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乾缘
本文为长江商业评论(ID:CKReview)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同样一个学校的两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五年前一个加入腾讯,一个加入报社,今天取得的事业成果是截然不同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顺势而为比逆风奔跑更重要。培养战略思维,看清时代大趋势,做事会事半功倍,培养战略思维是这个时代下每个人必备的基本能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古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孙子,“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今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战略思维是重要思维方法,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思维方式。究其战略思维本质定义是:面对企业管理、人生规划等实际问题,可以连续地、动态地、全面地度量实际相关因素的变化程度,并找出这些相关因素在变化程度上相互影响、共同变化的规律性。以发现的这些规律性为基础,以已形成的目标格局为导向,促使现实问题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演化。一个好的战略包括战略目标、战略计划、战略方针、战略计划的实施、反馈和战略修正。既要有高瞻远瞩的前瞻性,又要有应对变化的战略灵敏度。在今天新商业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战略已经无法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很难有所谓的长期战略规划了。当十年的详细战略规划不再有效的时候,就要求我们看十年,做一年。看清方向,大胆假设,然后不断地实践验证和挑战,不断地纠正假设,战略才会越来越明晰。所以我们既要有长期思考的能力,也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这两者有机结合,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培养战略思维是一个“开天眼”的过程,眼界开阔了,做事自然事半功倍,很多问题也迎刃而解。
一、感知之眼:见微知著
所谓见微知著,首先要先看到,然后才能以小见大。先看到微小的苗头,是预判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的前提,所以有战略思维首先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比如,阿里在2014年投资了苏宁云商,这就是一个很有用的商业信号,吹响了线上企业往线下走的集结号,敏锐的人会感到线上获取流量成本已经逐步变高,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即将开始。如果企业对这个细微的信息点理解透彻,早一步战略布局线下,就会在新零售到来的时代获得指数级地加持。同样的,1979年伟大产品家乔布斯也是在施乐的实验室里看到现代电脑的图形界面:有图标可以点击,有文件夹等等,还一个叫“鼠标”的小设备。才笃定这就是个人电脑的未来。研发出来改变电脑行业的苹果三代电脑,把之前冷冰的一个黑黑的大屏幕,通过各种文字命令来操控的电脑变成今天图形界面操控的电脑,让苹果在个人电脑领域取得先发优势。所以,商业本身就是个信号学的世界。
在很多企业里,管理者往往成为组织发展的瓶颈。因为大部分企业管理者是基于“怕”的管理,利用职位权力去管理员工,这样导致员工在很多情况下不会把实际情况向领导汇报,员工与领导在某种程度上是博弈的关系,让管理者的“盲点”(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很大,组织内耗也越来越严重,当管理者活在自己假象的、员工汇报一片大好的“乌托邦”里,就是业务陨落的开始。
所以,盲点的解决是决定一个人能爬到多高人生高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前人就给了我们破除盲点的实践法则,比如大禹的“闻过则喜”,即听到别人指出他的缺点,就非常开心,因为有了再次改进的机会。当与别人建立信任、整个组织言路畅通的时候,组织里的每个人都会不断突破自己的“所知障”。所以,带着一颗感知世界的心、不断突破自己的边界,是建立战略思维的基础。
二、理性之眼:框架思维,系统思考
任何单一因素和维度分析问题,都很难找到问题的真实原因。任何问题都是被很多相关因素互相影响所形成的。比如领导常常问员工:为什么销量下滑了?当销量下滑的时候,可能是货源、价格、促销、渠道等很多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如果你认定只是其中一个,围绕一个原因去做改进动作,就很难取得最佳的成果。拥有框架思维,就会去除主观和情感因素,从不同角度,理性系统地分析问题。比如最简单的一个思维模型:二元对立学习法,即学习一个领域时,找到两位这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而且是针锋相对的代表人物,这样从正反两个维度去深入学习,会让你对这个领域的理解会比单一维度看问题深刻许多。查理芒格就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我觉得我没资格拥有一种观点,除非我能比我的对手更好地反驳我的立场,我认为我只有在达到这个境界时才有资格发表意见。”这句话本质就是一个学习的框架思维。再比如分析问题的六顶帽子思考法,当你碰到任何一个具体问题时,能用客观事实、主观直觉、积极乐观、否定批判、创造想象和控制调节六个角度去逐一思考,那你做的决策一定是周全且理性的,自然会取得不错的结果。
每个人都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框架。就像盖房子,当你打好了所有的结构以后,再往里边增砖添瓦就会容易很多。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知识之间的连接,你听的新闻,读的书都内化到自己的大框架之下。所以,有了框架思维让你进入开挂的人生,有了框架思维你就带着全局观、大框架思考问题、这是建立战略思维的必备技能。
三、终局之眼:笃定方向,找到变与不变,取舍、知止
战略就是决定该做什么:想做、可做、能做的交集。说白了非常简单,就是基于自身的能力圈和资源,决定一个企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大舍才能大得。每个选择都会有机会成本,选择做一个机会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个机会。所以选择之前需要大量的信息和分析判断,需要对信息的高敏度感知,见微知著,也需要框架思维,系统思考。看清时势,看清终局,沿着笃定的大方向,坚持不变的东西,应对变化的事物。在这中间需要取舍、知止,因为今天的竞争是一个把自己优势发挥到极致,一俊遮百丑的时代,而不是补短板的时代。
你能看多远,看多清楚,决定了你的眼光,格局,胸怀以及最终的潜力。对产业终极有判断的企业,注定是伟大的企业。阿里把自己定位为建设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有了这个定位,它就知道生态的核心是客户,是数据,是最底层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所以围绕这个战略定位去建设自己的能力,去做大数据、云计算、甚至做大规模定制、社会化物流、个性化营销等超越工业时代的构想,才能打造今天这样一个庞大互联网经济体。同样的,雷军也是基于在PC互联网上痛定思痛的分析,看清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创办小米公司,仅用七年时间营收突破一千亿,成为世界上最快过千亿的公司,只有看清终局,才能在当下找到“一刀子捅进去就会流血”的战略点,用极致性价比的手机单点突破,快速完成小米的“铁人三项”的商业模式布局。成为了互联网企业里最懂做硬件的,做硬件的企业里最懂互联网的公司,在阿里和腾讯之外,找到了一片大有可为的空间。所以预见未来,以终为始是战略思维的核心。战略不是站在现在想未来,而是站在未来看现在。
培养终局思维是战略思维的核心,因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四、上帝之眼:退出画面看画
当你把行业终极看得非常清楚的时候,你就不会为当下一两年的变化而感到惊慌。当你能看那么远的时候,你就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抵得住诱惑。如果,在此基础上,你能在置身事外,退出画面看画,用上帝视角看问题,你就领会了战略思维的终极奥义。什么叫上帝视角?“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用感性的感知之眼、理性的框架之眼、未来的终局之眼看问题,再去除感情、去除干扰隐私、用 “游戏制作者”的眼光看待游戏,你就有了超脱的上帝之眼。你再看待消费的变化、技术的变化、认知的变化,就能洞悉背后的规律。
世界首富亚马逊CEO贝索斯就在零售业态的变化、技术的迭代、产品的更迭之外,找到了零售的本质。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被记者问:“你认为在未来10年内,什么变化最大?” 贝索斯回答,“这个问题不错。但是,我有一个更好的问题:在未来10到20年内,什么不会发生变化?”对亚马逊来说,不变的是人们仍追求更低的价格和更快的送货速度。所以,不确定未来的情况下,我会精力投入到不变的事物上。也正因为这种笃定,亚马逊才得到今天迅猛的发展。
上帝视角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要想有上帝视角首先要从第一人称里跳出来,用第三人称的视觉来看待事物。同时要对未来有敬畏之心。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预测未来、这个世界除了确定性的成功法则以外,还有大量的随机性。成功是由必然因素和偶尔因素之和决定的,甚至确定性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不确定性充斥着世界,这些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所以,新手看胜负、高手看概率,战略思维不是看胜负,是提高成功的概率,其本质也是一种概率思维。人生本就是一场游戏,有限的游戏,其目的在于赢得胜利;无限的游戏,却旨在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玩的是边界。有限的游戏具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拥有特定的赢家,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游戏会结束。无限的游戏既没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也没有赢家,它的目的在于将更多的人带入游戏本身,从而延续游戏。
- END -
长江商业评论联系方式:

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