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多个方面例举了读PhD的利弊及读PhD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你可以适当做一些参考,原文链接你可以在文章底部找到。
们在考虑是否要读PhD的时候,往往会无意识地用某些代表性结论来评估事件的发生概率,因为他们总会找那些有PhD学历的成功人士讨教经验。
但实际上,业内有很多做着前沿工作的员工是没有PhD的,可惜很少有人找他们求教。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大家在做选择时容易忽视的重要因素,诸如博士生中高发的抑郁症问题、念PhD的机会成本等。
作为一个持有数学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我自己就非常后悔将多年的宝贵时间花在了一个狭窄领域的学习上,其代价就是我有许多重要技能没能掌握。然而直到毕业后加入工作,我才发现了自己在许多关键技术及经验上存在的短板,而彼时的我早已与他人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念PhD的机会成本
读博士之前,我大大低估了实际工作中的学习密度。我一度坚信,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待在象牙塔内,潜心学术。读博期间优异的成绩、充足的经济补贴,亦使我不曾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然而,毕业后我却逐渐意识到,传统学术意义上的成功在职场上却变成了我的劣势。学校里教的是解决问题,但工作中要做的却是发现问题,两者截然不同。此外,根据我的经验来看,许多学校里的尖子生(包括曾经的我自己)之所以读博,都只是为了一种隐隐的“安全感”。
传统的社会观念就是如此,认为读了博就必定能干大事儿。但实际上念书反倒可能会成为拖累其个人发展的绊脚石。当你在既定的学术体系中日复一日翻书苦读时,却也同时丧失了靠一己之力定义生活、制定目标、发掘个人志愿与价值观的能力。
读博的日子里,我自认为学到了很多:我上了好多门高级课程、读了一沓沓的论文、做了非常专业的学术研究,我还组织了两场专业会议、组办了一门研究生课程,甚至有幸被评选为本专业的优秀学生代表……然而如今回首才发现,我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局限在了一个非常狭窄的技能领域之中。
我本以为毕业后兴许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但事实证明工作中是很少能用到学校里的那些知识技能的。就拿写作来说,学术写作和我现在所写的博文就完全是两码事。
图片来源:#WOCinTech Chat
我是在27岁的时候读完PhD并拿到人生中的第一份全职工作的。彼时的我方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实践技能上的短缺。要想赶上他人的步伐,我要学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虽然我高中学过2年C++、大学辅修过计算机、读博时也做过几个编程项目,但所有这些仍然是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并没有给我培养多少实践经验。
对比之下,和我共同创办fast.ai的同事Jeremy Howard年仅18岁就进入麦肯锡做咨询师了。在他27岁的时候,Jeremy已经有了十年的工作经历,期间他还自己开了两家初创公司,且两家都成功存续至今。想想看,要是我没念PhD而是直接选择去工作,如今我一定也像他一样收获满满了。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想鼓励大家抱着竞争心态来做人生选择。即使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也完全可以重头学起,转做科技行业。
科技行业的确有着普遍的年龄歧视,加之人们对青年创业者的过分崇拜,似乎更加深化了“科技从业者必须是年轻人”的偏见。虽然我对此观念不敢苟同,但必须承认的是,如今的我已经不像20出头时那般精力充沛了。
我很后悔把自己年轻时的宝贵时光及精力花在了一件并不愉快的事情上。我把青春耗费在了一个狭窄领域的研究上,还因此错失了学习其他技能的机会。
PhD并非必需品
说起那些没读过博,却在深度学习领域做着前沿工作的科技人才,我随口就能说出一长串,比如:
• Chris Olah:distill.pub联合主编,Google Brain研究员(Chris甚至连本科学位都没有)
• 上文提到过的Jeremy Howard:fast.ai联合创始人,Enlitic(第一家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医药业的初创公司)创始人,曾在Kaggle的数据科学家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后成为Kaggle主席,另曾创办fastmail及Optimal Decisions集团
• Smerity:曾在Salesforce/MetaMind担任研究院,AWD-LSTM语言模型的开发者,曾开办初创公司
• Greg Brockman,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TO,曾带领AI团队战胜DOTA职业选手(无本科学位)
• Mariya Yao,在Metamaven任CTO,TOPBOTS首席编辑,《人工智能的应用》作者,曾代表杜克大学团队荣获无人车赛事“DARPA grand challenge”亚军
其他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仅列举了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几名。
离校就业以来,我也换过许多份工作。其中虽然有几份明文规定要招博士生,但当我入职后,却仍能在身边发现不少非PhD的同事。这些人虽然没读过博,但相比博士生,干起活来普遍效率更高,也更乐于助人,这可能是其实践经验更为丰富所致吧。
当然,博士毕业的业界前沿人才也有许多,我也同样十分尊敬他们所做的工作。即便读博有一定的机会成本,我也并非是在全盘否定其价值。
抑郁倾向、孤立感及其他在硕博士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2004年,在一份针对硕博士生展开的调查报告中,数据显示有67%的学生曾在过去一年中产生过一次以上的绝望感;54%的学生曾因抑郁而一度无法正常生活;而将近10%的人曾考虑过自杀。作为比照,另一份伯克利大学进行的研究显示,平均每年仅有9.5%的成年美国公民会产生抑郁性障碍。
图片来源:#WOCinTech Chat
“读研、读博并不一定能给每个人带来愉悦及自我提升。相反,即使顺利拿到学位,许多毕业生也面临着工资微薄、就业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在读期间,导师形形色色的要求、与本专业无关的研究项目,以及来自教职人员和本科生的无礼待遇,也都会给学生们带来不小的困扰。
以上种种都日复一日消磨着你的信心,渐渐地你就会不由得心生怀疑,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会终成徒劳,怀疑自己是否只是他人手中一个愚蠢的工具。” ——《高等教育编年史》中,一名高校教授如是说道。
自我开设网页专栏以来,也受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其中就有几名硕士、博士毕业生向我倾诉了其在读期间萌生自杀念想的痛苦经历。比起这类稍显极端的问题,更多硕博士生可能还曾遭受过一些慢性病症的折磨,诸如体重波动、疲劳、头痛、胃痛、神经过敏、酗酒等。
学术界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
报告显示,从事科技、工程及医药研究的女性中,有20%至50%的学生及50%的职工曾经历过性骚扰。而在另一份报告中,调查员采访了60名在常春藤高校从事研究工作的女性,这60位女性全部表示自己曾遭受过歧视,歧视背后的偏见则来源于其各自不同的种族背景。
相比其他人,学位和证书对弱势群体来说会显得更重要。人们潜意识中对这些群体存在的偏见,本就导致了其在工作中必定会受到更严格的要求,更别提那些没有学位、纯靠自学的人了。更糟糕的是,这样一批亟需学位证书的人群,在高等教育界同样会遭受性别歧视及种族歧视。因此他们即使想要先拿到证书,也得比别人走更长、更累的路才行。
Piper Harron是一名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博士。黑色皮肤的她曾在一篇文章中流露出遭受歧视的痛楚:“那时的我痛苦不堪,濒临崩溃。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在个人身上,而是出在整个体制的‘排外’意识上。作为一个‘外人’,我觉得自己遭受了背叛。这些大大小小的背叛贯穿了我的生活,但幕后的指使却永远是你们那套被排外主义渗透了的体制。”
高等教育已然今非昔比
世界上唯一一个非要PhD不可的职业,叫做高校教授。然而,高等教育行业早已今非昔比。如今,兼职教授越来越多、博士生数量过分饱和、国内(指美国)研究经费大幅削减,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解雇终身教职员工。
我无从知晓高等教育界的未来会如何发展,但我认为其必将与过去截然不同,而这种变化也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生涯的安排。也正因为如此,如今当我听到本科生表达其坚定的“教授梦”时,我都会心生怀疑,毕竟我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梦想”。即便是那些有过几份实习经历、兼职经历的学生,我也不由得担忧,其作为本科生,是否真的全面了解了自己所拥有的职业选择。
在我下定决心转行做科技工作的时候,编程培训班和慕课都还没出现。如今,这两者已经成为了技术学习者的重要工具,对教育行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自己就学习过许多门慕课,也在培训班当过讲师,这些新兴的教育模式只要实行有方,其效果必然会是惊人的。
最后的最后,我来给大家做个总结。如果你在考虑是否念PhD,请务必权衡一下念书的机会成本及风险。如果你想向前辈讨教经验,那么也一定要找几位有着不同背景的:没有PhD但仍然有所成就的人、念PhD期间有负面经历的人,以及依循传统学术道路走向了成功的人。
广告时间:秋招当前,没有拿得出手的项目怎么办?资深工程师将带领你独立完成四个完整的工业级别项目,并且深入学习从全栈网站开发、大数据架构应用到后端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前沿技术,掌握一名硅谷软件工程师的必备技术栈,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原文链接:http://www.fast.ai/2018/08/27/grad-school/?utm_source=wanqu.co&utm_campaign=Wanqu+Daily&utm_medium=websit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