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柯洁、古力、聂卫平、谷歌CEO皮查伊
如今提到围棋,人们更多会谈论年少轻狂的柯洁,战胜人类的谷歌阿尔法狗等等。90后、00后们可能很难想象,围棋这项形式简单的对弈项目,曾在一段时间内承载了厚重的民族感情,延续了很多国人的“抗日”情结,有人因它封圣,也有人因它疯掉,更多人因它疯狂。小小的棋盘,曾连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而今,棋类项目已褪去它过于沉重的民族主义光环,回归到益智类体育项目的本质,还诞生了侯逸凡这样的优质偶像——不仅是国际象棋的世界“棋后”,也是世界级的“学霸”。四十年来,棋类项目卸下民族大义重担的过程,也是中国人自信心提升的过程。

一、1970年代之前:日本对中国围棋的“扶贫”,对中日民间外交有破冰的作用
关于中日两国各自在围棋历史上的地位,有人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是围棋的生母,日本是围棋的养母。顾名思义,中国人最先发明了围棋这项运动,也在古代取得过很高的成就;但在近代上百年的时间里,日本人把围棋这项运动推向了高峰。也有人说,日本人重新发明了围棋。直到现在,英语中几乎所有涉及围棋的术语,用的都是日语转译词。
其实日本围棋超越我国的时间点,可能早在几百年前,但真正让中国人意识到有这么回事,是大概一百年前。1909年时,有位日本四段棋手高部道平来中国巡游,谈笑风生间灭掉了当时中国所有高手。而围棋最高是九段,四段在职业棋手里算很一般的。高部道平四段让中国人明白,中日围棋早已拉开档次上的差距。
在那之后,段祺瑞、陈毅这两位身为政治人物的棋迷,客观上推动了中日围棋交流。段祺瑞资助了当时中国围棋第一人吴清源赴日本学棋,为他成为现代围棋第一人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事一直有争议,前几年吴老去世时,依然有很多人对他赴日这点耿耿于怀。
而另一位棋迷+外交家陈毅元帅,则巧妙地用围棋为中日邦交正常化铺了一段路。

陈毅与日本友人下围棋
1960年6月,在时任副总理陈毅的邀请下,首次中日友谊赛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举行,来访的日本代表团以濑越宪作名誉九段为团长,团员包括当时日本棋界的两位高手——桥本宇太郎九段和坂田荣男九段。
其实,派这样的高手对付中国棋手,更多是外交层面的重视,而非竞技上的考虑。当时不要说九段高手,就是业余高手,对战中国高手也是占上风的。这样的交流活动,名为友谊赛,实则是扶贫团。这样的访华交流团,日本一共组织了五次,中国还在1962年回访过日本。这一系列活动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优秀的围棋专业人士,后来担任中国棋院首任院长的陈祖德,就是在访日交流中战胜日本棋手而脱颖而出的。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围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虽没有乒乓球在中美关系上的影响力大,但它提供了一种思路,即用民间体育交流融冰两国关系,这种范式对今后的外交活动都有不可低估的试水意义。

二、1980年代:聂卫平围棋“抗日”,被官方授予“棋圣”称号,有证书的那种
中国和日本的历史积怨,以及日本围棋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得围棋天然被赋予了一种悲壮色彩。上文提到的陈祖德在10岁时,获得了与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下棋的机会,当时陈毅就勉励他:“陈祖德,你要把老前辈的本事都学过来,要超过他们(日本棋手)。”
后来他真的做到了。19岁时,他战胜了访华的日本九段棋手杉内雅男。其实一盘棋很难说明问题,那盘棋日本九段也对陈祖德进行了“让先”,并不是实打实的公平对垒。但在1960年代,这一盘棋还是在民间掀起了一股“围棋热”,很多十来岁的孩子都开始学习围棋,因为“学了围棋就可以战胜日本了”。
后来因为政治运动,围棋队暂停,很多棋手都去干了其他事,再度恢复已经是1970年代的事,而且棋手们久疏战阵,如果说十年前他们还能看到一点日本围棋的车尾灯,那此时,已经又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这种背景下,一项本着在中国普及围棋,在日本拯救收视率(老是赢,日本人也渐渐对围棋兴趣减退了)的比赛,在1984年举行,这就是后来诞生过奇迹的中日围棋擂台赛。

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胜藤泽秀行
所谓的奇迹,其实也简单,就是中国队赢了。首届比赛之前,日本《棋》周刊公布了一项民意测试,结果在三千多名投票者中,只有27个人认为中国队会胜。而这27个人中24人是在日的中国留学生,可以理解为投的是“爱国票”。也就是说,当时中日围棋的差距不仅是肉眼可见,简直是有理智的人都明白的。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队赢了,而且连赢了三届。对于之前赢一次日本人就举国欢腾的中国围棋界,连续三届,每届干掉七八个日本最厉害的棋手,放现在基本是中国男足把巴西、德国、英格兰、意大利、西班牙……转着圈赢了好几遍的意思。当时国内的舆论就不仅仅是轰动了,简直就是炸了。
这都是因为一个人——聂卫平。
简述一下聂老(围棋迷对聂卫平的尊称,从他四十多岁就这么叫)的光辉战绩:
第一届擂台赛,他上场前中国队以5:7落后,他连赢三盘,最终8:7战胜日本队;
第二届擂台赛,他上场前中国队以4:8落后,他连赢五盘,最终9:8战胜日本队;
第三届擂台赛,他上场前中国队以8:8与日本对打平,他战胜对方擂主,最终9:8战胜日本队。
以上战绩中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聂老作为最后出场的擂主,三次扮演孤胆英雄,绝地反击逆转日本队,赢得荡气回肠;二是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围棋整体实力在那几年突飞猛进,到了第三届时(1988年)已经可以与日本队分庭抗礼了。
在聂老第三次战胜日本队后,1988年3月26日,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方毅亲自向聂卫平颁发了中国围棋棋圣证书。方毅还称赞聂卫平是中国围棋界的“孔夫子”。
那时,中国体育已经初步崛起,拥有了十几块奥运金牌,还有中国女排这样缔造五连冠辉煌的队伍,但因围棋与日本的渊源,以及聂老孤胆英雄绝地反击的过程太有戏剧性,多重因素堆叠,将聂卫平推到了棋圣的高度。由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副总理亲自颁发证书,是现代以来绝无仅有的官方封圣行为,是空前的,也很可能是绝后的。


三、1990年代:钱宇平因一盘棋的压力,彻底退出棋坛
从常识判断,出圣人的领域,通常是不好混的。一个圣人当“面子”,就得有一批高手当“里子”。在1990年代,就有这样一位棋手,充当了围棋光环的“里子”。

1980-90年代,围棋热最疯狂的时候,聂卫平出门是这样的
聂卫平职业生涯的巅峰就是他封圣的那刻,之后几年虽还保持一线水准,但已经不是杀神模式了,截止到目前,聂老也没有获得过一次世界冠军。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围棋世界冠军是1995年的事,马晓春在那一年连获东洋证券杯和富士通杯两项冠军,距离聂老封圣已经过去了七年。
而在1995年之前,中国人曾有一次非常接近世界冠军的机会,但“第一个获世界冠军的中国棋手”这个头衔所带来的压力,却把当事人压垮了。
1991年,中国棋手钱宇平打进了第四届富士通杯的决赛,对手是日籍韩裔棋手赵治勋。当时钱宇平25岁,正在当打之年,而赵治勋比他大十岁,那年已经35岁,对于围棋手来讲算是巅峰已过了,从精力来讲,钱宇平占优;当时他们俩都没拿过世界冠军,理论上“世界冠军”的头衔对他们的诱惑和压力是相似的。
然而,钱宇平还有另外一大压力来源,即中国人的围棋情结。赵治勋虽祖籍韩国,但已代表日本出战多年,所以这场比赛很容易被定义为中日PK。当时还有一个时代背景,即聂卫平的不败神话已破灭,第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以中国队失败告终。而第五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中国又赢了回来,终结比赛的正是钱宇平,这也是中国队第一次由聂老之外的人终结擂台赛。

1991年富士通杯上,钱宇平(左)胜石田芳夫,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国际赛场上
再加上钱宇平闯进富士通杯——这一世界上最重要围棋比赛的决赛,使得钱宇平有隐隐取代已年近四十的聂老,成为中国围棋第一人的趋势。重重压力下,钱宇平扛不住了。
钱宇平原患有“青春期精神综合症”,在备战富士通杯决赛的过程中,病情加剧,难以控制情绪,最终在决战前夜选择了弃权。此后他进入了漫长的养病过程,虽偶有复出,但再也难以跻身一线棋手,没过几年便销声匿迹了。

2007年,来到研究室摆棋的钱宇平(右),此时他已因病退隐多年
钱宇平的悲剧,是中国围棋不堪其重的一个缩影。一项棋类运动,因缘际会,承载了过重的国仇家恨,虽然在某一个时段获得了全民的热捧,但不得不说这种热度是有些畸形的,一盘棋的压力竟至于压垮一个人。经过了钱宇平这道坎,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的棋类运动在逐渐走向正常。

四、2000年代:棋后、博士、局级干部,谢军让顶尖棋手“正常”起来
国际象棋(以下简称国象)在中国的发展,有点弯道超车的意思。从历史上来说,国象跟围棋、中国象棋完全不能比,无论群众基础还是历史战绩,国象都是棋类运动中垫底的存在,甚至不如跳棋。从领导来源也可以看出:中国棋院和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的历任领导,基本都是从围棋国手里出,陈祖德作为中国棋院的院长,就曾为国象的发展提出过指导性意见。
然而不得不说,国象棋手真争气,截至目前,中国有四五位女棋手获得过世界“棋后”头衔,在世界最高水平的奥赛团体赛上,中国男女团也都斩获过冠军,战绩上完全不输早早起步的围棋。
不仅如此,国象棋手里还诞生过很多“学霸”,上清华北大,读博士,考取外国大学教职等,在棋盘外的生活也丰富多彩,一改围棋手给老百姓留下的呆头呆脑,高智商低情商等印象。
国象棋手这一系列的清新之风,始于谢军。
1991年,正当钱宇平因压力过大,放弃富士通杯决赛之时,在另一条战线上,谢军为中国棋类项目带来了意外之喜。先是在那一年年初,她获得了女子世界冠军挑战权;随后在那年秋天,她以8.5:6.5战胜了当时的世界棋后,格鲁吉亚棋手齐布尔达尼泽,成为了新一届的世界棋后。那一年她只有21岁,而她的对手则已经把持了棋后荣誉长达13年之久。

1991年,谢军(右)战胜老棋后齐布尔达尼泽,获得女子世界冠军
说这是意外之喜,是因为谢军不仅是第一位来自中国的棋后,也是史上第一位欧洲以外的棋后,在她之前,中国的国际象棋运动基本处在萌芽状态,全民关注度跟围棋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谢军的这个棋后桂冠,无异于从天而降,横空出世,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在谢军这个世界冠军之后,才开始注意到还有国际象棋这么个玩意。
也就是在谢军获得棋后之后,时任中国棋院院长的陈祖德给中国国象事业定了四步走的基调:先拿女子个人冠军(谢军已经拿了),再拿女子团体冠军,第三步拿男子团体冠军,第四步拿男子个人冠军。
当时这个四步走的论调一出,很多人都在背后揶揄陈祖德是外行领导内行,下围棋的懂什么国象。然后事后看,这四步走真是无比正确,中国国象事业完全按照他的预测走完了前三步,即拿到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目前正冲着男子个人世界冠军努力着。
具体到谢军个人,则堪称棋手的典范。在1991年夺冠后,她又在1993、1999、2000年三次获得女子国象世界冠军,获得了棋后称号,并率领中国女队在1998、2000、2004年三夺团体世界冠军。
下棋之外,人家个人生活一点没放下,跟普通女人一样结婚生子,在北师大从本科读起,花了十四年时间(毕竟要边下棋边读书),拿了法学学士、体育学硕士和心理学博士三个学位,拿到博士还不满足,接着进行了教育专业的博士后研究。
棋后、博士后,这也并不是她的全部。体育项目取得成功后,她跟很多中国体育界的人一样,选择了赛而优则仕,32岁就当上了北京棋院的院长。后来,她又分别担任西城区教委副主任、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等职务,官至副局级。

2017年,当年的对手谢军和齐布尔达尼泽,早已一笑泯恩仇
一般的运动员当官,碍于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通常是对口解决,在家乡体育局里,自己从事的项目里谋一份副职或闲职。像谢军这样获得了博士学位,跳脱开自己的棋类项目,进入教育口、高校口任职,并获得升迁,这就不仅仅凭借她的运动成绩,而是靠实打实的能力了。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谢军曾至少两次参加北京市体育局公开选拔副局长的考试,但都被“刷下去”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她的官职不只是靠运动成绩搏来的。
谢军能够比较轻松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一方面是她的确优秀,另一方面也有棋类项目渐渐摆脱了民族情感的捆绑,还原为一项普通竞技项目的原因。

五、2010年代:棋后、90后、罗德学者,侯逸凡让顶尖棋手“酷”起来
如果说谢军的出现,让中国的棋手看起来“正常”多了,不再背负那么大的压力,那在她之后的另一位棋后,则让中国棋手看起来特别“酷”。她就是比谢军小整整两轮,同样属狗的90后棋手侯逸凡。
谢军21岁获得棋后桂冠,已经很年轻了,但侯逸凡更年轻,2010年第一次获女子世界冠军时,刚刚16岁,一脸青春痘,头上别着两根小发卡就去加冕棋后桂冠了。随后,她又在2011、2013、2016年三夺棋后桂冠,跟谢军一样,共获得四次世界冠军。

少女时期的侯逸凡,头上两根小发卡是标配
与谢军稍有不同的是,谢军在同时代女棋手中,是属于稍稍领先一筹,但差距不明显,跟高手过招互有胜负的状态;而侯逸凡在同代棋手当中则是一骑绝尘,难有对手,以至于22岁拿下第四个棋后之后,她已经“不稀得”跟女棋手玩了。如今,她基本只参加男子比赛,虽然已不是棋后,但她后面的每一个棋后都明白,自己虽为名义上的世界冠军,但还有一个水平远超自己的侯逸凡,在远远地俯视自己。

从谢军延续下来的一个国象优良传统,则在之后的棋手身上发扬光大,那就是学霸传统。中国另外两位棋后诸宸、许昱华,分别是清华国际关系硕士和北大中文系硕士,2010年跟侯逸凡争夺棋后的棋手阮露斐,从清华经管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取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商学院的全额奖学金直读博士,目前已基本放弃国象,转行成为旧金山州立大学的一名助理教授。
而侯逸凡在打遍女子国象界无敌手的同时,学业也没放下,18岁时跟着同龄人一起入读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期间拿了两次世界棋后之余,同学还是经常能在课堂里见到她。23岁时,她更是得到了号称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奖学金之一的罗德奖学金,得以获得每年3万英镑的费用,去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全中国只有4位获选者,她是其中之一。据说她在牛津的学科与谢军相似,也是教育学方向,主攻儿童发展。

2017年获得罗德奖学金的侯逸凡,已出落得亭亭玉立
罗德奖学金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的美誉,得奖者被称为“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s)。而在此之前,她其实就干过一件有学者气,甚至有女王气的事:对抗国际棋联,全面退出女子棋后争夺战。
前面说过,侯逸凡如今只参加男子比赛,这一方面是她水平超出女棋手一截,“不稀得”参加女子比赛了,但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女子棋后产生方法无比复杂,远没有男子棋王的产生方法那样清晰。侯逸凡认为,这种赛制上的男女不平等,是对女棋手的不尊重,如果赛制一天不改,她一天不回归女子比赛。
这种不听话的孩子,在中国体育界,乃至中国教育界,都太罕见了!
可以说,罗德学者能落到侯逸凡身上,她的国象成绩,北大背景当然是一方面,但勇于据理力争,怒怼国际棋联,展现出的勇气、智慧、自我管理能力,或整体概括为,那股酷劲儿,也是罗德奖学金选拔评委非常中意的。
结语:
从聂卫平赢了几盘棋被授予“棋圣”称号;到钱宇平因为不敢下一盘棋而导致精神崩溃;再到谢军自如地穿梭在下棋、生活、工作当中;直到侯逸凡因为“不听话”而获得国际奖学金的青睐。四十年来,中国棋手在棋盘内外,展现出了不同的精神风貌,而在这些个体的背后,是国人对于棋类运动越来越不纠结的过程。这个过程,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中国日渐强大的过程。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本文作者:李岩,腾讯文化主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