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称自己的父亲在今年2月骑车出门时,在途中被一位外卖送餐员撞倒在地,头部受伤,颅骨骨折、颅内脑出血、脑挫伤、颅内压高,不幸去世。
据家属介绍称,被撞老人系上海急诊泰斗,生前还有很多医学文章未发表,带着很多遗憾猝然离世
(被撞老人与家人。图源:电商报)
老人被撞后,网友纷纷感到惋惜。
“这样的一位老医师,生前不知道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他的一生都献给了急诊,却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因为意外,生命停止在了急诊。”
“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急诊科,却是以病人的身份。”
... ...
今天是中国医师节,谨以此文,向这位急诊老医师致敬,也向所有坚守岗位的医师们致敬。
有人把人生比喻作一场旅行,但对医师来说,他们的人生,就是一场奔跑。因为等待他们的,是需要帮助的生命。
他们是“风一样的女子”,也是“闪电一般的救星”。
生命降临世间的第一声啼哭、第一个足迹、睁眼看到的第一张脸,都由他们见证。
对我们来说,他们就是顺境的风,逆境的伞,痛苦无助时的及时雨。当我们的人生从少年迈向青年、中年、老年,他们的身影,都时刻与我们同行,一路护佑。
我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会遇见很多个他们。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看不清他们口罩背后的面容。但他们的人生旅程里,更多的是为了我们健康和快乐的奔跑。
如果有一个节日可以用来专门感谢他们,那就是:医师节。
上面这张照片曾获得了大量网友点赞,照片中的这位席地而坐靠着墙就睡着了的医生,是山西省肿瘤医院超声科主任薛改琴。
她不是偷懒或者贪睡,她只是一上午检查了23名患者,中午又接连做了两台射频手术。在工作间隙,困得不行的她就势坐地上睡着了。
连手术服和口罩都没来得及摘下,或许是因为实在太累,又或许是时刻准备着进行下一台手术。
同样在医院地上睡着的,还有湖北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90后医生。
那一天,他做了4台手术,晚8点才下班。9点多,一位病人若不及时手术,小腿肌肉将会坏死。
他顾不上吃晚饭,飞奔到手术室,等做完手术,已是凌晨3点。疲惫又饥饿的他,已经顾不上换下工作服就倒在地上睡着了…
“喜欢”在地上睡觉的医生还有很多,比如下图这位医生:一夜来了9个急诊产妇,两台手术做完,她直接睡倒在了手术室。
还有这位:做完两台手术之后倚着凳子坐在地上就睡着了。
当天下午,这位医生有5个手术要做。由于前一天是他值班,值完24小时的班后,他继续上班。在做完其中两台手术后,感觉有些疲惫。
他怕精力不集中会影响到下面的三台手术,就坐在手术室里休息了一会。
他们也不喜欢在地上睡觉,他们也知道地上凉。但是和患者的生命比起来,他们宁愿在地上凑合一小会儿,也不愿意回家去睡舒适的大床。
因为在生命和天职面前,这是无法拒绝和懈怠的劳动。
西安,一名2岁男童手术后醒来,发现父母不在身边,无助大哭。
医生雍文成见状,上前握住孩子的小手,随后用布单将孩子裹住,抱进怀里。孩子一把搂住雍医生的脖子,停止了哭闹。
(图源:人民日报)
吴孟超,我国肝胆外科创始人,耄耋之年依然奋战在治病救人的最前线。由于长时间握手术刀,他的手关节都变形了。
从医75年来,吴孟超把16000多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面对篮球那么大的肿瘤,当别人都不敢做、有些人甚至怕做了影响名誉的时候,吴老说:“名誉算什么,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
(图源:人民日报)
王振义,我国著名血液学专家。上世纪80年代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还是白血病中最凶险的一种。王振义为解决这一问题,带领团队奋斗8年,创造性提出“上海方案”。
为救更多人,他并未申请专利,一盒药仅290元,且已纳入医保。他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捐出450万奖金。现在93岁的他依旧奋斗在一线。
(图源:人民日报)
当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时,却被两明星结婚的报道霸了屏。
她和团队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经历了190次失败,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并运用于疟疾治疗。
为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她还曾自己带头试服。她还说过:“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图源:人民日报)
王忠诚
,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1999年,74岁的王忠诚因为长期的积劳成疾,椎间盘突出严重压迫了神经,为了能继续从医治病人,王忠诚坚持要做手术。
他在毫无防护条件下的造影实验研究,使他承受了大量的射线侵害。他曾六患肺炎、两度胸积水,却始终不悔。
(图源:人民日报)
侯云德,“中国干扰素”之父,他曾赴苏联留学3年半。“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
70年前,他怀揣梦想,立志学医。 70年后,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奋战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继续为中国的疾病防控事业作贡献。
他87天攻关获8项世界第一,沉寂60年,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图源:人民日报)
刘彤华,中国病理学泰斗,一辈子都在与死神争夺生命。今年7月8日,刘彤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9岁。
刘彤华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临床病理学家,从业60余年,阅过的片子、签发的报告达30万份之多,却极少发生差错。她的诊断被誉为“全国病理诊断的金标准”
(图源:人民日报)
林巧稚,中国妇产科学奠基人之一。
她一生亲手迎接了5万多名新生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没有子女,却是最伟大的母亲
(图源:人民日报)
张孝骞是协和医院的一名医生,他的名字或许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比较陌生,但是在医学界,尽管他已经离开了31年,他的故事和名言却一直广为流传:
“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图源:人民日报)
曾宪九,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重症加护病房(ICU)。
198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韧专家的曾宪九曾写信给一名患者,信中说:“您诊视后已近一个月,应该返院随诊,以明确诊断,希望您不要延误。”这名患者因胰腺增大被怀疑是胰头癌,自己都放弃了希望,就没来复查。
曾宪九比患者还着急,又给患者单位领导写信,请求催促患者复诊。此时,年过古稀的曾宪九已经是肺癌晚期。
当患者来到医院时,曾宪九说:“你终于来了!你对自己的生命怎么不珍惜呀?”
一句话,让这名患者记了一辈子。
32岁的李沈是一名肠胃肿瘤外科的住院总医师。他办公桌上有个巨大的微信二维码,为的是让病人家属随时能咨询。
李沈每周只能回家两次,“病人们做完手术后,住两个星期就可以出院了。而我是真正的‘住院’了。”
近日,一张医生搭凳子睡觉监护患者的照片走红网络。
照片中一位男医生和衣躺在三张凳子拼的临时床上休息,时刻准备重返手术台。这位医生的同事都笑称受不了他,简直太认真、太疯狂了,从来没有按时下过班,ICU(重症监护室)就是他的家
像这样回不了家的医师还有狠毒很多,然而另一种医师也让人心疼。
他们在辐射环境下操作,每天穿着重达30斤的铅衣,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除了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腿疼,还要承受免疫力下降、癌变几率增大等伤害。
(图源:人民日报)
他们就是介入科医生,也被称作“铅衣人”。从事介入治疗20年的医生,腰背大多被铅衣压迫变形,每天经受的射线量相当于拍上千次胸片。明知有辐射损伤,却放不下手术刀,他们说:
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
不规律的作息、时刻准备应付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长时间的积劳成疾,这些都是医师们的日常。
但是,当他们脱下白大褂之后,他们也是别人的儿女、父母、爱人。他们也有家,他们也有家人,他们在一天的劳累之后,也需要关心和照顾。
但就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既然选择了,他们就无怨无悔。
为什么要当医生?因为他们为之奋斗终身的,正是他们不想失去的。他们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拯救着无限的生命。
医师节,让我们对他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图源:人民日报)
部分素材来源:微博@人民日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