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火星救援》
经常看到媒体称赞某人时说「他做手术的时候因为怕影响智力拒绝麻醉」,真的可以拒绝麻醉吗?
知友:谢黄瑞(800+ 赞同,医学话题的优秀回答者,知乎编辑推荐)
这是普通群众对麻醉的极大误解。
单论全身麻醉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从药物上来说,全身麻醉是一个多种药物复合作用于全身的过程,且整个过程完全可逆。
麻醉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患者术中的安全,术中麻醉的目标:
1. 维系患者生命安全。
2. 防止患者术中严重并发症出现。
3. 维系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
4. 根据手术进度,手术操作步骤要求以及患者基础疾病特征调整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尽量为外科医生创造满意的外科操作条件。
以上四条为麻醉医生术中的目标,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
而大众所关心的「我是不是能睡着,对术中发生的一切无记忆」,「我是否在术中可以感觉不到疼痛等相关不适」,「麻醉药是否会让我变笨」则属于上述目标中 2,3 级内容。
大脑的功能有很多:视嗅味听,觉醒,认知,逻辑,记忆等等,全身麻醉药中的镇静与镇痛药物作用影响大脑的觉醒,使患者进入非觉醒状态。
同时麻醉药物还会影响患者的神经调节功能,麻醉深度越深,神经调节功能越弱。影响神经调节功能的结果就是呼吸受到抑制,血管扩张,心率减慢。
所以患者被全身麻醉之后不仅仅是「睡着」而已,而是进入了全身麻醉生理状态。
进入全身麻醉生理状态的患者,如果不加以人工干预,患者则会死亡(听起来好吓人)。
所以全身麻醉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包括不限于监护心律,血压,脉氧,体温,呼吸参数等等)和人工介入(包括不限于气道控制,呼吸控制,调整心率血压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麻醉对患者影响如此之大,为什么要进行全身麻醉?
因为在接受外科手术操作时,患者的身体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在强烈的应激反应下不仅手术操作难以进行,患者本身身体也会承受损伤(比如刺激导致的心肌兴奋心动过速,长时间如此会让心脏本身受到损害)。
除此之外,经常被人忽视(包括非麻醉科医生)的一点,在镇痛不足的情况下,神经中枢长时间感受到伤害性刺激会使炎性因子分泌增加,炎性因子不仅会使痛觉阈值下降(更容易产生痛觉)。
同时还会影响伤口愈合与脏器功能恢复,同时影响大脑正常工作,对患者整体术后恢复影响非常大(快速康复外科中,镇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所以不仅为了手术能够进行,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手术患者造成的损伤,麻醉是必须且必要的,即使有些手术患者能够忍受疼痛,可以在非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但是疼痛带来的应激反应仍然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同时,麻醉药物不会对机体造成永久影响,在麻醉药物代谢完全之后,各项机体功能将恢复正常。
当然,全身麻醉本身对患者生理状态有巨大影响,患者本身生理状态与基础疾病也是千差万别,同时手术的进度也在影响着患者的各项功能。
如何去调控不同患者术中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减少术后并发症,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是麻醉医生永无止境的技艺之路。
回到问题本身,一个正常患者在接受麻醉后是不会对大脑功能产生影响的。
老年人,脑血管基础疾病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之后有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术后一段时间患者性情变化,不认识家属,恐慌,产生幻觉等等)的可能,目前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尚不完全。
目前得知术中长时间低血压,糖尿病,炎性因子指标增高,长时间较强麻醉深度,手术创伤大等因素会影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几率。所幸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也会在 1-3 天内恢复。
所以,还是要安心接受麻醉,麻醉不仅可以消除疼痛不适,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改善术后恢复状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