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我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 那就是在2018这一年,我要和麦麦一起完成50个科学小实验。为了不让自己在年末pia pia pia 打脸, 我们的亲子小实验还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上一次我分享了第一集共18个小实验,没有看到的朋友可以点这里回顾:
这一次再来一波,每一个都很好操作,准备和收拾也不麻烦。
19.
会消失的笔墨画
「参考年龄:麦麦2岁8个月
背后的科学:书法水写布上涂有特殊白色环保涂料二氧化硅,遇水会变透明
9年前我来美国的行李里装了一套书法水写布,本想着时不时拿出来,写几个中国字震慑住那些个没见过世面的歪果仁,却不想被我束之高阁,落了灰尘一层又一层。后来搬家重新找了出来,给了麦麦,她倒是玩的不亦乐乎。
我告诉麦麦这是一张很奇特的布纸,它和其他种类的纸不一样,上面有特殊的涂层,并且不用颜料只用水就可以画画写字,她试着用清水画满整张画布,看画布由黑变白,由满变空,似懂非懂。
我们还会这样玩:
a.一起用清水在布纸上画画写字,体验清水也能写字的神奇效果
b. 随便画一笔,一起来数时间,看黑色字迹从出现到消失一共经历几秒
c. 一起测试字迹消失快慢和布纸上的水多少的关系
我预感这会是洁癖妈妈们很喜欢的游戏道具种类,提前不用准备任何笔墨纸砚,使用后连洗笔都不用刷废纸更是没有一张,你们说实话,看完这行字是不是要准备去某宝搜关键字去了?
20.
融化的七彩豆
参考年龄:麦麦2岁8个月
背后的科学:糖中的色素遇水会
这是一个超级简单零失败的小实验,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体验。
1. 将彩虹糖一颗颗摆在盘子里,让不同颜色糖果错开摆放,这样视觉效果更好
2. 盘子中间倒水,可以借此做冷水与热水的对照实验,观察冷水与热水会如何改变糖豆融化速度。水不用太多,薄薄一层即可。彩色糖豆慢慢融化,漂亮的彩虹圆盘呈现在眼前,真是美得让人挪不动眼睛。
我们还会这样玩:
a.我们一起来玩角色扮演,用糖果演习生活场景。我分别扮演妈妈爸爸,陌生人,麦麦幼儿园的同学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告诉她一些基本常识,比如陌生人给的糖不可以吃,就算是认识的人给糖,也要经过爸爸妈妈的许可。分享糖果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愿意,别人也不能强迫你。如果你愿意分享,也要事先征得小朋友爸妈的同意。
b.一边放糖果一边说颜色
c. 一边吃糖果一边形容糖果的味道,强化形容词的使用
诶?本来在她手边的那一大把糖果都去哪里了?我一定是错过了什么。
21.
鸡蛋的沉与浮
「参考年龄:麦麦2岁8个月
背后的科学:浮力与密度相关,三者密度分别为盐水>生鹌鹑蛋>水
所需材料:
●杯子/水/勺子(为了做对比实验,相同的材料我准备了两份)
●食用盐
●鹌鹑蛋或者鸡蛋
1. 将两颗鹌鹑蛋分别放入两杯盛满水的玻璃杯中(水不用太多,3/4即可),可以看到两颗鹌鹑蛋很快沉底
2. 用勺子将盐持续舀入其中一个瓶里,并持续搅拌,直到盐与水充分融合在一起。另一个杯子则什么也不放。
3. 当盐加到一定量以后,鹌鹑蛋便慢慢浮了上来。
22.
瓶子里的彩虹
「参考年龄:麦麦2岁8个月
背后的科学:物体的密度与其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所需材料:
●从左到右(从1-5)分别是:
1. 加了紫色食用色素的蜂蜜
2. 蓝色洗手液
3. 加了绿色食用色素的水
4. 食用油
5. 加了红色食用色素的酒精
●一个宽口带盖的高玻璃瓶
这个实验涉及到的液体比较多,而且质地也不是水那么简单,在操作的时候需要大人的帮忙,最好以大人操作为主,以免造成场面混乱,影响实验效果。而且酒精是种挥发性刺激性物品,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格外小心,不要让孩子近距离用鼻子闻,也不要用手触碰。
将液体从1到5依次倒入宽口玻璃瓶,蜂蜜比较粘稠,倾倒的时候要小心,不然容易沾到玻璃内壁,这一步由我操作。
除了第一步的蜂蜜和最后一步的酒精,其余液体都是麦麦亲自操作倒进瓶子里,最后呈现的分层效果还不错。我之前在做准备功课的时候,看到网上有些妈妈说实验失败在了最后一步,原因是倒酒精的时候用力过猛,酒精混在了油中,解决办法很简单,只要沿着玻璃瓶内沿缓慢倾倒即可。
我们还会这样玩:
a.闻气味,猜物体。除了酒精这种刺激性液体,其他的都可以给孩子闻一闻,是一个很好的嗅觉训练方法。
(可以将这张图保存下来,做的时候看这张图更方便)
23.
会走路的颜色
「参考年龄:麦麦2岁8个月
背后的科学:厨房纸有吸水性,水可以克服地心引力沿着不断上升
所需材料:
6个宽口矮玻璃杯
●5片吸水性好的厨房纸
●食用色素
1. 如下图所示,做六瓶加入食用色素的彩虹瓶,分别放入五段厨房纸。
2. 太神奇!厨房纸吸水后颜色慢慢顺着纸爬了上来
相邻彩色瓶中的颜色好像在比赛一样,你争我抢不分先后汇合在了瓶顶,颜色也慢慢重合交织在了一起。下一个游戏中,可以更直观的看到相邻两瓶颜色混合在一起的效果。
24.
会走路的颜色 之 颜色混合的奥秘
「参考年龄:麦麦2岁8个月
背后的科学:红与黄混合变成橙色;黄与蓝混合变成绿色
我们在众多颜色中选出了经典的红黄蓝三原色,一起来测试会走路的颜色在混合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厨房纸按照下图所示,分别放入瓶中,厨房纸吸水后,颜色慢慢顺着纸爬了上来,越爬越高,翻过最顶点一路接着向下爬,直到两条厨房纸都阴上了足足的颜色,并且产生了多余的水分,在中间空瓶中聚集。
两边彩色瓶中的水越来越少,水都慢慢“走”进了中间空瓶中,中间空瓶中的水越聚越多,颜色开始混合,红色与黄色混合成了橙色;黄色与蓝色混合成了绿色。什么都没有管,不过才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了下图的效果,真是太神奇了!
25.
水杯音乐会
「参考年龄:麦麦2岁8个月
背后的科学:振动频率与声音的关系
一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帮助孩子锻炼声音分辨能力。
在每个玻璃杯中由少到多一次装入不等量的水,我在每个杯子中滴入了不同颜色的色素以来更好的区分高度。
水量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不同的水量导致不同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不同,声音不同。
仔细听一听,可以听出区别吗?
26.
尿布里的小秘密
「参考年龄:麦麦2岁8个月
背后的科学:尿布有极强的吸水性得益于它里面的水凝胶
妹妹有几片小的不能再穿的尿布,丢了可惜,我们正好拿来做小实验,一起来看看尿布里面到底有藏着什么秘密,可以有这么好的吸水力。
1. 我们最近在练习使用滴管,所以我让她用滴管把杯子里的水转移到干净的纸尿裤里,等到纸尿裤吸足水慢慢变鼓,便用剪刀把它剪开。
2. 把里面的白色水凝胶移出来,放入花盆,然后给植物浇水,观察这些白色像雪花一样的胶体是如何吸收水分的。很多人会在育苗的时候把这些水凝胶和土壤搅拌混合,直到与土壤完全混杂在一起,这样既不担心烧苗,也能增加土壤的松度
我们还会这样玩:
a.一起来做感官体验。我们一起把手放在盛满水凝胶的盆里,使劲捏使劲抓,水凝胶又粘又凉,都黏在了手里,甩都甩不掉,特别的触感让一向没有强迫症的麦麦也有点受不了了。
b. 一起来做语言训练。鼓励她用词汇形容水凝胶的质地,颜色,不断强化增加词汇量。我还给她设定了园艺师的身份,请她好好照护这些植物,然后就听见她在一旁嘟嘟囔囔说到:这些都是都给你们吃,你们快吃吧,吃完了我给你们喝点水就不渴了。
27.
北极熊不怕冷的奥秘
「参考年龄:麦麦2岁8个月
背后的科学:脂肪层有保暖御寒的功能
我们拿着冰块的手时间久了会感到很冷,动物们呢,它们为什么比我们耐冻抗寒呢?为什么有的动物泡在冰水里很久都不觉得冷呢?下面这个科学实验为你揭晓。
所需材料:
●冰块和冰水
Crisco 起酥油起酥油是一种白色固态食用油脂,是制作面包,曲奇饼,酥皮等食物的常见原料)
手套这个实验中大人小孩都需要戴手套因为起酥油实在是太!油!了!非常难清洗)。没有手套的可以用保鲜袋替代。
1. 用手伸进冰块感受冰冷,水太冷,蜻蜓点水般沾了几下。
2. 为自己和孩子戴上手套,这一步非常重要,酥油很油非常不好清洗,只有戴手套才不会让现场变的失控。
3. 将小手伸进罐子里,伸进去后做握拳状,我告诉她当她感觉自己抓了一大把东西以后就将手拿出来。如果拿出来后发现手套上沾的酥油不多,我们可以戴上手套,帮助他们将酥油填满整个手背以及手掌。
4. 鼓励他们把手重新放回冰水里,多停留几秒,感受温度上的不同。
海狮,企鹅,北极熊它们的一生之所以都能在低温环境下生活,靠的就是本身自带的厚厚的脂肪层。这些脂肪层可以为它们保暖,并且为它们储存营养。而这一罐又油又厚的起酥油就很好的模拟了极地动物们的脂肪层。
你们看我没说错吧,是不是每一个都简单易好操作呢?我仿佛看到每一个操作着小实验的孩子们都像哈利波特那样,拿着一根魔法棒,兴奋的大喊着:巴拉巴拉,变身吧!
2018年9月 于 圣何塞
By: 麦哈妈
更多相关游戏
创意游戏/手工
STEM 科学与工程
「我是麦麦和哈哈的妈妈,定居美国加州,有两个女儿,姐姐麦麦Melody (2015年11月),妹妹哈哈Harmony (2018年3月)。在这里,我将持续记录并分享我们的早教游戏,育儿心得与音乐故事。欢迎你来,这是我们的游戏室,也希望成为你们陪娃道路上的游乐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