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出大事了,马哈蒂尔访华之后就翻脸,不但叫停了三个中国大项目,连“新殖民主义”这种词儿都搬出来了!碧桂园的森林城市成为国际政治的牺牲品。

森林城市这个项目两年前广告可以说铺天盖地,当时就有人咨询过我是否值得投资?我的回答很简单:你要真想移民马来西亚,才可以考虑;如果是投资炒房,中国国内的房还不够炒吗?万里之遥跑到一个陌生的绿教国家去炒房?
这两天后台留言问的网友很多,我统一回复一下,未必正确,仅供参考。目前信息只是马哈蒂尔表态,具体禁令还没出台,假设最坏的情况,全部为真:
1)碧桂园损失不小。
森林城市这个项目是碧桂园的拳头产品,位于马拉西亚柔佛州,与新加坡物理距离只有两公里,相信很多消费者是通过这个广告知道碧桂园的。杨老板也寄予厚望,前期投入巨大,填了四座人工岛,规划总投资过千亿,可住70万人,相当于在海外造一座城——中国人的城市(马哈蒂尔批评“新殖民主义”的口实?)实际投了几百亿是有的,这是沉没成本。森林城市项目,大马本地人几乎没人买,定位就是卖给中国人,因为楼盘是在城市郊区临海填岛,而且定价比本地人买的市内房屋还贵。如果禁令成真,堪称灭顶之灾,这个项目基本就烂尾了,后续开发和销量冻结,前期已销的,也面临购房者维权索赔闹事一系列问题。
碧桂园风险敞口不小!
2)购房者可以选择移民规避禁令。
当然,禁令是不许卖给外国人(中国人),不给业主发签证(原来主打的是马来西亚永久居留权,后来又改成“大马第二家园”计划的十年签证)。这个禁令是可以规避的,但成本也很高。购房者可以选择改变国籍,移民马来西亚定居,作为本地人就不会有任何限制。
马来西亚其实不必太恐绿,它是以马来人为主体、绿教为国教的国家,但是与中东的一些极端的原教旨主义组织还不太一样,马来西亚在独立之后一直奉行的是民主、宪政、司法独立等现代体制,整体来讲社会是比较稳定,各种族各宗教之间也是比较和谐,华人群体比较富裕,还有华人政党参政呢。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除了1969年的“5·13事件”外,基本没有严重的马、华两族冲突。很多人喷马来西亚,是跟印尼排华暴乱搞混了,印尼排华是60年代中国支援印共搞武装暴动,苏哈托政变,血洗印共和华侨,埋下仇恨的种子。马来西亚我很多年前还去兰卡威岛玩过,印象不错,物价便宜,人也友善,当然真要移民定居,需要克服语言、文化、思乡等困难,不能适应的话,还是乖乖留下来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吧!
3)购房者能否退房索赔?
已投资置业的业主能否选择退房或索赔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看具体合同条款。一般来说,这种风险不属于开发商违约,属于政府行为,政府行为、政策风险在法律上叫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发生一般不会认定为违约。因此,在法律上,碧桂园原则上是没有违约责任的。
但中国有中国的特色。碧桂园的森林城市至少销售了200多亿,这些业主如果群体维权,不管有理没理,天天到公司门口拉条幅,也很麻烦。虽然是不可抗力,但一旦撕逼,鸡蛋里挑骨头,例如碧桂园前期销售时有没有虚假承诺、夸大宣传的成分,只要找出漏洞,就可以索赔。政府出于维稳需要,也会倾向于迫使企业埋单,大公司一般会选择息事宁人,多少补偿一些,谈判签和解协议了结。这个案子,不管业主能维权拿回多少,对律师来说是天上掉馅饼了,上百亿的标的额,风险代理,提成几个点就上亿律师费到手了。
4)碧桂园不会轰然倒地。
有些自媒体说碧桂园药丸,也是耸人听闻。森林城市虽然广告多,声势大,投资巨,但据总裁莫斌透露,这个项目只占碧桂园总投资的5%,即便最坏的情况发生,全部计提归零,资金链也不会断裂,整体风险可控,仅森林城市烂尾尚不足以令碧桂园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地。
这两年一二线限购,棚户区货币化改造,结果催火了三四线,碧桂园抓住了这波机遇,跃升万亿级别。企业像打仗,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战机,把某一点做到极致。虽然争议很多,负面新闻缠身,但碧桂园不能说是一家优秀的民营房企,看《碧桂园1000天》,其实就是一句话:正规军干不过土八路,科班出身干不过地头智慧,日本军校毕业的蒋校长干不过看三国演义的毛主席……
5)碧桂园的真正问题。
碧桂园的真正问题不是马来西亚的项目,而是三四线布局和高周转战略。碧桂园的问题我以前发帖说过,这几年发展迅猛,民企狼性机制,估值也很低,但是不敢买入的原因:一是碧桂园主要布局在三四线,有可能受棚户区政策和房价透支的影响;二是过度追求高周转,必然牺牲质量和品牌。高周转是因为钱紧,钱紧是为房地产管制和金融去杠杆。一分钱一分货,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政府限购限价限贷,房企追求速度高周转,其结果就是各种廉价劣质房涌入市场……
6)政策是否还有斡旋的余地?
这要谈到马哈蒂尔这个人,这老爷子可不是凡人,他就是马来西亚的毛邓一体,政治强人,93岁再次登顶,以前做总理时,曾经把接班人副总理安瓦尔以鸡奸罪抓起来判刑。后来不满前任总理纳吉布贪腐,再度出山,戏剧性的与政敌安瓦尔联手把纳吉布轰下台,然后全面叫停了纳吉布的项目。只要碧桂园没有卷入纳吉布贪腐案,没有实锤铁证,政治行为都是可以勾兑的,可以谈判的,可以斡旋的,谈条件呗,破财免灾呗,也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森林城市项目,碧桂园占股60%,还有40%股权是当地政府(柔佛州苏丹占30%),马来西亚是个联邦制国家,各州自治权很大,苏丹也会帮碧桂园去疏通政府关系。马哈蒂尔承诺只干两年,就让位给盟友安瓦尔。至于安瓦尔是否会缓和对华关系,有变数,不要期望过高,安瓦尔也是对华强硬派,当部长时曾经关过中文学校。马哈蒂尔和安瓦尔都是一个战壕的,共同的政敌就是前总理纳吉布,所以对纳吉布的政绩工程没有巨大的交易条件很难网开一面。
总之,森林城市这个案子就是纯粹的政治风险,碧桂园属于躺枪。这几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波及到华为、碧桂园等“走出去”的优秀企业。不光是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新上台的澳洲莫里森、巴基斯坦伊姆兰汗,政治派别不同,但共同特点,都是对华强硬派。现在四邻不安都极为警惕和敏感,举步维艰,参见《亚细亚的孤儿
碧桂园只是一个国际政治牺牲品,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感谢您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