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我的小伙伴:城市进化论
习惯了“所有人都坐定,待领导进场后大会开始”与“会议重要环节结束,领导先行离开”这类既定流程之后,多佳的表现,让人有些意外。
这是一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大会,在其中一个分论坛里,多佳以演讲嘉宾身份出席。系个领结,西装口袋插着袋巾,完整的西式西装礼仪。
交换的名片上面写着:中共义乌市委常委、义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义乌官网上显示,多佳是北京人,上一个身份是外交部欧洲司一等秘书(正处级),2017年9月到义乌挂职。
会议开始前十多分钟,多佳已经到了会场,开始和周围的嘉宾攀谈。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官员、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联通智网董事长、新华三副总裁等等嘉宾陆续到场,多佳走动起来,会议开始前,他手里多了一叠换来的名片。
会议结束的时候,多佳变得有些“被动”。义乌的企业给他递来宣传册,江浙的企业跟他预约后续合作,总领事拿着手机要加他微信……一堆人围过来,顶着义乌的“光环”,多佳成了最热门的人物。
和来者寒暄,多佳总会问一句“去过义乌吗?”要是说没去过,他会劝你一定要去,不然不能想象小商品在义乌蓬勃发展的场景。
一家企业代表回答:去过,义乌很好,我们也很关注义乌。多佳却说:“这个地方很典型,非常有特点,很奇葩的发展。”
图片出处:@义乌发布
义乌“奇葩”吗?
220万人口,只有80万是本地人。在一个县级市,每年有55万人次的外国人会来义乌采购,常驻于此的外商达1.5万人。这里白手起家的故事,层出不穷。
在行政级别上,义乌不过是隶属浙江金华的一个县级市,却被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全世界做生意。
所谓反映小商品价格和市场活跃度的“义乌指数”,既能预知美国总统大选结果,还能预测大力神杯的归属。
1100k㎡土地上,经营面积超过640万平方米,7万多个摊位,180多万种商品,出口到219个国家和地区,还差5个国家就可以覆盖全球。
今年上半年,义乌进出口总值达1240亿元,增长9.2%。也就是说,相当于义乌的每1k㎡土地进出口额都有1亿多。
多佳曾经留学德国,也在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任过职员,但到这个小城市当了十个月管理者后,他说,对新形势下中国城市的创新和发展有了直观的印象和感受。
“老百姓致富激情很高”,“抓住市场经济,政府40年一直在干这个事”,“有和谐稳定的环境”,“改革和开放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红利”,“浓缩了中国主动改革拥抱开放的里程”……只言片语的感受,可以看出义乌这个弹丸之地却联通世界的反差,带给多佳的震撼。
“义乌经验”被总结为:莫名其妙、无中生有、无奇不有、点石成金。
联通世界,却也不得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与全球做生意的义乌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贸易摩擦的影响。
多佳说,利用这个机会,倒逼产业升级,通过新的制造方式,给义乌创造新的动能。
可是,小商品怎么创造新的动能?
“小商品过去是代工,成本低、利润也低。”多佳认为,通过品牌、新的营销网络的建立,融合设计、品牌、智能、绿色,小商品有望实现转型升级。
但再怎么转型升级,小商品附加值也不够高。
“总要有人来做。”多佳很直白地说,高附加值的产业,义乌也在争取,“我们新动能体现在新的产业,除了小商品加工产业之外,我们还要招引一些大的项目,比如说建设绿色动力小镇,招引汽车、LED项目等等。”
各地都在争抢新的产业,义乌凭什么抢得到?
“在商贸、物流行业,义乌的长板是非常长的。”多佳说,义乌的物流成本地、国际商贸能力强,如果想在商贸、物流行业之外吸引更多产业落户,“只能像其他城市一样,依靠一些优惠政策,搭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场景,通过新的产业引进,培植税源、改善城市面貌。”
“产业合作上,义乌善于无中生有。”多佳看着另一位参会嘉宾美国贝尔直升机首席专家Michael Shuldo说,“义乌也可以造直升机。”
文字 | 吴林静
本文为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