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怎样的表情?“微笑”还是“呵呵”?“笑哭”还是“无奈”?“再见”还是“哈喽”? “害羞”还是“尴尬”?生活中,
 是否也让你感到困惑?锋标君针对此问题做了线上线下“emoji表情理解差异调查”,调查网民如何理解这四个小黄脸表达的意思,并统计分析出网民对于这四个表情的理解差异反馈。

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对于
 四大表情的官方解释(微笑、破涕为笑、再见、脸红)“赞同率”并不高,且对emoji表情的表达意义存在多种个性化解读,甚至不少解读与“官方解释”大相径庭。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好好的表情,为啥说变就变呢?仔细探究,竟然发现事情并没有宝宝们想得那么简单……
遭吐槽的表情设计

在相当一部分年轻网民群体中,
这个曾经友善和气的“微笑”表情如今已经变成了“无语”、“无奈”、“冷漠”,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骂人神图。为何这个小表情会变得如此魔性?有不少人吐槽:这表情自带“皮笑肉不笑”的高冷特效。
相比于“微笑”
,“可爱
”、“龇牙”
、“偷笑”
这三个表情就显得真诚很多,三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眼睛。真正的微笑,眼睛会和嘴角一起上扬,像一弯月牙,给人一种眉开眼笑的感觉,就像这样:

有没有觉得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但是再看一眼睁着圆圆眼的微笑
,有没有一股寒气袭来……

正因为如此“虚假”的微笑,
表情遭到了无数网友的吐槽。据统计,网民对微笑表情的解读达10多种。大多数网友认为
的使用很多时候并不是在微笑,而是用来敷衍了事,或传达“无奈”、“无语”、“不友好”等负面情绪,还可以用来自嘲。甚至约有32%的网友表示不喜欢他人发送此表情。
与微笑表情一起躺枪的还有原本表示“再见”的表情,这个表情只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只挥舞的小手,却也因其“假笑”产生了负面含义。
请想象一个皮笑肉不笑的人对你挥手,那一定不是在跟你友好地说Goodbye,而是真的要跟你“拜拜”了,或者只是在委婉地说着“泥奏凯”。
年轻网友们常用
表情来表示“无语”、“和你没得聊”,略带嫌弃嘲讽意味;有时,也用这个表情表示“生无可恋”、“人生好无奈”等用于自我嘲讽,增加搞笑意味。

没有表情词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表情的含义不像字词的含义那样有专门的字典词典来界定,因此有些本身具有多重解读性的表情就在跑偏的路上越走越远……
比如这个红遍全球的笑哭了表情:


相关调查显示,
是全球使用最多的表情,平均每个地球人都用过一次。“笑cry”表情曾被《牛津英语词典》评为“2015年度词汇”。且荣获搜狗输入法2015年表情使用冠军,年使用频次达到174亿次。

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的输入法显示的是“破涕为笑”或“笑中带泪”,但网民往往会根据不同的语境来使用这个略带喜感的表情——表示“哭笑不得”,或自嘲“蠢哭”了,或用来和熟悉亲近的人打招呼,还可以用来缓解尴尬。
总之,这个生动有趣的表情传达出了十分丰富的情绪,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含义。
含义丰富的还有这个表情:

微信给这个表情的定义是“脸红”,虽然这个小黄脸的双颊微微泛红,确有害羞之意,但是双眼圆睁,眉毛挑得高高的,似乎与人吃惊、尴尬时的表情更加神似。
由于它也没有明确的含义,网民们对它的意义就有了多种理解——或害羞脸红,或蒙圈儿、犯傻,或尴尬、吃惊。

“网络迷因”的非凡助推力

“网络迷因(Internetmeme)”,又称“网络爆红”,指的是某个理念或信息迅速在互联网用户之间传播的现象。这类迅速传播的信息是只有大批互联网用户所熟知的、最前沿的、引人关注的信息。
网络迷因的内容形式不限,可以是某个段子、某句话、某个热点事件,也可以是图像、视频、链接等等,只要能够通过网络在用户间自发地迅速大范围传播的内容都可以。比如新近流行的“翻船体”。
在传播过程中,迷因的内容可能会被改造。它们爆红的速度很快,但消失的速度也极快。
emoji表情的传播也受到了网络迷因的影响,有的表情短期内迅速走红,比如“笑哭了”,有的表情在传播中被改造,异化用法成为时髦,比如用“微笑”表示冷漠地“呵呵一笑”等。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脑洞大开的网友们,他们是一群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不断追求新奇的网络语言和沟通方式,使得emoji表情不再单调划一。
在网络上,网民使用表情来沟通也需要真情实感的流露。笑的时候,眼角有没有上扬是影响表情理解的重要因素,否则会产生“假笑”的效果。emoji表情也是一种“象形文字”,是一种交流工具,在网民没有表情词典的情况下,会引起对它的多种解读。此外,“网络模因”效应也会使得有些表情在传播过程中被改造而产生种种异化用法。
锋标君决定,拿起手机,赶紧收藏几个魔性表情
,和读者朋友们共创友谊的巨轮!

图片来源:360图片  百度图片
猜你喜欢
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授权、投稿及相关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本期撰稿人: 程谢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