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风
一、囧境:销售越多  亏损越多
香飘飘(603711)8月17日发布2018年半年报,数据比较搞笑,上半年营收8.7亿元,同比增长55.33%,应该相当快速了!然而,上半年亏损5459万元,同比下降78.92%,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6858万元,同比下降49.44%。销售越多、亏损越多,这家去年11月30日才上市的公司无疑飘进了“囧境”。
据公司半年报解释:造成上半年收入增长较多而经营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于传统的二季度淡季中,持续加大了对液体奶茶的品牌广告费用、渠道推广费用、销售人力费用等资源投放,同比增加较多。 虽然 2018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的亏损额度同比有所增加,但仍属公司预期及可控的范围。
查看半年报相关明细,导致同比亏损扩大的,一是营业成本的提高大过营收增长速度6个百分点;二是销售费用增长接近55%,从去年同期的2.05亿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3.17亿,绝对金额增加了1.12亿元。销售费用中,广告费增长了77%。
半年报公布当天,香飘飘就放量大跌9.97%,离跌停板只差一分钱,换手率高达12.62%,市值损失7.72亿元。
二、上市当年已现增收不增利的尴尬
公司主营业务为奶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推动奶茶成为主流饮品,主要产品为“香飘飘”品牌杯装奶茶和液体奶茶。公司拥有浙江省湖州、四川省成都以及天津三大生产基地。
2017年11月30日上市,募资净额5.08亿元。
根据2017年年报,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10.49%,然而净利润只增长了0.63%。扣非净利润还略微负增长1.8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负增长增长71.15%,2017年毛利率为40.7%,比2016年下降4.85个百分点。这些都显示出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无法充分消化成本上涨因素,也显示出产品竞争力的急剧下降。
三、IPO报告期最后一年操纵部分财务指标的嫌疑大
香飘飘前身香飘飘有限成立于2005年8月,2013年6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2015年9月25日报送IPO申报材料,2017年4月11日报送更新申报材料,2017年5月16日的发审会上被暂缓表决,2017年6月6日过会。公司报告期为2014年、2015年、2016年。
单位:万元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在20亿上下微幅波动,基本是一年略微增长、后一年略微负增长的节奏。
笔者截取2013年-2015年这3年的财务数据分析:
1、 营业收入
2013年营收比2012年增长,达到21亿元,然后2014年、2015年持续负增长。
2、扣非归母净利润
2013年达到最高点19518万元,2014年负增长13.32%,2015年为17975万元,虽然超过了2014年,但仍然低于2013年的19518万元,差距为7.9%。
3、应收账款余额
2015年的营业收入比2014年少了6.75%,但应收账款余额却比2014年增加了3135万元,增加幅度高达567%。根据招股说明书解释,2012年、2013年公司对于经销商采用先款后货的方式,应收账款很少。2014年也主要采用先款后货方式,但在销售旺季给予部分经销商一定的信用期,导致在营业收入低于2013年的情况下,2014年的应收账款余额却比2013年增长56.66%。2015年肯定是普遍采用先货后款、且普遍给予经销商较长账期的方式,才会导致应收账款剧增567%。
营业收入的持续负增长显示公司市场空间已达到了天花板。公司净利润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已到顶点,存在成本不能充分消化或者降价销售的情形。2015年应收账款比2014年剧增567%的情形,说明与客户关系上,公司已从先款后货的优势状态进入先货后款的劣势状态,对下游的优势地位彻底丧失,市场竞争能力持续下降。
按照2013年-2015年财务数据,公司IPO被否决的可能性很大。
香飘飘想要成功闯关发审会,必须把2016年的各项财务数据弄漂亮。
于是,2016年营业收入达到23.89亿,比2015年增长22.44%,创历史新高,扣非归母净利润2.47亿也创历史新高,比2015年增长37.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过2013年、2014年、2015年的1-2倍,成长性、市场竞争能力、盈利能力这些核心指标都显示公司摆脱了前几年的停滞状况,实现了营业收入较大幅度增长、盈利能力大幅增强的良好态势,2017年6月6日成功通过IPO审核。
然而,2017年上市当年露馅了,显示2016年的增长可能是人为操纵的。2017年营业收入只增长10.49%,净利润增长0.63%%,可以忽略不计,扣非归母净利润负增长1.8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到2016年度的三分之一,应收账款是2016年的13倍。上市前一年的快速增长不见了,甚至营收增长,净利润下降。
从一般心理上说,上市当年为了面子的问题,公司仍然要想尽办法把财务指标弄好看一点。但到了2018年上半年,盈利能力这个指标直接扑街了,在营收增长55%的情况下,净利润下降78.92%、亏损545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49%,出现了销售越多、亏损越多的奇葩事情。
2016年前公司盈利能力已经持续下降、成长性丧失,2016年以后公司盈利能力又持续下降,甚至销售越多、亏损越多,只是2016年这个IPO报告期最后一年、对IPO审核最关键的一年显示出公司良好的成长性、良好的盈利能力,笔者就不得不怀疑这个公司2016年的核心财务指标存在严重的人为操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