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司马推送的第 915 个与众不同的人
这两周的周日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必须得备好一包纸巾,因为接下来的节目,会把口水和泪水同时勾出来。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的新作《风味人间》一出,就引得网友纷纷喊话:“馋哭了”、“救救孩子吧,能不能别深夜放毒”、“陈导你是魔鬼吗”。
不得不说:美食界,陈晓卿就是招牌。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开始吧(kaishizhongchou),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公号授权。
千呼万唤始出来。
馋了整整一周,昨晚可算等来了《风味人间》的第二集。
薄如纸片的伊朗面饼、重达3斤的阜阳枕头馍、葡萄牙都吃不到的土生蒲菜非洲鸡……
昨晚守着看直播的司马,对着电视机流了50分钟的口水。
浇上酸辣鲜酱汁的海南鸡饭粒
薄如蝉翼的顺德鱼生
澳门才有的土生蒲菜
第二集刚播出一会儿,#风味人间看饿了#就上了热搜,新一轮的美食诱惑再度袭来。
可司马到现在还无法从第一集的秃黄油拌饭里走出来。
苏州太湖,大闸蟹悄然成熟。雄膏绵润雌黄微硬,混入米粒搅拌,没人逃得过这碗秃黄油拌饭。
呼伦贝尔草原,牧民已迎来冬季。
羊肉带皮焖烤,泛着“罪过”的炙烤香气
卵石之上奶桶之内,肉的汁水异常丰盈。
新疆沙漠,巴楚菇有性感的“皱纹”。
菇柄脆嫩,菇盖疏松,
爆炒时吸了肉汁儿,满口留鲜。
这部新片,
总顾问蔡澜、沈宏非,
李立宏解说阿鲲配乐。
首集播放量1.7亿,
豆瓣评分9.4。
不用看片名,单靠这些就足以证明:《舌尖2》结束4年后,“美食活地图”陈晓卿,终于被我们给盼回来了。

挥别央视,陈晓卿早不再是《舌尖》的总导演,但看完他的这部美食新作《风味人间》,网友们给他的回归欢迎礼一如当年:“馋哭了”、“救救孩子吧,能不能别深夜放毒”、“陈导你是魔鬼吗”。

还是熟悉的团队,还是不遗余力地用食物虐人,但从《风味人间》的第一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陈晓卿在制作上的明显变化。
超微观摄影、动画还原等全新技术的加入,不仅还原了食物无为人知的一面,也让风味二字变得更加立体。

和《舌尖1、2》相比,《风味人间》也不再拘泥于中国美食。
伊比利亚火腿,法国瀑布土豆泥…..同一种食材,中西方有截然不同的烹饪方式。风味,是舌尖的欢愉,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钥匙。
手法变了,在这个极速蜕变的时代,身份会变、平台会变,观众也会变。但陈晓卿对纪录片的坚持,却从来没被时间更改过。
6年前,《舌尖》刚开播的时候,他发了条微博,真诚地说“这片子不难看”。

6年后,《风味人间》开播前,他用的还是当初那句话。

从“舌尖”到“人间”,讲过那么多至味,陈晓卿想说的,始终是:最好吃的是人。
做纪录片,陈晓卿的起点挺高。
年轻的陈晓卿
30年前还是央视军事部实习生的他,编了一条叫做《战士从这里起步》的片子。这部纪录片曾被作为建军节献礼片播出,这可把陈晓卿得意坏了。
但国际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看到片子里士兵流泪的镜头戛然而止后却把陈晓卿“狠敲”了一顿。
伊文思大师
“你为什么不把他哭泣的镜头拍完再关机呢?为什么不能把你看到的、让你感动的东西原原本本地交给观众呢?”
这番话,30年来一直提醒着陈晓卿一定要真实完整地呈现拍摄对象本身。

《舌尖2》刚上映的时候,观众纷纷吐槽新一季人物故事太多,干脆改名叫《舌尖上的人物》算了。
各种各样的评论如一张大网压了下来,但陈晓卿却一直记得没忘伊文思大师的话。

第一次调研回来后,陈晓卿就发现农村那些可以做选题的食物,背后都是老人。不把这些人和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陈晓卿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所以,才有了山东郯城做西瓜酱的外婆、陕西吴堡县的挂面爷爷。

在陈晓卿眼里,纪录片,不管内容是什么,都应该是有“心跳”的。所以他关注的,一直都是“人”。
哪怕拍《森林之歌》这样的自然纪录片,他也觉得是在讲人的故事。
看似一个简单的猴群,实际上就是一个家庭。无非是把人的情感,转移到了自然载体上。
 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
拍片子离不开“人”,私下里,陈晓卿也极重人情。
94年拍《龙脊》,陈晓卿在广西村子里一住就是近一年。走的时候,全村1000多人出动送他。
村里好多孩子上不起学,陈晓卿自己资助了一个孩子,回北京后还发动周边朋友和其他学生结对子、给他们供学费。其中,就包括主持人王小丫。
有一次王小丫忘了给孩子打钱,陈晓卿还跑去“催款”:这孩子啊,已经两周没吃饭了。
不夸张地说,一次拍摄,改变了一个村子孩子的命运。
多年后,陈晓卿资助的孩子在北京工作生子,和他处的像亲戚一样。其他被资助的小孩也都长大了。
03年陈晓卿带着儿子又去龙脊,村里人拿出最好的招待,他开玩笑说爷俩儿快把全村的鸡都吃光了。
儿子说村里的鸡是甜的,但真正“甜”的其实不是鸡,是情谊。
蔡澜和陈晓卿 
《舌尖3》还没开播的时候,观众发现总导演换了人,陈晓卿从主创团队中消失了,片子因此被疯狂抵制。
开播后,评分更是持续走低,最后以3.7的豆瓣评分惨淡收官。人们在网上大呼想念有陈晓卿的《舌尖》,但被千呼万唤的主角,却发了条声援的票圈。

做纪录片20多年了,他太知道这个行业的艰难。虽然把《舌尖》捧红的他已经退场,但不踩不黑,这是做事,也是做人。
人啊,只有心里热,才尝得出美食中的暖意,拍的出动人的片子。

五湖四海,万千风味,但陈晓卿眼中,最重要的始终是食物中酝酿的人情味。
他曾和读库出品人张立宪、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小峰一起搞了个老男人饭局。过两天要开始新一季发布会的老罗当年也是“局中人”。
当然,局里也有少数几位女性,比如柴静和陈晓楠。
饭局里的人每次都多少有点变化,但不变的是,负责点菜的,一直是陈晓卿。
据说陈导的手机里纪录着几千家餐厅,除了店名,去哪家该吃什么,吃之前要跟店家叮嘱什么,这些一一记录在册。

大伙儿跟着陈晓卿,在北京城里用“嘴”扫街。边吃,边互相挤兑。陈晓卿因为皮肤黑。
陈晓卿呢,也爱自黑。“如果你眼前一黑,不是大脑缺血,是我出现了”、“我做红烧肉从来不放老抽,把脸往前一凑,肉就变红了….”

天下无不散的饭局,随着大家的工作越来越忙,老男人饭局组局的频率越来越低了。
《舌尖》火了之后,陈晓卿被邀请到各种地方品尝高级美食,但他却一直觉的,和一帮老男人坐在街边吃东西的时候,最有安全感。
无论是参加《圆桌派》这样的访谈节目,还是在他自己出的《至味在人间》这本书里,陈晓卿都说:去哪儿吃和吃什么,肯定没有跟谁吃重要。
跟朋友吃、跟爱人吃,更重要的是,回家吃。
直到今天,陈晓卿有了“美食雷达”“扫街嘴”等诸多荣誉爱称,但如果你问他最好吃的东西在哪儿,他会说:在家里。

他在书里写,“就像我,一个安徽人,在北京这么大的城市生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每每想到我老家淮河岸边的菜肴,还是难免食指大动。”
回老家宣传新书的时候,有老乡捧着一把红芋糖来了现场。二十年没吃过红芋糖的陈晓卿,在镜头前默默背过身去。因为眼里的热泪,就快掉下来了。

食物不仅仅是情的载体,更是根的维系。所以,他执导的《舌尖》才会那么强调在地性。
因为,对主人公来说,镜头前只是他们最平常的生活。而对无数漂泊异乡的人来说,荧屏中的每一幕,都可能是他们的故乡。

16年,陈晓卿担任艺术总监的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上映。有人看了电影给他留言说本来不打算回家过年的,但看了电影决定:买票回家!
这样的留言,最让陈晓卿感到欣慰。

这个世上,美食文化是每个人穷尽一生也捉摸不完的博大精深,但全世界最深的,是人的内心。
《风味人间》第一集,介绍的美食从东方到西方,从大山到海洋,而“人”的故事,让食物有了更多的热乎劲儿。
就像90后镖手站在船头乘风破浪,船舱内掌舵的父亲目光如炬。手起镖落之间,是少年的理想,也是一家人生活的希望。

风味,在山海之间,在杯盏之间,更在人与人之间。
最好吃的是人,最好闻的,是人情味。

<< 微信改版,设置星标不迷路 

内容合作微信:youshuguang1
商务广告投放微信:ysg-AD
电商合作微信:ysg-AD(添加时请注明电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