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北京刚刚修正过公积金政策,大幅降低了公积金的存缴比例,从固定的12%的存缴比例修正为5~12%,然后所有的企业,包括华为这样的浓眉大眼的孩子,都立刻修正为5%。
而今天,北京再度修改了公积金政策,宣布了最新的公积金新政,最新的政策宣布,公积金“认房又认贷”、“缴存额度与缴存年限挂钩”
在北京,公积金每缴存1年可贷10万,最高可贷款120万,换句话说,如果你是刚毕业一年的学生,哪怕你清华毕业进世界500强,最多贷款20万元。
二套房既认房又认贷,最高贷款额度从80万元降低到60万元,这个就不谈了,实际含义等于字面意思。
首付比例大幅上升,不再统一20%,普宅改为35%,二套非普80%,实际含义等于字面意思,对于北京动辄10万一平的房价来说,35%的首付基本代表普通年轻人可以不再考虑北京买房了,回老家考虑一下吧。
我认为最重要的几点就是上面这几个,其他的都无所谓,简单的来说,随着房价的这一轮翻倍飙升,北京的公积金不仅没有跟随飙升,反而开始压缩,本来房价翻倍后,公积金就明显不够用了,如今再度压缩,当然更不够用了。虽然都是不够用,没啥区别,不过这表明了政府的一个态度。
之前的一波公积金修改,把缴纳公积金的额度从12%下浮到5%,大幅度的减少了北京公积金的收入,为什么愿意把自己的收入降低,很明显是给社保让路,因为社保已经不够用了,在削减公积金的基础上,各地曾零星发生税务局带头催缴社保的事件,这表明政府希望在不超过企业负担极限的基础上,优先以社保为主。
这从侧面也反应一个事情,那就是当前政府的工作中心,并不是房价。
~~~~~
房地产市场遇冰点,广州多楼盘从8月开始陆续开始打折促销,包括但不限于,万科、越秀、保利、金地、时代等房企,通过开盘优惠、推特价单位等手段,开始花式促销。而恒大公寓、办公、写字楼、商铺产品可在89折到基础上,额外享受最低6折优惠,这意味着接近半价出售。比较热门的市区广钢新城板块,多楼盘推出新优惠。
这样的新闻,不止广州有,其他地区也多有报道,而土地拍卖频频流拍,更是铺天盖地的见诸报端。
这一切都指明了一个现象,房地产增长真的停滞了,今天时间不足,我明天详细分析这个话题。
~~~
中美毛衣战有新进展,今天商务部向媒体宣布中方确实已经收到了美方的磋商邀请,美国向中国发出邀请,希望中方赴华盛顿磋商,昨天晚上这个消息就开始大面积流传,富时A50指数深夜突然暴涨,人民币也突然暴涨。
商务部发言人高峰今天对媒体回应,中方确实已经收到美方邀请,对此持欢迎态度,双方正在就一些具体细节进行沟通。中方认为,贸易冲突升级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毛衣战这东西,本来就是边打边谈,打打谈谈,第一轮谈崩之后,打了二三个月,如今开始进入第二轮谈,这是好事啊,至少代表第一轮的战斗已经结束了,我们至少会有一段时间好日子过了,这东西本来就是二败俱伤,看谁熬得住了。
受到这个利好刺激,今天股市大幅高开,但是随后受到熊市惯性砸盘,高开低走,午后一度翻绿,但是随后秀了一个深V,尾盘大幅拉起来。
仅从这个走势图而言,是非常典型的见底走势,而昨天有大量的蓝筹崩盘,也一定符合熊市末期的见底表示。
熊市末期的见底最大标志,就是抱团取暖的股票开始崩盘,坚挺在整个熊市里的股票崩盘的原因,就是因为其他股票跌的太惨了,估值过于低廉,当抱团取暖的股票不再上涨之后,很多资金就开始偷偷撤出购买其他地板票,这么一进一出,抱团取暖票就崩了。
大家可以研究一下,这个现象是非常典型的,对了,我依然没动,这个底磨了2个多月了,我就一直趴着,坚信这里不会崩,随便磨。
~~~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刷屏自媒体,继上次砸几十亿收购量子云之后,这次又有人收购自媒体公司了,利欧股份发布通告,拟逾23亿元收购微信自媒体内容营销公司苏州梦嘉75%股权。
公告显示,拟以现金收购苏州梦嘉75%股权,标的公司的整体估值预计为其2018年承诺净利的12倍,即整体预估值为31.20亿元;此次交易对应的交易金额为23.4亿元。苏州梦嘉是一家主营微信自媒体的内容营销公司,在用户数量、客户资源、业务能力等方面是行业领先企业之一,目前已积累约2.8亿名订阅用户,为约2500家客户提供服务。
我打听了一下,这家公司有4000个公众号,流水化批量生产文章,恕我直言,这种公司就是因为前期的公众号红利才起来的,压根谈不上高质量内容,量子云也是4000个公众号,50个小编负责,苏州梦嘉多少个小编?哪怕有500个,也是一个人负责8个号,他们能生产个鬼出来,我一个人负责一个号都累死了,白天有点事情,晚上就不能保证稳定更新。。。
所以,这种公司看似很赚钱,但是实际上是一种资本化的贪婪存在,他们没办法和读者共赢共存,属于短期套利很厉害,但是长远发展后劲不足。
苏州梦嘉如果有4000个人才来负责这4000个公众号,那我觉得还可以投资投资,如果不是的话,那真没啥意思,纯粹是利用他们短期套现能力强大来帮上市公司做账做业绩,然后一起收割股民。
我本身就是自媒体+股市的资深人士,这种玩法套路我有充足的资历和身份可以做出鉴定。虽然比起大多数上市公司玩的所谓资产充足,收购这个营销号自媒体公司已经很良心了,但是它依然是个坑,自媒体是新兴领域,会持续辉煌,但是营销号真不是,这已经是下半场了。现在的读者越来越精明了,他们在慢慢进化,已经可以自己分辨出好内容和坏内容了。
~~~
最后,预告一个事情,下周二我要到外地开会,(保密的那种),周一的飞机,所以周一我尽量保证一篇夜报的内容输出,也可能木有。周二全天开会,晚上9点飞机直接回来,这样可以保证次日还有时间写头条,所以周二是肯定完全请假的,先和大家说一下,提前请个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