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腾讯创业” 选择关注公众号
创投圈大小事,你都能尽在掌握
腾讯创业 | ID:qqchuangye
一款曾经被视为Facebook强力挑战者,并辗转坚持了8年的社交网络产品Path,宣布即将在今年底完全停运。
作者 /  航通社
来源 / 航通社(ID:lifeissohappy)
大家对微信朋友圈的爱恨交加已经持续了很久。这里有的人不分场合地炫耀或是当成了工作橱窗,另一些人小心翼翼通过分组保持着多重人格。我则属于那种基本不看朋友圈的类型,却也没胆量直接关闭这个功能。
微信“好友”并不是真的好友,“朋友圈”也不是真的朋友圈。是否有一个微信之外的选择能帮助我们在网上和我们选出的“真正的”朋友持续联系,而不受到更复杂人际关系的干扰?
答案是:有过。一款曾经被视为Facebook强力挑战者,并辗转坚持了8年的社交网络产品Path,宣布即将在今年底完全停运。审视Path的一生,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会有所启迪。
1
它生来就是为了一个真正的“朋友圈”
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著名的“邓巴数字”定律(Rule Of 150),该定律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活动推断出,人类智力所允许拥有的稳定好友数上限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在Facebook上你可以把海量用户加为朋友,而Path则故意限制了你的朋友数量。在Path首次推出时,它限制你只能加50个朋友,后来这一限制遵循“邓巴数字”,增加至150。
在2012年的西南偏南(SXSW)大会上,Path首席执行官Dave Morin表示:
“我们希望你跟合适的150人保持联系。在你注册Path后,它会使用你现有的社交图谱的信息,试图突出那些你最有可能与之共享个人资料的朋友。这也意味着你不能随心所欲地添加朋友。
一旦朋友人数达到了极限,你就必须删除一些人才能添加其他人。……你选择共享信息的150人不会一直保持不变。它跟现实生活很像,一些朋友可能会断绝交往,而新朋友也会进入你的社交圈。”
Path引人注意的原因有很多,而它的创始人本身就是其中一个闪光点。Path由前Facebook产品经理Dave Morin和前Napster二人组Dustin Mierau、Shawn Fanning创立。
作为最了解Facebook优势和弱点的人之一,Morin 要把 Path 带往与 Facebook 相反的方向,这也让人们期待它成为 Facebook 最强大的对手,重演一场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造就双巨头的行业对决。
据此前媒体报道,Morin 最初设定好友上限为 50 人后,一直在探索一个合适的好友数量,当他看到邓巴数字的论文后,他还打电话给邓巴本人以确认研究细节。
Path默认的“朋友”概念比邓巴所讲的“朋友”概念还要私密和窄小得多,它的产品设计让用户分享自己是“睡着”还是“醒了”,并在2010年代的初期,在移动互联网的最萌芽状态,就率先和Nike等运动厂商合作以获取和分享用户的身体节律、运动记录。
在当时,这些状态的意义并非停留在简单的叙述本身,而是宣告了一种一丝不挂般的坦诚,这样跟“朋友”分享自己是要冒风险的。
与此同时,一个不得不说的要点是,Path的用户体验也遥遥领先和超前于它所处的时代,它甚至引领了众多后来者,以至影响到操作系统级别的设计规范。
它制作了包括下拉刷新、滚动条、对话框、卡片等控件的自定义样式,有细腻可触的转场动画,有一套不同于操作系统,但又包罗万有的设计语言。
这一切让Path看起来就像是来自未来的一款产品,它在用户体验上如此极致的追求,也是为社交网络的最终目标服务——因为分享自己私密的内心始终有风险,有阻力,所以要把这个分享环境打扮的像一个真正的家,在里面安住的小小心灵才不会慌张。
2
它红得让人嫉妒
死得无声无息
Path在创办最初的几年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融资记录,和包括谷歌在内的多家巨头对其收购的兴趣,在鼎盛时期,该服务拥有大约1500万用户,曾经以5亿美元的估值募资。
谷歌只用了几个月时间考察,就开出1亿美元的价格企图买下它。总而言之,Path从硅谷顶级风投Index、凯鹏华盈和 Redpoint等投资者处一共募集了5500万美元。
原因有很多,包括联合创始人的豪华背景,清晰的产品目标和严格的质量把控,瞄准Facebook的竞争定位等等。但是越是这样,创始人们越不着急Path发布2.0版本用了一年多来打磨,期间只是象征性发布了几个图片滤镜而已。
这样类型的产品,要么会真的有朝一日羽化登仙,红得发紫,要么会一路下行,泯然众人。科技业界前面的例子没几个,可后一种却数不过来,包括被雅虎收购的一堆Web 2.0创业者以及雅虎本身,还有Digg,StumbleUpon之流。
曾经能挑战Google、Facebook、微软等地位的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们数不胜数。它们最终死去的时候,对它们懵然不知的“互联网原住民”们如果听说过它们鼎盛时期的融资和估值数字,恐怕会惊讶的跳起来。
很遗憾,Path也沦为后一种,它此后再没有回到过曾创造过的巅峰。
缔造Path的灵魂人物Morin是从Facebook产品经理的位置上出走的,他比同时代的人更多地使用Facebook,也更早地体会到如今困扰所有人的信息过载和社交疲劳问题。
他对问题的感受是如此的迫切,以至于他的老东家不可能帮他解决烦恼,也许只有带着这种原始冲动的人才真正适合创业。
但在2010年代头几年,社交网络对大多数用户还处于“刚刚好”甚至“还不够大”的阶段,Path要解决的是一个并不迫切和严重的问题。
当时Facebook只是在电脑网络上有优势,它本身和Instagram、WhatsApp还没有在手机上肆虐开来。想想看,当时人们还在对“开心农场”这类的游戏兴奋不已;至于引发扎克伯格去国会作证的干预选举之类的大问题,就更是还不存在。
所以Morin的痛苦并不能让大多数社交网络用户感同身受,直到好几年后,此时Path已经气若游丝。
现在,Facebook充斥着各种第三方应用自动生成和同步的“生日快乐”祝福,游戏邀请链接和并不在平台上互动而产生的消息,就算你在Facebook的状态下留言,本人也不一定看得到。
这还不算被各国政府痛批的“假新闻”什么的。Path当初的设计也允许用户将选定的部分Path状态同步到Facebook,以满足他们有时需要同时对亲友和外人“广播”的偶然需求。
即便Facebook充斥着“僵尸”、机器人和面对用户平均年龄加速老化的状况,人们依旧寄希望于Facebook自己解决问题;而就算这些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大家也就忍了。也没几个人会真的#deletefacebook,这成本高得让人不敢想象。
意图挑战和解决问题的Path,直到最终死去的时候,也都没有太多不满Facebook的人知晓它的存在。
3
它死于用户的诱惑和背叛
人们太懒惰了,他们嘴上抱怨着,但始终不愿意真心做出牺牲和改变;人们又太贪心了,而且是反复无常的,他们不想停留在他们曾亲口说出的需求那里,不想被曾经的需求所限,还想着要更多。
很多人都记得亨利·福特发明汽车之前所做的“用户调研”:他问人们需要怎样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说想要一匹跑的更快的马。
那么,如果你真的造出了跑得更快的马,又会怎么样呢?用户大概会进一步被框定在“马”这个概念中,不断跟你抱怨它跑得还是不够快,上下马太麻烦,而且还创造了更多的马粪。
就算用户曾表现出信誓旦旦的承诺,最好也不要完全听从他们。你在产品中如实设定了他们想要的规矩,他们反而会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和不耐烦,甚至会因此迁怒于你产品没做好。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老校长邓布利多为获得道具,必须饮下毒药。
在喝药之前,他叮嘱随行的哈利作为协助,说他可能会变得极度痛苦,甚至出言反悔,以至于无法继续喝下这个药,但是哈利的唯一职责就是要督促他把药喝干。这时的哈利,也跟日本武士切腹自杀时候的“介错人”职责相似。
一个想要用规则来约束用户行为,确保他们遵守最初设计目标的产品,就好像是哈利这样的“介错人”,他们逼着用户做用户本来承诺会遵守的约定,有如逼迫他喝下毒药一般。
然而软件产品,特别是社交网络并没有如小说和武士道那么大的强制力。
大多数时候,用户自愿用一个“非主流”社交软件的本来目的,是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放松,但是坚守规则的“死板”和随时转换原则的“跪舔”似乎两者都不太合适,其中的平衡相当难以把握。
要想获取既能坚持原则不动摇,又能创造价值和营收的用户,恐怕只能像当今的“知识付费”一样,鼓励学员们如朝圣一般打卡,但Path肯定也不想收获这样的用户。
在Path的实践中,他们筛走了原本不满Facebook而出逃的用户中的绝大部分,只剩下那些严格自律,对好友有洁癖,且愿意承担随时删除好友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极少一部分用户。
结果,Path根本无法达到原先设定的用户数和盈利目标,这也引发了公司自身对于发展路径的不确定。
在很多年都没有获得起色,盈利无望的情况下,Path推出了Path Talk,允许商户运行“公众号”推广商业信息,然后又尝试过“漂流瓶”一类的功能,最终它完全取消了150人好友上限这个最为标志性的特征。
Path对过去原则的背弃标志着公司整体的迷茫和没有方向,但是这既没有帮助它挽回颓势,更违背了它存在的初心,在赶走老用户的同时,又不能拉来新用户。
2015年,最主要的创始人Morin离开Path,然后公司被韩国最大的社交网络 Kakao Talk的母公司收购。
Kakao收购它主要是看重它还残存优势的印度尼西亚,它在那里还有400万用户;但Path不论怎样挣扎都没法进一步继续发展,它只能被放弃掉。
就像其它一些陆续被放弃的,或是救不活的产品——QQ宠物、人人网什么的——Path也曾给充分使用它的人带来过美好的回忆,承载了其中的真情实感。
考虑到它产品设计的本意就是小范围分享最私密的一部分心情,它的忠实用户听说停运消息之后所受到的打击也会更沉重。
但这没有什么太大帮助。一个人人平等如乌托邦的小圈子,可能会给身处其中的人带来短暂美好的幻想,但是当幻想的泡沫破裂之后,这些“最忠实的用户”本应挽狂澜于既倒,赶紧进去撑起来一点活跃度或者用别的怎样的方法(给开发商捐款?),但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了。
他们更多的是乐见其成,并不打算出手相救,如果离开了,就不会再有半点牵挂。
Path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所有开发者:不要太把用户自己说出来的需求当回事。
4
你到底想怎样?
说到这里,你觉得我们的Facebook——也就是微信朋友圈——还有得救吗?下一个有烟火气、有朋友的“朋友圈”到底在哪儿?
看起来你似乎需要的是一个把好友人数限定在邓巴数字以内的软件,好让自己的朋友圈看起来不那么拥挤;或者看起来你要的是一个上了锁的日记本,就像微信小号或者分组可见一样。
——对啊,其实为什么你不是真的用微信小号或者分组可见来实现呢?这都是软件自带的功能。
所以和看起来不同,你需要的实际上远远不止是缩减好友数这么简单,还包括在临时有需要的场合,及时的加上一些好友,但是又在不需要的时候屏蔽,但又还得随时保持能解封的权利。
你做的几乎每一个动作都渴望能后悔,能撤回,你体验了简单的分组规则或者不分组的生活几天之后,马上就会新发明出另一套复杂的分组制度。
你一定看过所谓“一个女生宿舍6个人建立了5个微信群”这样的报道,这完美的说明了为什么软件原本预想的功能,和最终用户的活学活用之间,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没有人能真的满足你,这个最终用户,这个魔鬼般的“产品经理”的飘忽不定,出尔反尔的需求。微信、QQ空间、Facebook们能做的,也就是把尽可能多样的需求都做到一个产品里去,并让你自由选择。
当用户连什么算“好”都无法给出准确定义的时候,要不要建立一个更“好”的朋友圈,这恐怕只能靠用户自己解决了。
你对Path的消亡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与大家分享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