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美籍华裔作家朱贲兰(Lenora Chu)刚刚结束了在上海关于中美教育的专访,正准备匆匆赶往美国和印度,开始下一轮宣讲。
这时,她听到了骂声:“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你的儿子?”
这种批评,是针对她让儿子在中国求学的经历
作为美国家长的朱贲兰,以工程学位毕业于斯坦福,后去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拿了新闻学硕士学位,供职于路透社和CNN;丈夫也是美国人,NPR (美国公共广播)的驻华记者。
朱贲兰
的确,包括作为一代移民的父母、她自己和丈夫,都选择的是美国教育,并且在如今愈演愈烈的留学大潮下,人们似乎更认可西方教育,但到了儿子这一代,她却选择了中国的教育。
为什么会这样子?她的选择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坚持?
“听话”or“大声说出来”
2010年,因为工作原因,朱贲兰和丈夫来到了中国,住在上海,一起的还有当时18个月大的儿子雷尼(Rainey)。
时光飞逝,雷尼很快就到了要进幼儿园的年纪。朱贲兰夫妻俩身边的一些外国朋友,基本上都为孩子选择了国际学校,但这夫妻俩却有不同的想法。
此前,雷尼所在的双语托儿所频繁地更换老师,这让他们感到不安,接下来如果选择国际学校的话,学费又过于高昂。相比之下,附近的一所公立幼儿园显得划算得多。
家附近的幼儿园
但金钱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学校是非常善于管理纪律的,朱贲兰看中了这一点,她希望儿子能在那里养成自控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并且,朱贲兰本身就是华裔,她的丈夫也曾作为“和平队”的志愿者在中国农村支教,两人都希望儿子能从小接受双语教育。
除此之外,那时候的上海教育甚至中国教育,都成了全球热点。
2009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衡量全球教育质量最普遍的标准之一,评估的是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等等)上海一举夺下了世界第一的排名。
在2012年的PISA中,上海再度夺冠,对比美国,其成绩远低于前10名,徘徊在平均线上下。
尽管测试方法和结果不乏争议,但中国学生的教育程度由此在国际上引发了极大的讨论。
“来自上海的最佳成绩震惊了教育者”“所有有国家都应该才赢上海数学教学法吗”之类的新闻标题也常见于国际媒体的报端。
没有家长能够拒绝这种诱惑力,朱贲兰也是一样。
当然,担忧也不是没有。中国的学校确实是讲究规矩与纪律的,有强大的约束力,但是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孩子会过早地失去童真吗?
就这样,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她把儿子送进了公立幼儿园。
朱贲兰和儿子雷尼
事实上,朱贲兰的担忧不无道理,很快,她就感受到了来自不同文化与教育之间的矛盾。
幼儿园开学后不久,一天儿子雷尼顶着一颗红五角星回家了,而且怎么都不愿意摘下来。问过之后才知道,是因为“一直坐着没动”,雷尼得到了一颗五角星作为奖励。
仅仅一件小事,就冲击了朱贲兰一直以来的观念。
在美国,学生得到奖赏,可能是因为非凡的努力或表现超过了他人;而在中国,却会因为“听话”,按要求照做而被肯定。
朱贲兰意识到,自己已经不自觉地被扯入了一场和中国学校争夺儿子思想的战役。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她更加明白了,幼儿园的老师才是“绝对权威”。
管理小朋友们,老师们说的最多的是“坐好不要动”;中午的时候必须午睡;上厕所也要排成一列队;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喝水只能在固定的时间;不能自由表达艺术上的诉求——老师要求所有孩子画的孔雀尾巴角度都是一样的。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不听话,妈妈就不来接你了/警察就会把你抓走”,这样吓唬小孩子的话是老师维持秩序的灵丹妙药。
而在成年人看来这种毫无威慑力的恐吓,对孩子来说却异常管用。雷尼曾担忧地问爸爸,如果自己不午睡的话,会被警察带走吗?
渐渐地,雷尼学会了在学校不引起注意,学会了违背自己的意愿服从大人的要求,甚至作为一种应对策略,雷尼学会了谎言。比如,在课堂上想喝水时,他会假咳,因为他发现,想要在规定的喝水时间之外喝到水而又不会让老师生气,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雷尼在幼儿园
一次机会,朱贲兰得以去一家公立幼儿园旁听,从而她窥探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课堂:强调权威、秩序和效率,忽视个体意愿和感受……可想,儿子学校的环境也大抵如此。
即使在教育上,中国幼儿园不断冲击着她的观念,但朱贲兰也不得不接受,因为这是她的选择。但就算“领教”了中国学校的种种特色,她还是无法不震惊于“吃鸡蛋”这件事。
雷尼挑食,对鸡蛋可以说是“痛恨”,在家里,无论是煮鸡蛋、炒鸡蛋还是荷包蛋,他都不肯吃。而在幼儿园第一次需要吃鸡蛋的时候,老师硬是给他喂了进去。
当然,雷尼没有听话到让老师一次成功。老师四次把鸡蛋塞进他嘴里,前三次雷尼都哭着吐了出来,直到第四次,他才把鸡蛋咽了下去。
让儿子吃下鸡蛋,这也是朱贲兰一直以来的想法,但老师所使用的方式却是她万万没想到的。在她接受的教育里,不强人所难是原则,思前想后,朱贲兰觉得有必要约老师谈话。
她跟老师说,美国人不会逼迫孩子吃不喜欢的东西,而是要向孩子解释,为什么需要吃它。比如鸡蛋对骨骼和视力有好处,从而激发孩子自主“选择”吃鸡蛋。
“这种方法能成功吗?”老师反问道。
这让她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呃……不是一直能成功吧。”
老师点点头,终结了和她的辩论:“莱尼需要吃鸡蛋。我们认为鸡蛋营养好,所有孩子都必须吃。”
令她感到惊讶的是,后来某天放学时,老师对她宣布:“莱尼能吃蛋了。过程很辛苦,但目标最终达成了。”
这和朱贲兰一直以来秉持的西方教育观念“不要强迫儿童吃不喜欢的食物,不要让吃饭变成孩子的焦虑,食物是用来享受的等等”相左。难道只要结果(吃鸡蛋)是好的就行了吗?使用什么方式(动画片贿赂或者强迫喂食)不重要吗?
其实,这件小事印证了中国的教育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一个主要差异:“老师最懂行”和“尊重学生选择”的区别
朱贲兰认识的的中国人都明白,课堂上自上而下的威权主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但美国的课堂师生比是1:6,中国却是1:32,当一间教室里有四五十个尚不明白事理幼儿的时候,你还有什么其他方法?
质疑归质疑,震惊归震惊,日子还是一天天过下去了。
在重重不安之中,她注意到:雷尼和那些用爱和自由的科学道理养大的美国孩子的不同了,比如早餐之前会问候长者,排队超级耐心,吃得更健康,而且还会自己主动吃鸡蛋了!
更让朱贲兰感到欣慰的是,雷尼很快掌握了自理能力和不错的纪律性,他的数学和中文水平也发展得超出预期。
为什么中国孩子数学表现更优秀?她心中一直有这个疑问。为此,她走访比较了上海和波士顿的各一所小学。
中国课堂的中心是老师,学生仰视老师,35分钟的课堂老师问了59个问题,提问了至少过半数的学生,不是叫名字而是叫学号,采用讲授和竞争的方式,一节课教学内容很多。
美国课堂老师采用更丰富的教学方式,比如讲座,小组讨论,一对一交互等;眼睛和学生平视,叫名字而不是学号,重视学生的兴趣而不是教学的效率,只点名了3个学生回答问题剩下的都是自愿回答的,允许学生说“我不懂,我需要帮助”。

朱贲兰曾去中国学校探访
除了训练有素的教师和在理解之前强调死记硬背等等因素之外,中国学生成绩优秀还源于一种信念:成功是因为辛勤,而不是天赋异禀所致。
父母和老师向学生一遍遍强调这个信念。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老师们往往认为其原因是不够努力,而非不够聪明。
其实,这是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中国学生就是这样,如果他们没做好,那么他们会更加努力,然后取得成功;而美国学生偏向于固定思维模式:他们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 天生的、一成不变的。如果他们成绩不好,那是因为他们不具有天赋。
另外,关于学习,美国一直传播的是这样的想法:学习是有趣的、简单的。但实际上,“快乐学习”是伪命题,真正的学习是非常困难的,想要提高必需大量记忆和反复练习,这期间必然会伴随痛苦和焦虑。
中国的教育告诉孩子,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而他们已经认同了这个过程中会经历的痛苦,这反而让中国孩子学得更好,因为在经过努力后,他们会记得更深刻。
焦虑,是面对孩子教育时家长的共同语言
朱贲兰把儿子在中国求学的经历和她对中国教育的思考写成了一本书,《Little Soldiers: An American Boy, a Chinese School, and the Global Race to Achieve》(小战士:一个美国男孩、一所中国学校和一场全球竞赛)。
有读者读了她的书之后,评价道“焦虑感跃然纸上”,而恰好是这种焦虑,促使她去探究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异,驱动了她去写出这本书。
而焦虑也不只朱贲兰有。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焦虑”是家长间普遍出现的一种情绪。
他们总怕“赶不上”,总怕“被抛下”。
据朱贲兰所知,在美国,也不乏焦虑的家长。一方面他们意识到,申请大学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国际化;另一方面,有一种论调称,未来20年中机器人将会取代人的大部分工作。
“和以往相比,(美国家长)越来越感觉到他们现在处于一场零和博弈(zero-sum game)中。”她说。
为了让孩子赶超同龄人,他们会从5岁起就给孩子安排各种课外文体活动,让孩子全面发展,找到孩子的某个才能并且尽早开始培养;培训中心在美国也变得常见,由日本引进的“公文数学”在美国流行起来,孩子们放学了也会去补习班。
而在这点上,中外是互通的。
前一阵儿,有位网友发了一张图,是某小学三年级英语阅读课的课文,而让大家感到惊讶的是,文中出现了宾语从句、状语从句、非限定性和限定性定语从句,这些本该是初高中的知识点,现在居然出现在了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上。       
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得家长忧心,“万一我的孩子被比下去了怎么办”,慢慢地,教育超前化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而为了让孩子是时代的洪流中不被抛弃,作为家长,都想让孩子接受所谓“最完美”的教育。那么这些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中国家长送孩子进国际学校或出国读书;进学校上课,出学校补习;光学习好还不行,要培养一门特长……
其实朱贲兰把儿子送进中国学校,也是出于这种心理,无非就是想让孩子获得更优秀的学习能力。
主页君也看过这样的现象:中国家长羡慕美国教育赋予孩子的自由和创造力,便把孩子送出去读书;美国家长认可中国教育带给孩子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吃苦精神,便让孩子在中国上学。
但我们必须清楚的一点是,无论是哪种教育系统,从来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走在一条慢慢变换、磕磕绊绊进步的路上。
比如日本曾受到争议的“宽松教育”,它的提出,本是为了改变填鸭式教育的状态,强调重视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体验式学习。但“宽松教育”出现了过度减量的问题,教学内容得到“严格筛选”,内容减少了20%~30%,课时数也相应减少。
同时,日本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测试中成绩出现大幅下滑,加上对国内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结果也不大理想,从而出现了一些“宽松教育”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声音。
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
而当时,正值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在这样的背景下“宽松教育”是否可行、如何改进并没有被冷静地讨论,“宽松教育”也这样草草地结束了。
而经历过“宽松教育”的一代学生,即使长大后进入了社会,也经常被世俗观点认为是“能力低下、垮掉的一代”。
教育不是依赖一种模式一劳永逸
而是具有不可复制性
朱贲兰出书探讨中美教育差异,掀起了一波新的讨论。
然而,与其中美教育中分出个高低上下,不如采取“因材施教”,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选择适合他的教育方式,或许更能成就孩子。
郑渊洁就深谙这一点。儿子不喜欢学校,他就自己手把手在家里教;相反女儿很喜欢学校,他就让女儿开开心心去上学。后来儿子成了年薪过亿的CEO,女儿成了赴美博士。
朱贲兰也适时变通了教育方法。
雷尼后来就读于上海的私立小学,与许多在家里继续强化孩子学习的中国家长不同,他们夫妻二人决定为孩子提供截然不同的体验
他们允许雷尼为自己做出选择并相信他的决定;从不强制他学习,而为了充实儿子的休闲时间,他们可以为雷尼提供画具、带他去博物馆、一起踢足球打网球等等。即使身处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他们也为自己的儿子创造了美国式的体验。
我想让孩子接受怎样的教育?孩子适合怎样的教育?这是个探索的过程,而家长在其中的角色应该是观察者、陪伴者,在孩子感到迷茫时的引导者,而不应该是武断一切的领航者。
中国的教育体系也好,美国的教育体系也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无论选择哪个,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会相应承受它本就有的弊端。
而家长贯穿着孩子教育的始终,在教育不及预期或孩子出现迷惑的时候,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来帮助解决问题,不失为一种好的伴随。
ref:
https://www.guancha.cn/culture/2018_10_23_476558_s.shtml#comment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80905/little-soldier-lenora-chu/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nswer-sheet/wp/2017/09/19/theres-a-new-call-for-americans-to-embrace-chinese-style-education-why-thats-a-huge-mistake/?noredirect=on&utm_term=.02f7adf812b9
https://top.sina.cn/zx/2017-09-08/tnews-ifykuffc4505929.d.html?cre=tianyi&mod=wpage&loc=8&r=0&doct=0&rfunc=0&tj=none&tr=15
https://weibo.com/bestree?refer_flag=1001030103_&is_hot=1#1540367588258
http://www.cssn.cn/hqxx/yw/201808/t20180803_4523199.shtml
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16686
本期推荐阅读:
“因为爸妈送我出国,我患上了抑郁症。”。因为留学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因此和父母关系破裂、渐行渐远。后台回复关键词【留学病】,阅读文章《“我恨家人送我留学!”父母拼命付出百万,却换来女儿重度抑郁》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让大家第一时间看到优质的海外内容
千万!千万!千万!
记得【星标】或【置顶】INSIGHT视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