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A跟我提起了一个有意思的感受,ta把它称为“万物复苏”。
我与A从小相识,ta小时候是个古灵精怪的人,爱捉弄人,虽然一直是个真挚诚实的孩子,但活泼狡黠,性情还稍有些肆意。
后来ta在青春期遭遇了一些家庭和学校同辈群体的挫折,变得“仿佛被冰冻住了”,这是ta自己的形容。ta说,后来我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非常严肃的人,情感单一,因为单一也容易深厚,但一板一眼,其实并不是自己最喜爱的自己。
Ta说,但最近仿佛感到身体里有一些过去的自己和记忆“复活”了——仿佛四肢都重新可以开始活动,有些自己过去灵动的样子开始隐隐显现,自身因而变得更为“松快”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
始终在生活中保持着一种“严肃”的心态、看到一些不符合自己预期的东西就皱眉,常常是因为自身并不处在一个“松快”的状态里。那些更松快的人,会有一种接近“幽默感”的东西,他们会在类似的情况下觉得“也挺好玩”,“娱乐一下”,“嘻嘻哈哈”。这其实并不等于对生活的不尊重,反而是一种“不较真”地投入享受在生活中的表现。那状态里有一种极具有“流动性”、“不僵化”的质感。
那些僵化地看待和应对着他人的人,往往是仍处于某种自身的困局中。始终保持着过度严肃的人,也许一定程度上是被“冰冻”起来了。等他们自身回暖,他们会发现自身可以更加灵活,周边一切也更令人愉快。
真希望所有这些“冰冻孩子”们,都能早日于自身中感受到“万物复苏”。
今天见到一个从一出生就认识的好朋友,拉了几句家常,说到在感情里执迷这件事。
她说,那些在感情里陷入输赢的想法中的人,觉得只要还在僵持,自己就还没有输,而如果放弃则就是输了。可这种想法,早已违背了追求感情的根本目标——就是让自己更为幸福。
很多时候一个人过得幸不幸福,很受到伴侣在日常小事上的作为的影响。这个人足够爱你吗?勉强得来的感情,会让你足够幸福吗?没有人值得一个人放弃自己对幸福的追求。既然幸福才是目标,就要始终向着它去走。
她和他先生现在过得很幸福。
我自己最近在想的,则是与“故事”与“人设”有关的东西。
在学习临床时,我做过这样一条笔记,是某位老师的一句话。老师说:
"Be aware of what he is writing on you, what character he wants you to be in his story. " 
直接翻译过来,老师说的是:“你要去注意到,他在你身上书写着什么,他希望你在他的故事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老师的意思是,每个进入咨询室的来访者,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都是携带着他们的人生剧本而来的。他们在进入咨询时,也会有意无意地书写一些ta自己的脚本,在你们之间的关系(故事)里、在你的身上。
而作为咨询师,你应当有能力觉察到,并不会全然沉浸入那个为你写好的角色里。
我后来意识到,这个“故事脚本”与“人设”的情况,实际上广泛地存在在所有的关系里,存在于几乎每个人与每个人的互动中。
有时候,觉察到这种人设的存在,看似是拉近与“故事的拥有者”之间关系的捷径。你遇到一个人,觉察到ta无意识在书写的剧本,意识到ta想写在你身上的人设,你有机会选择迎合那个人设,与ta的故事丝丝入扣,你们之间会以很快的速度建立起深入的连接感——除了你自己知道,你不全是那个人设。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条诱人的捷径,尤其是当更为自然的链接看似很难发生,而你又单方面很希望链接住ta的时候。
但现在的我,会在生活里,尽力不走入这样的故事中,不作为一个“满足人设的存在”而存在。当我愈发知道自己是谁之后,我对于作为自己以外的存在,就愈发失去了兴趣。对每个人来说,“我”都是一个整体的存在,一个独特的存在。我不喜欢他人试图对这个存在进行部分的阉割。
请让我们彼此认识。这个真正认识对方的过程中,需要冲破重重的迷雾——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活着来自过去的憧憧鬼影。然后,再让我们尝试磨合彼此的需要。我的故事,就如同你的故事一样重要,但最终我们的关系,将不会是任何一方所写好的故事中的样子。
只有以这种方式最终建立起来的链接,才是我所认可的、我认为极具价值的。这种链接感,会给人带来许多的满足。
我想,我们最终都必须学会把自己看得如同他人一样重要,从而觉得,没有谁,值得我们以“更不像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强求。
我是轻松的,你是爱我的。如此甚好。
点击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