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波士顿,是源自中学历史课本上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年少时的印象中,波士顿是一个特别遥远特别高大上的存在,它是美国高等教育和医疗保健的中心,是全美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怀着这样崇高的敬意,2014年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向公司申请派驻到这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初到波士顿是在六月,濒临大西洋的波屯并没有北京那么酷热,清爽的海风夹杂着街道两边的花香不遗余力地穿街过巷。那时候我们还是二人世界,平时按部就班地上班,周末就去查尔斯河边跑步,逛逛哈佛MIT,吃吃韩餐日料,仿佛是岁月静好的模样,直到冬天的大雪一下就把我吓懵了。
春夏秋,冬冬冬
波士顿的季节可以分为两季(不是四季)—春夏秋季和冬季,各占半年。由于濒临浩瀚无垠的大西洋,受到海洋水汽的影响,而且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非常寒冷,最低气温零下负二十几度。春、秋两季的天气变幻无常,让人找不到规律,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穿短袖出门的天气,不一会儿又风雨大作,气温骤降,需要换上外套、毛衣,甚至羽绒服,所以走在波士顿街头,发现既有穿短裙的女士又有穿厚外套的男士一点也不奇怪。夏季短暂,气温湿热,最热7-8月。冬季风力强劲,吹得人脑瓜仁疼,隔三差五就会有暴风雪,然后各大超市上演风卷残云式购物。
每次下完雪,波屯人就掀起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全民冬季健身活动—铲车,铲路,推公交。有的街道有铲雪车除雪,有的小路只能靠居民自觉。遇到谁家门前没铲雪而你又恰好推着婴儿车过路的时候,倒霉孩子,雪中犁地的感觉体验一下🤪?有车的小伙伴也好不到哪去,单手抱娃单车铲车可还行🤣?
且不说咱们这些弱女子,风雪天部分暴露在地表的绿线地铁经常停运,MBTA的公交车陷在雪泥坑中也是经常的事。风雪过后铲雪车堆积在街道两旁的积雪可以保存一整个冬天,直到来年5月初才渐渐融化变成道路上涓涓的细流。2015年的冬天打破波士顿下雪纪录,数次暴风雪袭击创造超过历史降雪量。直到当年7月,波士顿雪场的最后一堆雪才完全融化。美国波士顿市长在其社交网站个人主页上发文,正式宣布结束从去年年底至今的积雪噩梦,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不伦不类的中餐
在国外待久了,想家怎么办?吃中餐呗,可是波屯的中餐馆菜单上都是些啥呀??General Tso\'s Chicken(左宗棠鸡),shredded pork and eggs with dried mushroom(木须肉),Sweet and Sour Pork(糖醋里脊)。郁闷的是好多中餐馆菜单中只有英文,点菜的时候都要绞尽脑汁地猜,上菜之前心中不断祈祷:不要太难吃,不要太难吃…少数几家川湘菜馆隐藏在距离遥远的隔壁镇上,分量少还特别贵。每次点外卖,三个菜,算上小费,税,外送费几乎就要5~60美元。合着在波屯吃一顿好点的中餐外卖就要软妹币3~400百😢突然好想念国内老家楼下的米粉店,小面店和包子店…10块钱绝对能吃饱啊有没有!
来波屯之后我发现,想吃个早点,最近的就只能去邓肯甜甜圈🍩,裹满了白糖和巧克力的甜甜圈🍩特别腻,往往吃一个就不想吃了,但是又没饱。三明治往往就是Bagel百吉饼上抹一点Cheese奶酪,或者夹一片鸡蛋,火腿。所以要来波士顿的同学们,要做好吃不好还长胖的准备呀😅
百年地铁🚇
记得我刚来的时候,第一次跟我老公出门坐地铁,着实被吓了一跳。这地铁,莫不是出土文物?难道我们是在哪个托马斯博物馆?放张图你们看看,化石级的波士顿地铁。
虽说建得早(波士顿于1897年开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条地铁),但是咱也得与时俱进吧,铁轨与站台之间连个挡门都没有,还好等车的人不算太多。这样的地铁要是搁在北京,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不知道多少人要被挤下站台掉铁轨上…
又老又破的MBTA地铁乘车体验就好像坐过山车🎢一样,弯来绕去的,坐得人体内翻江倒海,神兽奔腾。最过分的是,冬天还经常停运😰。2015年,波士顿MBTA因暴风雪致使的铁路延误,引起了通勤族的强烈不满。当地时间2月11日,波士顿地区交通系统负责人比弗利 斯科特辞职。2016年,波士顿MBTA地铁橙线和红线相继出现好几次“冒烟”,事故原因竟然都是由于引擎过热而起火造成的。乘客纷纷砸开车窗玻璃跳窗逃离,车站一片混乱,浓烟滚滚。事故导致了5人受伤,部分乘客还被送进了医院进行了烟雾吸入治疗。
天价托儿所
以上都还可以忍受,毕竟冬天冷可以在室内玩,点餐太贵可以自己做,地铁🚇我也不是天天坐。最郁闷的是,波士顿的Daycare贵的离谱!Child Care Aware of America(儿童保育政策和倡导组织)的数据显示,麻州全日制托儿所平均年度费用为$17062,即每月$1,422。1岁以内的婴儿Infants每个月托儿所费用接近3,000左右,toddler和preschool稍微低一些,也要$2000左右。
按照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制定的联邦标准,Daycare的支出不超过家庭收入的7%,则认为其可以负担的话。波士顿许多家庭支付Daycare的费用已经超出家庭收入的20%。许多父母中有一方仍然在上学的华人家庭和访学家庭则更悲催,收入的50%以上要付房租,如果再送孩子上托儿所,无疑等于再租一套公寓,所以上学难仍然是困扰低收入家庭的一个难题。
延伸阅读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于醒目位置表明作者与出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