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梅小豆的简生活(ID:mxddrssh)
这两天,甲子园刷屏了。
我的朋友张小姐因此炸了毛。
她对我进行疯狂轰炸,导致我的手机连续震动了一分钟。
她投掷的信息包括:多张酷帅少年们的照片(如下图)、她全部的哭泣表情包、以及海量的感叹。
从中,我感受到了她的三个重点:
1、感动哭了!
2、这才是热血青春啊!别人的!
3、我年轻时在干些啥!!
真是一致。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也沉浸在这些热血少年的辉煌夏日中不可自拔。
如果还有朋友没跟上这波行情,可以左转百度“甲子园 金足农”。懒得检索的朋友,下面送上概要
每年,日本都会举行全国高中生棒球比赛。今年的甲子园大赛格外引人关注,特别之处在于:
决赛赛场上出现了一支“务农出身”的爆冷黑马队伍,而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还是一位漫画式的热血投手
黑马队伍来自金足农业高校,典型的棒球弱校。这是他们时隔103年,第二次进入甲子园的决赛。
他们的对手呢,却是“绝对的王者”大阪桐荫,超级精英棒球名校。他们的队中有6位U18日本国家队代表,队伍成员选拔自全日本各个地区。
有个热门照片很贴切,金足农打大阪桐荫,这就是拖拉机打坦克啊!
网络上对金足农有很多生动的描述,简单总结:
  • 选手几乎全是来自本地的农村孩子,没有外援。
  • 勉强凑全了9个人的阵容,9个三年级的孩子场场不落,拼完了全部赛事。
  • 名义上的替补队员,实际上负责啦啦队的工作。
  • 9名选手中,只有3人曾经在初中有过棒球经验。
  • 选手们平时除去上课学习种田、养猪养牛的课程,还要照顾学校的庄稼、牲口。家里多是农户,少不了帮家里做农活,只能挤出时间来练习。
没有人期待他们打到决赛的地步。
公立学校没什么钱,他们来大阪参加比赛要靠募捐。家乡根本没人料想到他们能杀进半决赛,筹上来的住宿费等费用不够了,乡亲们赶忙连夜搞募捐。
学校也没想到球队能冲进决赛。后来,多半个学校的人都去看比赛了,导致没人参加开学典礼,于是只好延期开学。
全力唱校歌的金足农选手们
然而,就是这样“不专业”、不受重视的金足农,以弱打强,一路升级,让人瞠目结舌,热血沸腾。
在决战场上,他们与大阪桐荫的画风,也被激动的网友们类比为热血漫画《灌篮高手》中湘北与山王的大决战。
而且,队伍里还有个明星投手吉田辉星。
据闻,吉田在初中毕业时收到了很多精英学校的offer,却都坚定拒绝,反而选择了棒球实力羸弱的金足农。
他曾经明志,要“继承同为投手的父亲的心愿,带领当地朋友们一起去甲子园”。金足农是他父亲的母校,也是他父亲拼搏过的地方。他决心实现父亲在母校未完成的事业。
他做到了。他以一己之力撑起一个球队,从预选赛一直坚持到了决赛。
在决赛之前,他5天之内投出了749球,而这种频次是有损运动寿命的。
漫画中,脊柱受伤的樱木花道,面对阻拦自己上场的安西教练,提了一个问题:“老头子,你最辉煌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代表日本国家队上场?而我,最辉煌的时刻,就是现在啊!”
或许,吉田也做出了类似的选择。
而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他还创造了记录。
根据体坛周报的数据:“吉田在甲子园的5天比赛中投出749球,43安打,58夺三振,连续四场2位数夺三振,140km以上的球速的投球也能连发,甚至前几场在投完160+个球后飙出了150km的球速,创下72年以来最强投手的纪录。”
这样的人,被日媒称为“平成最后的怪物”。
上一次被日本少年感动流泪,还是天台告白的时候。为他们的天真纯情。
上一次被日本运动少年感动得颤抖,还是看《灌篮高手》的时候。漫长的暑假,看着三井寿跪在地上,哭喊“我想打篮球啊!”。
当时的我,看着这个小哥哥跪地哭泣,感受到了他对篮球最深切的渴望。他的青春,他的无限可能,还有他自我实现的强大动力。
而此后的三井寿,也正如想象中的那样,在夏天的球场上投出一个接一个漂亮的三分球,微笑着,光芒四射。他的哭泣和笑容,让我羡慕。
我告诉自己,那是动漫,是故事。真实的人生哪有如此畅快淋漓。
图片文字:你的一生悬命(拼尽全力),谢谢!
如今,我看着一个健壮的少年,带领着他的同伴们,在耀眼的阳光下奔跑,流汗,“一生悬命”地投球。
这一队少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甚至,他们实现了他们不敢梦想的梦想。
他们演绎出了漫画人物一样的人生。不,人们都说,“漫画家也画不出这样的情节。”
张小姐问,看了这故事,你有啥感觉?
我说,他们拥有的,是我失去的。所以感动,所以流泪,所以难以释怀。
张小姐不买账,她一针见血:
那你也得先“拥有”过,再谈“失去”啊。
我只能以一串冷漠微笑的表情回击。如今青春不再,翻遍记忆却找不到曾经恣意的痕迹,然后虚伪的感慨“失去”,大概没有比这个更糟的了。
网友热评中,很多人说,自己的青春年华没有献给运动场,反而被拘束在一方课桌之上,忙着写没完没了的习题。一天到头,不知今夕何夕。
还有人说,考上一个好学校,也是一种拼搏与实现梦想的形式了。这观点值得表扬,有点阿Q的斗志。
但青春最有意义之处,难道不应该是追逐当下生命中最宝贵的,却最没有用的东西吗?
所以,看了这故事,我为我不曾拥有的青春哭泣。
为别人感动,为自己哭泣。
此前是青春的看客,多少年过去,仍旧是看客。
行文至此,只能说,如果你对此有同感,那么你也老了。
不是年龄老去,而是心被限制了。你不相信,青春描述的不是年纪,而是心理。
你不相信,在你这个年纪,仍旧可以有闲心、有胆量,做一点计算房租、研究房价或者分析学区房政策以外的事情。
你变成了庸庸碌碌只着眼于生存的中年人。
罗曼·罗兰说,“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或许更糟。但模仿的不是那个经过批量生产的,认真做习题、规矩写作业的自己。
我对张小姐说,看了这些少年的事迹,我倍受鼓舞,终于决定要做点什么。
张小姐随手甩过来一张截图,上面是前阵子冰岛爆冷后我们的对话。
那时,大批营销文章宣传他们不是“专业球员”,各种奇葩兼职,例如一边做导演一边当门将,实在太励志。我看后很受触动,也嚷嚷着要追求梦想来着。
结果嘛,当然是没做成。
这回重看截图,我哑然失笑。
分析了半天,我们为青春流泪,大概不仅是因为我们老了,还很懒吧?
推 荐 阅 读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有钱人才敢在国内游,穷的都出国了

中国大学生油腻起来,甩中年人十条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