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阿何有话说
本文经网易公开课(ID:open163)授权转载
“老师,睡了没?”
几张家长群微信聊天截图让当了爹妈的网友炸锅了。
半夜12点,一个孩子的父亲公然“质问”老师睡没睡,为还没写完作业的孩子打抱不平。
“我的孩子还没睡,你凭什么睡?”
说完这位家长就被踢出了群。
图片的来源不能确定,但一众家长、老师、学生之间的尴尬却真实存在。
比起房子车子,作为一个孩子家长,最扎心的中年危机,是那道跨不过的小学作业题。
| 01被作业压垮的家长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做梦都在羡慕父母的生活,他们可以散步、看电视、拜访朋友、晚饭后聊天……我以为长大后我会过上和他们一样的生活,但现实完全不一样。
我还在写作业,给我的孩子们。
这是一位父亲的“辛酸泪”,也道出了一个反讽式的现实:
这么多作业,到底是给谁留的?
曾经是教育战场上的“战士”们,不得不再次“披挂上阵”,去面对新一轮的浴血奋战。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要面对的,是如此“奇葩”的任务。
小学生和家长要“数一亿粒米”,一粒一粒数,家长无奈之下,问老师“需不需要拍照”,得到的回答是:用布袋装来学校即可。
“作业”装来之后,老师打算怎么检查也成了谜。
小学题太难,再往前看。
一个家长的“自我修养”从娃娃抓起。于是幼儿园推出如下“作业豪华套餐”:
老师让小朋友连续画30天的月亮。
家长心疼孩子熬夜,就主动代劳,晚上八点猛灌咖啡,撑到12点,拍照,画好月亮,精神抖擞睡不着。
睁眼到早上五点,左右眼皮开始打架……
一个月下来,作业完成了,家长也瘦了8斤。
除了锻炼观察能力,幼儿园还绕过孩子,直接给家长留作业:
定期观看一档网络综艺,提交一万字观后感。
家长徒手靠纸笔码字到半夜三点。
如果你的朋友圈也有这样大倒苦水的家长,他们并不孤独。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980名家长进行了调查,37.1%的受访家长每天都会陪孩子写作业,44.2%的受访家长平均一次陪伴时间在30分钟~1小时,84%的受访家长因陪孩子写作业而头疼。
有人说,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整个小区都能听到自己的咆哮声。
因为对孩子的粗心、注意力不集中感到沮丧,有人气出心梗、脑出血,也有人失去耐心对孩子动手。
上海一名3年级学生的母亲艾丽萨·陈每次给孩子辅导作业,都觉得自己是童话故事中“恶毒的后妈”,女儿常常因为她的批评而泪流满面。
“她太慢了,而且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艾丽萨告诉记者,“我只是忍不住提醒她细心点。”
在艾丽萨看来,女儿的家庭作业甚至要比自己的工作更繁重,而她难以控制的脾气却给家庭、给女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事业有成、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家长朋友们,也免不了在作业问题上“翻船”。
即便是亲力亲为、被作业“逼疯”,身心俱疲的家长们,依然很可能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有家长吐槽,只是因为没有及时在孩子作业上签字,老师深夜一通电话,搅扰了全家人的休息,甚至对家长不断抱怨责备。
本来要与老师共同协作的家长们,莫名其妙也得完全听老师的话完成任务。
“家庭参与感”,被奇葩作业逼成了只是“紧跟老师步伐”。
| 02家长抱怨,老师有苦难言
无论环境如何改变,学习仍被大多数家庭视为出人头地的捷径,老师自然一直都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为了减负,很多学校三点钟就放学,以前在学校可以完成的作业都被带到家里再做。
这样就会出现作业到底布置多少才是合适的悬案。
如一位老师吐的槽,应试考试一锤定音,只有成绩能反应老师的教学能力,但作业少、训练少、成绩难提高;
作业多、压力大,又会遭受抱怨。
因为作业多而被家长半夜发微信诘问,就算布置少了也无法避免这样的困扰。
学生暗暗窃喜作业好少,家长在群里质问老师,怎么只布置了几道题,会不会影响孩子学习进步的进度。
为了既能回答家长的问题,又不会引起冲突,紧张措辞的老师也成了被动的人。
沟通好了万事大吉,沟通不好惹祸上身。
前不久一位老师因为将学生的古文默写评语发到了家长微信群里,立刻遭到家长的质疑,甚至有家长表示要上告到教育局。
图:@人民日报
对学生的教育,老师和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里两个环境中,家长难免只注意在自己的孩子的身上,无法体会老师一人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学生的难处。
做不来面面俱到,因为不可抗的因素太多。
如果家长不能理解老师,老师会难上加难。
每天在微博上记录班级学生趣事的王悦微老师,也曾忍不住吐槽:
学生家庭作业质量极差,担心孩子,想和家长沟通,却有家长从来不接电话。
所谓的合理有效沟通,你有时间也得看我有没有心情。
为了方便沟通的微信群,给各种情绪提供了舞台。家长微信群里的竞争,不比班级里的、工作中的少。
老师怪家长对孩子不够上心,家长怪老师给予孩子的压力过大。
谁的压力都不小。
神圣的教育,生生成了一场甩锅大戏,吃亏的总是孩子。
| 03疯狂的作业竞赛没有赢家,孩子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家庭作业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回家巩固课堂的学习成果,增进学习效果。
而现实情况是,孩子们陷入“作业的海洋”,家长也得跟着“陪游”,连同老师和学校,共同上演一出出“负和博弈”的舞台剧。
近三成的小学生每天要花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初中生中的比例超过半成,高中生则达到七成;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在放学后几乎没有和朋友玩耍的时间。
一名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个小学生,问他们平时做作业可以做到几点?一个小女孩若有所思地说:
“最晚的话是10点吧!”
称了一个小男孩的书包,有整整9公斤。
小男孩笑呵呵地说:“我觉得还蛮重的,但也习惯了。”

当问到另一个小女孩书包为什么这么重时,小女孩一脸无辜:
“(因为)需要很多科目啊!”
为了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孩子们也身心俱疲。在搜索栏输入:“写不完作业而自杀”,有1,250,000个搜索结果。
2017年,一名上小学五年级的12岁女孩被作业折磨得苦不堪言,留下遗书试图割腕自杀: “妈妈,我好累,睁开眼睛看看,还有一大堆作业没写完。”还好经过抢救才有惊无险。
老师有苦难说,家长身心俱惫,而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成了这场“负和博弈”的最大“受害者”。
作业变出来的这场闹剧,很符合卢梭曾提出的“剧场效应”。
当时的巴黎是个大剧场,每个巴黎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在观剧,也在演出;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人们完成了自我异化。而在经济学中,假设大剧场忽然起火,每个人都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迅速逃向求生出口,结果造成拥堵,最终酿成集体惨剧。
当每个人都在追求目标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导致破坏彼此的利益,反而适得其反,乃至整体利益最小化。
中学老师郭山曾说,“剧场效应”绑架下的当代教育,到最后,往往没有一个赢家。
而在这场家庭作业这场舞台剧中,人人都是受害者,而孩子首当其冲。
不堪重负的作业侵占了孩子们自由成长的时光,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
90%以上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谈论学习问题,但有近三成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怎么交朋友。
中国家长的焦虑,并非特例。纵观国际,家庭作业可谓五花八门。
只是各国家长和老师们担心的重点,不太一样。
日本孩子的家庭作业包括“擦洗学校的室内鞋”这样的生活内务,旨在让孩子通过完成家庭作业来培养良好的家庭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法国鼓励家庭作业在学校完成,鼓励孩子课后自由阅读和参观法国众多的公共博物馆和美术馆,到生活中去探索、发现、学习。
一份澳大利亚三年级孩子的家庭作业清单曾走红网络:
1、骑自行车或者玩滑板车
2、看一本书
3、别忘了看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4、记得保持微笑
5、美味的小吃也必不可少
6、记得和你最爱的人共度时光
7、试一下笑到肚子疼是什么感觉
8、不要总在屋子里待着,去户外感受自然
9、出门多溜达,没事到处逛逛
10、多花点时间在你喜欢的爱好上
11、但是要保证休息
12、一定要记得去拜访你的朋友们
13、试着用尽全力奔跑
14、烹饪美食或者做些手工
15、再吃一些的美味小吃
16、在花园里玩
17、做一些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走心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不仅仅是关注于学习本身,而是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会生活,学会爱,学会发现和追寻真善美。
家长的参与,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
再看美国孩子的家庭作业,数量不多能却学到不少。
老师提出一个话题,比如Diversity(文化多样性),孩子要学会画思维导图,自己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甚至做些小实验,自主探究问题。
即使本来家庭作业已经很少,却还是有三四成的美国家长觉得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太多了。
美国家长认为学生作业量偏多 
有趣的是,2016年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一家小学取消了学生作业后,孩子们却开始想念家庭作业了。
奇葩作业的频繁出现,暴露了教育中一定的问题。虽然其他国家的教育方式也许并不适合完全借鉴,但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孩子们,还可以接受到更合适的成长方案。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工具,或许也是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任务中的一个必备手段。但为了参与而参与,为了创新而创新,才往往会适得其反。
网上有段视频,一个小学生在写作业。
题目是:“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用“到底”仿写句子。
孩子的答案发人深省:
我到底干什么写作业……
*来源:本文转自公众号“网易公开课”。网易公开课,分享你想要的知识。公众号:“网易公开课”(ID:open163)微博@网易公开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