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ophia肖

本文为长江商业评论(ID:CKReview)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2018年年初,马云在公开的演讲里面提到:2018年,将迎来30年以来,最大的倒闭潮和失业潮。
那时候,喜气洋洋的春节热闹氛围犹在,家人团聚的喜悦中,很多人对年终奖还算满意,对于新年的到来也充满了希望。
但在中国商界呼风唤雨,神一般存在的马云爸爸这样说,那肯定有它的道理。早早的,有的人也就被笼罩在了,2018扑朔迷离的经济前景阴影中。
这两天媒体的焦点都在温州女孩的滴滴顺风车遇害,德阳安医生不堪网络暴力跳楼自杀,昆山的龙哥砍人反被人砍以及东哥的明大事件等眼球事件中。
纷纷扰扰中,2018已经悄然过去了3/4。9月,对很多人而要,都寄托着有一个新的开始。但,这是一个怎样的开始呢?
做企业的人其实压力很大。上周长江商学院例行发布的“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中,8月份数据里,我们读到了很多不安。这份以长江商学院校友企业,也就是极其典型的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及企业家为基础所做的指数分析中,我们清晰感受到了,企业家们对未来半年企业经营状况明显的悲观预期:企业的销售前瞻指数、利润前瞻指数、融资环境指数和库存前瞻指数,四个维度都有明显下滑。这充分说明销售和利润等收入性数据的不良趋势走向;然而与此同时,企业的总成本却在持续上升,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不降反增,由此可见,这些成本压力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
企业倒闭了吗?
过去几年,创业创新被作为国策,在全国范围大力推广,在很多中国大学校园,校方在创业上的扶持力度和宣传热情,明显超过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年轻的创业企业家,成了新时代的中国英雄,是中国活跃的经济中,升起的一颗颗闪耀的新星。
然而,明星创业者茅侃侃因为企业经营困难,在北京的家中自杀,似乎给这股热潮带来了很大的反冲击;这事儿似乎才过去不久,8月初,腾讯背景的年轻创业者又从22楼跳下……我们惋惜年轻生命的同时,不得不对市场竞争的残酷和资本世界的无情有所思量。
传统企业呢?
倒闭事件,也非常频繁。金盾股份董事长纵身一跃,也是把近百亿的债务丢给了地方政府;盾安集团报出了450亿的债务危机,紧接着丹东港、中城建、富贵鸟……100多只债券发生违约;善林金融、唐小生、连璧等四大高返平台全部出事,P2P的问题更是可以用全面暴雷来形容…… 老百姓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投资人更是血本无归。
前半年的环保风暴席卷大江南北,很多工厂被迫关闭,工厂一关,工人肯定是没有了工作,在所谓“新零售”冲击下,连小本买卖的便利店的日子都不好过,比如北京的邻家便利店就出现了168家门店全部关停的惨况。
很多人都高喊人工智能来了,但是大家非常看好的人工智能AI公司,其实有90%甚至以上的比例,都处于亏损之中,持续的亏损,那距离倒闭就不远了。
今年以来,在国家去杠杆大背景下,市场上的资金越来越少,流动性严重紧缩,股权基金募不到资,二级市场韭菜们群情激奋,企业界哀鸿遍野,预计是凉意骤起的仲秋,又或者,大约在冬季?
我们都很清楚,在过去的上半年,中国从宏观层面实施了非常多的紧缩政策。比如房地产半年内调控高达260项,对地方债务风险更是管控到极致,而对影子银行系统性的整顿更是手起刀落。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民营企业才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而且他们最大的一个价值其实是解决了,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普通老百姓家毕业的大学生们的真实就业,如果他们状况得不到良好的解决,那马云爸爸的那个预言,是不是真的会实现?
企业的倒闭,必然会带来很大一部分人的失业。“失业”给老百姓带来的冲击,很多国人其实还并没有太大的直观印象。但其实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教科书上曾经学到过,资本主义世界里面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下,资本主义里的无产阶级的痛苦。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不是很快有15万亿的基建投资么?十年前,那么厉害的金融危机,我们只出手了4万亿,就力挽狂澜了。这次都翻了三四倍了,怎么会有问题呢?
呵呵,这里面的经济学原理,不太理解的,可以找本书补补,没有兴趣读理论,也可以找找万恶资本主义过往百年的发展历史或故事。
GDP增长率这些数据的救赎,短时间内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只问一个简单一点的问题:没事儿干吗这么大投资,还要翻三四倍?
我们相信政府,这不7月31日政治局会议之后,高层还是明确定下了主基调,输血救赎,放水;环保这事儿,更不能搞一刀切……
但是,作为我等以薪水为生的百姓,以及小本经营的小业主们,估计还是得“共克时艰”了。
有人发了一个笑话帖子,但愿只是逗您一乐:
但是,最起码的,你的职业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发展”是最好的“生存”,毕竟
这个时代,不进则退啊。 
笑过以后,冷静想想,时局渐冷,如何救赎自己更好的发展呢?
第一、心理上:降预期
习惯了高增长,过久了好日子。一旦经济趋冷,行情转变,很多游戏都不能接着玩儿下去的。还是得管理好自己的预期,理性些:没有任何一支股票是只涨不跌的,所以也不该期待中国的GDP增长曲线一定是向上的,更不能期待你的行业增长和你所在的企业的营业收入和雇员人数都一直是稳步向上的;
第二、策略上:调结构
有些行业真心不行了,该换行得果断换。要是船沉了,你就是再会游泳,大海里也是九死一生。 
不要迷信什么“高大上”,不要因为爸妈送你留学花了很多钱就要找个见效快的工作快速收回成本,职业生涯有差不多四十年,马拉松的跑法跟百米冲刺不一样;
第三、支出上:集约化
“集约化”不等于“节约化”,在一片大好歌颂“消费升级”后,各处都有了明显消费降级的倾向。但是,真正的苦日子还没有到来。
过去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很多人很多家庭在支出的安排上,形成了特别粗放的习惯,尤其在孩子的教育开销上。比如有些小中产家庭,一年几万上在线外教课,一次几十万请所谓的留学辅导专家替孩子写申请学校的Essay…… 当然,怎么花自己家的钱,是每个人的自由。但这种消费习惯实在不值得推崇;
第四、工作上:更智慧
对别人的“公平”诉求可以多做些让步,而对自己的“效率”期望则最好有更高的要求;
毕竟在这样一个时代,有份工作不容易:不仅你周边同事可以随时替代你,比你更年轻更实惠的大学生也能替代你,而说不定很快人工智能,还能把你们所有人都替代了。
而你作为人类,一个有智慧,有经验,还有情感、创意、责任感、同理心……的人类价值创造者,肯定不是每天来打个卡,敲个钟,到月底就领份薪这么简单的流程的;
第五、投资上:更理性
昨天朋友圈的刷屏文章《消灭股权基金,消灭企业家,一个不留》让人不寒而栗。投资这事儿必须讲资本回报,这些资本核心圈的事儿对实业界的大面积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无论是否彻底和深远,风向已经非常明显,从上到下至此,资本池塘里,鳄鱼们都饥肠辘辘,小鱼小虾,日子也不会太好过吧。
第六、发展上:更精细
过去,企业发展很快,总是缺人状态,招聘成本很高,如果企业日子不好过,且不说倒闭裁员,起码缩减是肯定有的,过去一言不合就辞职,还不是因为经济发展好,哪家都缺人,你随便投投简历,很快就有面试邀约电话过来。
经济一旦趋紧,失业潮是必然的。
那时候,不论你自己多牛,随随便便攒几段字搞份简历就能递出去?轻轻松松几个电话就有人给你推荐工作?一两轮面试,三五十分钟聊天就能搞定Offer? 少了30%的年薪涨幅,还嫌弃对方没有诚意,随便拒了了事? ……
好日子,过久了吧,亲。
共克时艰中,劝你尽早加入“麒麟计划”
作者:Sophia肖,北京换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换行”专注高潜力商业管理人才的职业发展(公众号:换行)。
长按下图二维码,马上启动“麒麟计划”:

- END -
长江商业评论联系方式:

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