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我的都关注我了~
某单位出台了一个奇葩的规章制度,要求下属女教师们排队计划怀孕,如果有不按照计划表“故意插队”怀孕的,则要开除处理。
按计划表排队怀孕,排队生孩子无疑是非常荒谬的,也是违法的,但是这又是非常无奈的,今天用经济学的道理给大家详细的谈一谈里面的道理,并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一下,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求下属员工按计划怀孕,否则予以辞退这事肯定是违法的,私底下你怎么管员工是你的事,但是只要拿到台面上说,你百分百的要败诉,一丝胜诉的可能性都没有,这是严重违法的行为。
但是,这又是非常无奈的,我们都知道,中小学的女教师数量远超男教师,幼儿园更是女教师的天下,很多幼儿园的女教师占比高达90%以上。而一名女教师怀孕后休产假的时间长达几个月,单位继续发基本工资+五险一金也就算了,关键的是没人代课啊。
假设某幼儿园有15个女教师,产假按3个月算,如果恰好有5个人扎堆生育,整个幼儿园的教学立刻就瘫痪了。上级总部强制安排怀孕计划表,实属无奈。这不止是幼儿园,很多中小学都有类似的安排,用人单位几乎都这么玩,这属于拿不上台面的潜规则。
这位小学老师属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她被排到了二零二几年,而她已经三十多了,但是当她向本地的教体局信访办举报问题的时候,信访办回应:“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让你去生二胎的”。
其实学校还算好的,还能容忍女员工生孩子,只是排个计划表而已,很多用人单位闻女员工色变,尤其是那种濒临结婚生育期的女员工,更是避之不及,歧视育龄女员工只是没公开写进招聘简历而已,实际上都是这么操作的。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由于法律赋予妇女生育的种种权利和保护,导致女员工的用人成本大大超过男员工,而漫长的产假,让企业也很难敢于冒险提拔他们到管理层,以防生育导致的管理层动荡。
这里插一个小建议,我觉得排队不好,可以选择摇号,摇到了不想生还可以卖号。。。
从经济的角度剖析各方立场
首先,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而言,因为盈亏自负,他们自然会天然排斥成本过高的女员工,国家妄想通过一个政策就实现国家请客企业买单这是不可能的,企业会自发的利用不招女员工,或者降低女员工的工资来变相的补回自己的损失。
不排除有个人女员工可以利用漏洞获得超额的收益,比如那些过完产假立刻辞职专心带娃的全职妈妈,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企业自发的再度降低女员工的效益来实现平衡,要么薪水低,要么求职难,女员工总能碰到一款代价来抵消法律对你生育权保护所带来的好处。
但是从家庭的角度而言,这个问题分析起来就有趣了。首先,女员工在职场的生育矛盾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这个女员工是在职场,如果一结婚就辞职当全职太太,或者压根就不工作,那么这个矛盾冲突完全不会产生。
那么,为什么绝大多数中国女性宁可冒着歧视也要去参加工作,而不愿意当全职妈妈呢。因为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养孩子是没有价值的,工作赚钱才是有价值的。
很多人说,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国民越不愿意生孩子,然后拿出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做例子,但是据我的观察和研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正确的结论应该是,社保体系越完善的国家,国民越不愿意生孩子。
我国其实也一样,我国国民生孩子的意愿大幅度降低的时间轴,和我国社保体系完善的时间轴完全重合,而对于那些社保还未完全覆盖到的群体,他们生孩子的意愿完全没有任何降低的迹象,而对于那些社保完全覆盖的群体,他们只愿意生一个,甚至一个都不想生。
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一辈子所能进行的投资基本就只有股市、楼市,以及养孩子,孩子是最大的投资,远超楼市,养孩子最大的功能,其实古语已经说的很明白的,那就是养儿防老。
但是如今这个社会,养儿不啃老就不错了,防个鬼的老,加上国家社保的覆盖力度越来越大,养老靠社保就可以了,当然没人愿意生孩子了,大家的经济账都算的鬼精鬼精的。
养老不能完全靠社保
社保是不是个好东西,是的;
现在的老人吃养老金过的爽不爽,很爽;
我们未来的老年生活能不能完全依靠养老金?未必。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养老金只是一种代际支付转移而已,养老金本质上是废纸一张,他能拿去换来物资和服务,他才是真正的养老金。总的来说,如果全社会制造出了100份蛋糕,拿出30份给老人无偿享用是合适的,如果拿出50份甚至70份给老人,这就很不合适,整个社会的生产体系都会崩溃掉。
现阶段,中国的劳动人口远远超过退休人口,所以发出去的养老金,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养老金,购买来的物资足够让自己安享晚年。但是再过个几十年,养老人口反超劳动人口的时候,养老压力就会骤然增大,到时候你想靠养老金享受到舒适的晚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这个财富物资如何转移,总归是要有那么多劳动人口去创造财富,我们才能拿出来给退休人口去分。
如果没有足够物资可以分,任何国家的第一选择都是养老金不涨,同时通货膨胀来变相降低养老金,以保证劳动人口有足够的蛋糕可以吃,这样才能持续稳定的继续生产蛋糕。所以如果中国的生育率持续下滑,几十年之后的老年生活,一定是非常悲惨的,拿着十万一个月的养老金,去买一千块一杯的豆浆。。。
那么用什么东西去抗通胀,普通人只有二条路,房子和孩子。其中在全面老龄化的国家,房价一律都是一蹶不振的,因为老人没有置换房子的需求,年轻人才有,那么其实普通人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就是靠孩子去抵抗通胀。无论货币怎么印刷,人都是不会贬值的,因为人才是核心生产力。过去几百年,不管技术怎么腾飞,不管机器怎么迭代,机器始终都没有取代人,人永远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
社会的整体养老其实靠二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国家社保的财富转移支付,第二个渠道就是自己孩子的养老赡养。
在国家社保的财富转移渠道足够养老的时候,自家孩子的赡养功能就被极度弱化,靠养老金就温饱不愁的时代,养孩子的确没啥用。老年人没啥物质追求,够吃够穿天天跳广场舞,还能偶尔旅游一下,这已经足够啦,要孩子干嘛,还要给他补贴首付。
社保的征收费率越高,生孩子就越没有必要,民众就越倾向于不生孩子,生孩子必亏无疑,谁生孩子谁SB,这就是生育经济学。
但是当所有人都倾向于不生孩子的时候,年轻劳动力人口会越来越少,无人创造财富和物资,最后大家一群老年人,每人手里捏着几个亿的养老金一起走向毁灭。
从经济的角度谈普通人应该怎么做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如果政策不改,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社保缴费率定的越高,人们就越不愿意生孩子,因为生孩子太吃亏。但是人们越不愿意生孩子,养老金压力越大,社保费率或者社保征缴率就会越高,如此恶性循环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愿意生孩子的老实人吃了大亏,最后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了,所以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不可逆转的经济趋势。
要改变这种趋势,只有二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国家出面给生孩子的人以补贴来弥补他们的损失,因为他们的生育行为对国家做出了贡献,从欧美国家的实践效果来看,结果非常差,因为国家给予的那点补贴,和生育孩子实际遭到的损失相比,九牛一毛,根本无法弥补。
第二个选择就是,降低养老保险,降低养老待遇,清晰明确的告诉民众,养老还得靠孩子,国家只是辅助,孩子才是主力。你一手养育大的孩子,长大后的劳动报酬,会直接反馈到你的身上,而不是反馈到其他老人的身上。自己含辛茹苦养大了一群孩子,长大了辛辛苦苦劳动去养别人的爹,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
市场经济告诉我们,多劳多得才能激发劳动生产率,吃大锅饭一定无人愿意生产,这个道理替换到养育孩子上面一样成立。
所以,二三十年后,养老金政策一定会改,如果不改,那中国会彻底步入老龄化,然后大家一起走向生产崩溃。多生孩子的人,到了那个时候,随着养老金政策的剧烈变动,一定会大享其福。
到时候,孩子的价值会被社会和国家重新评估,养育孩子的妇女地位也会大幅度提升,全职妈妈不再是一个贬义词,而会是一个被国家高度赞扬并大肆鼓励的职业,用人单位和女员工的矛盾也会大幅缓解,因为女员工都回家做更一个对家庭更有价值的工作,带孩子去了。
当带孩子对家庭没有价值的时候,全职妈妈是被鄙视的,因为家庭的未来不需要很多的孩子,但是当家庭的未来需要很多孩子的时候,全职妈妈的意义怎么高估都不为过,那不是一份工资可以衡量的。
大概二十年前,国家说了一句“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那个时候很多人自作聪明,不听国家的话,拼命的超生,宁可变成超生游击队也非生一个男娃出来不可。
结果20年后,那些超生的人全傻眼了,养老不再靠孩子了,生的越多,穷的越厉害,国家直接通过社保强制征收,把你孩子们的工资都直接转移走了,给其他人养老去了。那些拼了命生男娃的家庭就更惨了,除了工资被转移支付了,还得给每个男娃倒贴房子的首付,活的比难民还惨。
而那些当年只生一个孩子的,尤其是只生一个女孩子的家庭,不仅可以在婚恋阶段端着丈母娘的架子横挑鼻子竖挑眼,退休了之后领着养老金天天跳广场舞带外孙,过的别提多滋润了,养老压力?不存在的。
所以说,在中国你就得听国家的话啊,因为国家是可以改政策的,听话的人一般都是政策变动后的受益者,不听话的人,国家会用政策惩罚你。
现在国家开始鼓励生育了,那些自作聪明还是只生一个甚至一个都不生,妄图等老了之后靠养老金吃大锅饭的人,你猜等你老了之后,国家会不会改政策?
觉得此文的分析有道理,
对你有所帮助,
请随手转发。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我
近期精彩文章回顾(回复“目录”关键词可查看更多)
复活号+紫竹林功能的公众号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