的,只是方法不对或者执行出了问题。
而且,一旦默认了老师的动机是恶意的,那么咱们就主动把自己和老师敌对起来了。而敌对的关系,是基本上很难解决问题的。
Gentle and Firm 的原则对小朋友有效,其实在很多其它情景的交流中也是最有效的态度。用尽量温和的词(避免用demand之类很态度强势的词),严肃的态度,把自己的想法讲清楚。
大原则讲完了,来看丑话三明治的具体架构 (这个结构email 或者面谈都适用)
感谢
表达对老师/学校一贯以来的工作的感谢,最好能联系到本事件相关的具体内容。比如老师特别注重在培养习惯/学生安全/学习/品德方面的努力。
目的:让读的/听的老师知道她们的工作和努力被家长认可。
表示理解老师/学校(善意或者积极的)出发点
对于要提意见的这件事,表示自己理解老师善意或者积极的初衷,认同老师的目标(猜不出来老师的出发点的话,可以自己想一个最合理的积极目标,假设这是老师的目标)
目的:其实这一步的最大受益人是咱们家长,因为之前说的,不要默认老师/学校的动机是恶意的。但是作为家长在气头上的话,很自然的把自己和学校老师放在对立面,很容易猜测出恶意动机,怀疑学校做法的出发点。如果要想找个合理的积极目标,必须得家长先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老师做事出发点的各种可能性。实在想不到,可以跟别人聊聊,旁观者清,说不定别人能帮你想到。
而且这么说,老师知道你认可她做事的大方向,就是认可她整体的为人,对之后的具体意见会更容易接受,觉得你是对事不对人。
描述问题
尽量客观地描述问题。
如果是小朋友告诉你的问题,一定要加上”xxx说…”,因为这表明你不否认口述中可能出现的误会。
尽量避免说“你怎样怎样…” 而要用物品或者事物做主语。否则有种指着人家鼻子说话的既视感。
可以详细描述小朋友感受的负面情绪和小朋友怎么想的,因为这可能是老师在学校最难捕捉到的信息。
尽量站在小朋友的角度去描述,而不是家长的角度去指责。
只要是客观讲道理,就不用掩盖问题和负面结果的严重性,因为很多情况下,如果不说清楚的话,老师也不一定知道发生了什么负面作用,后果多严重。
目的:让老师看到她们自己可能没机会得到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做法引起了什么反应。
表示自己体谅老师的难处,帮老师找个台阶下
看完问题描述,这时候老师的自我保护盾牌应该举得最高,跟家长的对抗情绪应该最强。但是,咱们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对抗解态度决不了问题。要让老师知道咱们不是为了质问而来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咱们主动表示体量老师的难处(忙,学生多,学生需求不一样,上级压力,等等)。最好再主动找个台阶让老师下。
目的:把老师听了丑话之后的对抗情绪减到最低,让老师感觉到我们不是想找碴。
提出来自己希望的处理结果
既然目的是解决问题,那咱们就得想好自己希望的解决结果是什么。既然已经发生的事做法不合理,那么合理的应该怎么做。如果我们能自己提出来一个合理的希望,清楚地表达出来,校方会更倾向于满足家长的要求。因为他们知道满足家长提出来的要求了,问题就解决了。不用担心双方拉拉扯扯半天还达不到共识。
目的:其实这又是一个帮助我们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思考的机会。如果不满意学校老师的做法,那么自己希望什么做法才合理。而且这个做法要考虑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对学校来说要实际可行。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咱们必须冷静,永远是冷静的态度更容易解决问题。把自己的预期讲清楚,学校老师更容易理解咱们对解决问题的期待值。咱们不用担心校方会不会把咱们的意图想歪,校方也不用猜家长到底想干嘛。
感谢
最后,感谢老师耐心读完/听完,感谢老师对意见的回复。
目的通过感谢,再次把决定权交给学校老师,让学校老师觉得家长和他们不是对立的,而是希望学校老师来帮助解决问题。
故事讲完,三明治吃完。最后在总结几点跟学校打交道的额外心德:
1, 学习方面的问题和不触及原则性或者安全问题的小事,跟老师沟通用email和书面文字没问题。但是涉及到安全问题,或者理念性,原则性的问题的话,家长可以用email向校方提出建议,但是校方十有八九不会用文字回复的(以防留下不利于校方的文字证明,万一闹大了,家长可以用作证据),进一步沟通的话,一般都会通过电话或者面谈。
2. 最好不要越级,从直接负责人开始联系。先找老师,沟通无果再找校长,校长沟通无果再找学区总管。找上一级负责人的时候,要提及是因为找直接负责人无果,否则会被打发回去跟直接负责人沟通。
3. 除非是跟校规和制度有关的事,否则找school board的话,用处不大。School board在school district里更像是一个立法机构,主要管规章制度的通过,学校人员的聘用工资,和校区资金的分配和用途,对于处理具体的校内事件很少插手。而且捅到school board上,就带有咨询公众意见的感觉了,虽说对校区处理问题施加了压力,但是也容易把自己跟校区划分成对立阵营。不到万不得已,并非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今天讲的这些,希望大家永远都不需要用到。
但是更希望大家知道,对学校有不满,也不用害怕得罪校方而藏在掖着。只要沟通的态度友善,自己能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对待问题,向学校提出意见,帮助学校改进不足之处,其实对学校对自己都有好处。
更多学校教育相关文章
作者介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