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9
Wednesday,September 05,2018
致   脑洞大开的你
文|良大师
1
前几天,个人微信收到新朋友申请通知,请求语言是“我是你的读者,申请加好友”。
由于公众号里留有我个人微信,感觉也挺正常,于是允许通过。
那朋友上来先问:“不和烂人计较,不和破事纠缠,这篇文章是你写的?”
原来是读者慕名而来,连忙不失恭敬,双手抱拳:“嗯嗯,是我写的。”
结果,那边发来一小段文字:“狗屎!垃圾!你丫就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哦,原来是来骂我的,于是我反问:“你能告诉我什么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
那边,过了一会儿回复:“你这样的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又问:“你觉得我是狗屎,垃圾,为啥还要加我私信?”
得到回答:“我就是想告诉你,我最看不惯你这类人渣!”
额滴神,没一会儿被扣了一堆帽子。
后来想想,这哥们也挺不容易,应该是在别的号上看到我的文章,辗转至我的号,再挖出我隐藏较深的个人微信。
费尽周折,层层闯关,只为告诉我,我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是狗屎、垃圾、人渣......
其实这类事件,不是第一次了,自从写了一些观点文,就经常被人喷,而且多是毫无道理乱戴帽子,观点被全盘否定。不仅如此,还恨不得把我这个人先除之才能后快。
苍天,大地,多深的仇?多大的怨?
仅仅因为观点不同,价值观不同,至于吗?
我写这篇文章,并非给自己伸冤,也不是和戴帽一族叫板,而是希望一脉延伸我的观点:
不要动不动就给别人戴帽,也别轻易就下结论,这是一个理性思考者的必修课。
2
身处这种窘境的人,不只我一个,但凡发表过观点文的作者,或多或少都被口水洗过面,被群众戴过帽。
前天,公众大号末那大叔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刘强东事件:世道变坏,都是从小人狂欢开始的》,结果遭到很多恶意揣测和攻击:
有给戴帽子的:
也有轻易下判断的:
末那大叔无奈的说:“我认为一个人最徒劳的,就是跟三观不同的人掏心掏肺。”
其实说出上述言论的人,并非是三观问题,而是一种认知懒惰
因为给别人戴帽子、打标签是抒发自己的观点最省心的办法,也是辩论的最佳捷径。
你已经是刘强东的狗了,你对他的评价怎么可能公正?
你已经拿了京东的钱了,我怎么可能正视你的观点?
是呀,本来需要N步去论证的结论,现在只要一步就能解决:给你戴个帽子。
就像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揭露的那样:
想要快速击倒异己,那就把对方污名化,给他扣上一个缩写的名称。
你看,这不就是戴帽子吗?
而且这些帽子品类繁多,让人充满遐想,更方便吃瓜群众即兴涂鸦。
你主张追求个人物质生活?你肯定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什么?你说战狼不好看?你肯定是个“卖国贼”;
什么?你说战狼很好看?你肯定是个“爱国贼”;
你竟然崇尚民主与自由?你这个“美资带路党”;
大老爷们竟然用面膜?你这个“娘炮”。
如果后面再跟一个固定句式,“如果都成了你这样的人,这个世界就......”,那简直就是无敌了,中国及至世界都将毁在你的手上,灭霸才杀了一半人,你比他还坏!
3
刘瑜曾在《观念的水位》一书中写到:
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则易于枯萎。在将对方以及自己的思维极端化的背后,是认知上的懒惰,以及对一劳永逸式教条的渴望。
还真是这样,一个人爱给别人戴帽子,贴标签,动不动就下判断,往往是对理性的忽视,以及对逻辑的冷漠。
我列举三个常见形式,你体会一下。
3.1 轻率归因
动不动就靠自己的感觉下个结论。
早年不少人调侃章泽天是“奶茶妹妹”,是祖坟冒了青烟,再加上漂亮的脸蛋才征服了刘强东。
可是你有没有看见她的优秀?
高一,就拿了全国健美操亚军;大学,是在大名鼎鼎的清华;大二,就被交换到哥伦比亚大学;刚毕业,就进了微软工作。
所以,为了基因传递,优秀的人总会找优秀的人,这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
3.2 无限推演
把特定场景下的作法,放至无限大的空间去检验。
我在《格局》一文,开篇提到一个领导,不愿意受人纠缠,给出100元钱。
于是就有人放炮,说这是助纣为虐,如果一天碰到100个这样的人,你个个都要给吗?
这明显就是一种无限推演。
在当时那个场景,当然可以选择报警,可是,我们拿掉了别人的餐具在先,所以并非完全占理,而且因为100元出警,你以为公共资源那么容易调动?
当然还可以选择对峙,可是对方是本地人,我们又有紧急会议,纠缠起来根本不明智。
所以,你说当时的最优选择是什么?
你若问,碰到100个这样的人,是不是每个都要给?
量变了,性质也当然变了,我问你,喝橙汁好吗?你说好,那我给你喝1万杯,还好吗?
你肯定说好个毛线,都喝出糖尿病了......
所以,人文道理的讨论不像科学,1加1什么时候都等于2,而是要在一定的边界内才有效。
3.3 罪恶关联
一个妖魔化的群体或个人,必定百无一是。
刘强东性侵新闻出台时,看有很多人评论,“刘强东本来就不是个好东西”、“有钱人就是喜欢玩女人,这次得到报应了”。
你看,他们的结论就是这样,不用依靠事实,只需指明你是哪一类人,再套上相应的德行,便天理昭然。
反过来,就是神圣关联。
一个神圣化的人群或个人,必定是全然正确的。
从这点来讲,我不太同意末那大叔文章中的一段,刘强东是十大慈善家,也站出来指责滴滴,但是这些与他有没有性侵却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罪行实锤,大家指责他时,你也不能说大家“白眼狼”,曾经的善人,未必就是将来的善人。
4
上文三点谬误形式,归纳起来,无非想表明,很多人对事和人的衡量,往往只停留在价值判断层面,而没有经过必要的事实推定。
所以,戴帽子、贴标签、下定论随手拈来,既不用消耗脑细胞,也可以映照自我的高尚,何乐而不为?
《世语新说》有个管宁割席的故事,堪称价值判断的典范。
管宁和华歆在花园锄草,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无动于衷,华歆则捡在手中,一幅媚像,当看到管宁藐视的眼神后,立刻丢在地上;
后来两人又同在一个席子上读书,外面来了个穿着华丽的人,管宁目不斜视,继续读书。而华歆却满眼羡慕地瞅着对方。
如此一来,管宁大怒,认为华歆就是一个贪财虚荣之人,于是把席子割开并说到:“你丫不配做我朋友”。
看看多高尚的管宁,可是后来呢?
华歆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廉吏,而管宁则只留下一些嘲讽名利的小故事,再未现身。
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曾经写过一段话:
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
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
“大灰狼坏,母兔子好。”
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乘法表。
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热爱价值的领域。
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
按照王小波所说,你应该明白:
那些一遇事就义愤填膺之人,不见得就是正义感满满,可能仅仅是缺乏自控;
而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总给对方带歪帽之人,也不见得风高亮节,可能仅仅是懒得思考。
所以,请不要随意给人戴帽子,也不要随便对事下定论,这不仅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我认知的重组和拓深。
-END-
良大师
公众号ID:lang-da-shi

关注
良大师
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
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
简书签约作者
对公营销资深培训顾问
其实也就是个斜杠中年



公众号:lang-da-shi
微博号:良大师聊职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