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社会舆论都在骂杨永信的时候
大家却忘了
正是那些孩子的家长亲手把自己孩子送进了网戒所
这些中国家长
为何对自己孩子下如此“毒手”?
得沸沸扬扬的“临沂网戒中心”终于是落下了帷幕,官方辟谣:该医院为精神病医院,哭声系8岁发育迟缓男孩哭喊发出,网戒中心早已关停。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开表示,网瘾并不能作为独立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WTO指出的精神疾病是“游戏障碍”而非“游戏成瘾”),我国目前也并未批准任何一家医疗机构专门治疗网瘾。
也就是说,网瘾,并不是一种精神病!
但是,这一场关于网戒中心,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之争”却并未终止,反而在这片土地上愈演愈烈。
十年前,央视记者柴静曾深入临沂网戒中心,访谈那些亲手将自己孩子送上“治疗室”的家长们.
在当时,还没有很多人关注过这个特殊的群体,柴静面对这些父母,提出了四个问题:
柴静当时问道:
“想知道在座的家庭中,谁曾经对孩子使用过家庭暴力?对孩子有过过度溺爱?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曾经在言语中刺伤孩子?作为父母不懂得该如何和孩子进行沟通?”
四个问题问完,几乎在场的所有父母都举起了手。
而在今天,距离柴静的上一次质疑过去了整整十年。
社会进步了吗?这些家长的观念发生变化了吗?
“临沂网戒中心”的留言,透露出一丝绝望:
(图源:微博)
十年过去了,即便是冒着被媒体指责,被社会舆论攻击的风险,他们也要“再爱一次”自己的孩子。
除了棍棒和糖果,他们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社会中无数的“杨永信”身上,每月花费近6000元,将近4个半月的治疗,妄图用“最科学”的方式来矫正他们正在走向“堕落”的孩子。
殊不知,最难教育的并不是孩子,而是那些秉持着“我没有错”的家长。
这让小编想起了美国黑人犯罪率和他们的原生家庭。据美国FBI犯罪数据统计,只占美国总人口13%的黑人,犯下了近50%的犯罪。
在2001年犯下了55.6% 的(Robbery) 抢劫,49.7% 的(Murders )谋杀,33.6% 的(Aggravated Assaults) 恶性殴打,32.9% 的(Forcible Rape)强奸。
黑人社区更是其他族裔都不愿意轻易踏足的地方,那里犯罪率极高,毒品、抢劫、枪击案频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或许是他们不幸的原生家庭......
美国黑人区有的人家里就有枪,有的家里有人吸毒,有的家长是杀人犯或抢劫犯,有些孩子可能从来没见过爸爸。有时候,黑人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全部在监狱。
在美国,黑人的单亲家庭高达70%,在成长中不仅从来没有受过应有关心和照顾,更不要说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并且,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冒险,一次又一次的威胁,“危险”和“自甘堕落”都是他们反抗这个社会无奈的选择。
社会和家庭在共同塑造着“网瘾少年”们,那些中国式家长还要欺骗自己到什么时候?
有多少种固执己见的父母,就会有多少种家庭悲剧,市面上摆着无数的育儿书,微信公众号铺天盖地在讲如何教育。
从前是“子女”,如今是“父母”,为什么有一些家长在角色的转换中,变成了“天使中的魔鬼“?
有三类常见的中国式家长,正在一步步毁掉自己的孩子……
最常见的是,一些中国式父母自己并没有做到严于律己,却对自己孩子有着超越自己的期望,殊不知,孩子就是自己的影子。
就在前几天,陕西洋县一辆火车头部受到严重损伤,车辆停在了路边无法启动。而车主正在运送一车的橘子,担心橘子烂掉无法卖掉,于是便在公路贱卖。
(图源:微博)
谁曾想正赶上附近小学放学时间,一群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以“看一看”为名,开始只是偷偷拿几个,后来竟开始明目张胆地抢。
旁边的孩子一看家长也在抢,还以为是什么好玩的,本身就没有什么法律观念的孩子,也学着大人有模有样的“抢”了起来。
可怜的司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群人抢橘子而束手无策,转眼间半车的橘子被一抢而光,还剩下一堆被扔在了地上,只能烂掉......
像这种抢橘子的现象在社会中并不普遍,但却反映了家长如何以身作则。
(图源:微博)
在商场或者餐厅,我们可能都会见到这样的一幕:带着孩子的家长,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双方从互爆粗口,发展到最后撕打起来。旁边的小孩吓得哇哇直哭,但是此时的家长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谁先认错,谁就输了。
面子和尊严是这些家长给自己子女建立的最重要的印象,“你才多大啊?哪里有什么经验?听大人的话总没有错的。”
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并不是所有“大人”的经验都适用于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
第二种常见的中国式家长,将自己人生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这类家长可不止想要“望子成龙”那么简单,他们更希望能够在培养下一代这件事情上,让自己成为一条真正的龙
大家还记得2010年10月20日轰动中国的“药家鑫杀人案”吗?
当时,正在西安音乐学院上学的大三学生药家鑫外出做家教,教小孩子弹钢琴,因为路程比较远而且不安全,药家鑫的父母给他买了一辆红色雪弗兰轿车代步
事发当晚,药家鑫正准备开车去大学城见朋友,因为听说那一段并不是很安全,经常出现抢劫的事情,所以在路边的商店里买了一把水果刀防身
在返回的路上,他低头换光碟时感觉车身颤了一下,于是停下车,透过车灯发现,车前有一辆电动自行车。下车后,看见一个女的躺在地上,距离他的车只有两三米,并且抬起头正在记车号
药家鑫当时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想着她要是落下了终身残疾一定会缠他一辈子的,见到附近没有目击者,于是就掏出水果刀,连续刺了8刀
在慌张逃离的路上,又撞了两个路人,最终被愤怒的居民拦截在了马路上。
在法庭上,给人印象文静的药家鑫说出了隐藏在心里多年的话:
“从小到大,我生活中几乎除了学习以外就是练琴……为了练琴,妈妈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妈妈为了不让我以学习压力大、作业多为借口(不练琴),要求我回到家先弹琴,弹完琴才能写作业,我害怕作业写不完,小学课间除了上厕所都不会离开座位,就一直在赶着写家庭作业……
爸爸转业以后就没有再找工作,他学我的数理化(为了辅导我),有一段时间,爸爸看我的成绩不好,没有努力学,就把我关在地下室里面,除了吃饭能上楼以外,其他时间都得在地下室里待着……
我觉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压力特别大,经常想自杀……
上大学以后,我慢慢理解爸妈是特别爱我的,他们虽然严厉,但是希望我好。上了大学,我想让他们为我骄傲……
我几乎没有(空闲时间),除了学习以外,都在教孩子练琴,教完这个教那个,经常都是快11点才回到家,周六周日也在外面,包括寒暑假也在外面上课。”
李玫瑾教授就药家鑫的杀人行为作出了“钢琴杀人法”的解释:
药家鑫拿刀刺向被害人的动作,是一种机械动作,和他弹琴的时候一样,他心中的委屈,他的不甘心,像被摁在那里弹琴一样全都发泄了出来。这个杀人行为本身,类似于他在砸琴一样。
当年李玫瑾教授的“钢琴杀人法“惹了众怒,都说是在为药家鑫辩解在找理由。
可是,时隔八年,又有多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会杀人”的药家鑫呢?
如果,没有当晚的车祸,他或许是父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成为独特的自己,在还没有做梦的年纪,却被扼杀在了爸妈的梦想中,这样真的公平吗?
第三类中国式家长,从小到大,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好,认为只有在diss中,自己的孩子才会学会成长
这部分家长美其名曰“别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其他孩子报了什么班,自己的孩子也不能了落下。别家孩子对舞蹈有天赋,反而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天赋,就会被说成是不努力,不求上进。
“别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难道不是21世纪中国教育最大的谎言吗?
(印度电影《起跑线》)
被起跑线绑架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本人。因为你的学历,工资,社会地位,人脉关系,就决定了你孩子的起跑线。
想要用一代的努力,解决三代人的问题,这样真的科学吗?
“听话”是这类家长最希望孩子拥有的品质,但他们同时也在焦虑,万一自己的教育观念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怎么办?他们越焦虑,越会依赖外部的力量,越发恐惧孩子有一天会脱离自己的控制。
有一部分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了“妈宝”,还有一部分孩子,越发叛逆,最后选择逃离这个家庭......
今天,微博网友爆料,因为自己买了一套灰色的床单,而被母亲发微信辱骂“不孝”,只因为这个床单看起来不吉利......
(图源:微博)
虽然这件事让很多网友大跌眼镜,但你仍然无法想象,这些控制欲极强的中国式家长,还能有多少可能?
固然,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的一生能够一帆风顺,甚至有些野心勃勃的家长希望能子女够成为另一个“马云”。
但是,有些事情并不只是一味承担到孩子身上就可以解决的,丧失传统和家教的家庭才是今天社会普遍存在的事实。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胡适,一生获得37个博士学位,是中国历史进程不可或缺的“时代人物”。然而,他四岁丧父,全靠母亲冯顺弟忍着悲痛,23岁就执掌家政。大家庭里,千难万难,她做到了。
冯顺弟逆来顺受,但很有品格,是胡适的慈母严父,又是恩师严师。她虽出身农村不会识文断字,但对唯一的儿子胡适悉心教育。
如今在奇葩说大红大紫的“高晓松”,不仅是清华学霸,而且有着“诗和远方”的音乐理想。但在高晓松的家庭中,“硕士”都算是文盲了。
高晓松的外公曾经一人身兼多职,既是深圳大学首任校长,而且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外婆是博士,也是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者之一。舅舅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而自己的爸爸妈妈也都是从清华大学毕业,母亲的老师更是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
继父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开国副总理黄炎培的孙子。
如果论家世,论背景,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这些都是那些设定诸多标准,诸多梦想给自己子女的父母所具备的吗?
既然生养,请不要伤害!
时隔多年,又从当年的网戒所传出一声声孩子的喊叫。这个叫杨永信的人,到底做了什么犯了众怒?
回复“杨永信”给你看一篇报道。
👇微信改版了,记得给日报君加星标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