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门叫《学习如何学习》的课程,风靡欧美职场圈,超过150万人学习,翻译成了四种语言。光看主讲阵容,就很有意思。
主讲老师芭芭拉·奥克利从小就是学校的“对抗教学女王”,最后却成为了奥克兰大学的工程学教授;另一位老师特伦斯·谢诺沃斯基, 是一位计算神经科学教授,提供了丰富的神经科学依据。
芭芭拉·奥克利认为:接触理论知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很多人可能都掉进了“伪学习”的误区。
也就是说,我们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就像往大脑里堆放“建筑材料”,却从来没盖出过“房子”。我们以为学习了,却从来没有掌握过。
之所以会和大家聊到“学习”,是因为不管是公众号留言还是私聊,我们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学习增长黑客”。
主流的方法,一般就是读书和知识付费课程。我们曾经提供了一份增长黑客书单,也搭建了一个增长技能树网站,每个技能都提供了20小时的入门学习资料。
对新手来说,这样很快就能了解理论知识。但问题仍没解决,对很多刚入门、和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增长黑客就是“AARRR模型”、“数据实验”这些理论名词,真到了工作应用,又傻眼了。
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掉进了前面提到的“伪学习”误区。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在伪学习呢?测验。
一个多月前,我们做了一次增长黑客能力测试,试题全部出自增长相关的书籍,有理论分析题,也有案例复盘题。
在基本没有分享机制的情况下,有4000多人参加了考试,及格率(70分及格)只有20.36%。
之后,我们把通过测试和资料审核的朋友们拉了个群,专门花一晚时间,和大家探讨每一题的解析。
出乎我们的意料,群里一直从7点讨论到11点多,学习效果非常不错。我们发现,在专注学习(看书、上课)之外,用“测验+解析+小组讨论”的方法,对吸收和巩固知识都很有帮助。
比如看书时看到一个Google的案例,就像直接翻看标准答案,没什么印象。但测验相当于让你做一次脑海沙盘模拟,凭自己的实力来做决策;之后的解析和小组讨论,还能延伸思考,吸纳其他人更多的观点。
这恰恰契合了芭芭拉·奥克利的理论——接触理论知识只是第一步,还需要用“专注”和“发散”两种方式去巩固。
而巩固之后,想要灵活运用,就到了实操训练的阶段。
在能力测验活动之后,上个月的线下活动上海站,我们实验了实操训练的可能性。
这次活动完全“以问题为导向”。我们征集了5个真实的增长问题,都是付费会员亲身遇到的,涉及了体育、跨境美妆、Saas服务、儿童玩具、少儿编程5个领域。再将30个活动参与者分为5组,提问者作为组长,向小组成员介绍案例背景。
开始之前我们还担心冷场尬聊,结果小组讨论太激烈,差点插不上话。经过2个半小时的头脑风暴,每组根据我们提供的业务梳理“自检表”,都针对案例问题输出了一套增长方案。
活动结束后,不仅组长总结反馈,小伙伴Koc回家还写了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将讨论比喻成古代战场的运筹学,复盘了这场活动。
不过,因为仍在实验阶段,这两次微信解析群和线下活动的人数,都做了严格限制。
而现在,我们认为“理论/技能学习——测验讨论巩固——实操训练”这一套流程,可能更有效的增长学习方法。于是,我们做出了更深一步的探索。
历经大半个月,我们研发了一款自己的小程序——“增长黑客排位赛”,这次,不仅能测验自己的增长实力,还能跟全国的互联网人一较排名高下。
排位赛考试共10道选择择题,满分100分,每人最多可以考5次。在排位赛中得到70分及以上,即可以加入我们设立的“增长王者俱乐部”。
我们会为俱乐部成员提供:
1. 俱乐部成员微信群
在俱乐部群里,我们会公布试题详细解析,组织大家讨论。目前群里已经有了一百多位各个领域的朋友,此群长期有效,供大家交流。
2. 线上分享和线下实操活动
之后我们的线上分享的频率会更高,线下实操活动也会增加频次,做到更多城市去。俱乐部成员参加分享、活动等,都会有专属价格优惠。特别是线下实操活动,因为场地限制参与人数有限,优先从俱乐部成员中报名。
3. 内推BAT级别增长岗位
我们会整理各大公司的内推要求,定期发给俱乐部的朋友们,一些有换坑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联系我们内推。目前已经有内推成功的经验了。
4. 开直播和大家聊聊
和大家面对面聊聊的机会很少,有空了我和yolo会开个直播,一开始实验阶段,主要还是和俱乐部的朋友们聊聊。不管是问答形式分享经验,还是天南海北敞开了聊,咱们先聊他十块钱的。
当然,“排位赛”主要是一个以考促学的工具,排名只图有趣,考试过成长遇到什么bug,欢迎大家向我们吐槽~
最后给大家爆个料,内测的时候,内测用户就刷出了10个满分,直接把我和yolo都刷到了前十以外。不过我不怕,因为我相信你们肯定会把我刷出前100的.....
点击下方卡片参与排位赛,have fun!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