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Pona妈,内心不泼辣的Mom 怎么对付风起云涌的带崽人生
如果不是服毒自杀,大概没几个人会想起昔日网红“杀鱼弟”。
2010年年底,年仅9岁的杀鱼弟,因为一段在自家鱼摊前杀鱼的视频走红网络。娴熟的杀鱼技巧,抬头间犀利的眼神,让这个小男孩在当年的互联网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走红之后,有人惊叹于杀鱼弟小小年纪就担起家庭重担的不易,也有人质疑他的父母:为什不让他去学校读书?
走红给杀鱼弟的父母带去了舆论压力,也带来了爱心捐赠,很快,杀鱼弟便到学校读书去了。如果故事能在这儿画上句点,这无疑是个圆满的结局。
可叹的是,8年后杀鱼弟以一种极端的方式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因为在鱼摊上和客人争执、被父亲数落,他一气之下服下了百草枯,被送去医院抢救。所幸的是危险期已经过去,命应该是保住了。
网友评论说,这个故事是“被嫌弃的杀鱼弟的一生”,是日积月累的贫穷和绝望压垮了他;更有人将悲剧的矛头直指杀鱼弟的父母,认为他们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
1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杀鱼弟的自杀?网友们的讨论很多,翻看了一些过往媒体的采访资料,追溯杀鱼弟这些年来的成长轨迹后,我部分认同网友的一些观点:
比如,有网友评价说,“这一家人都目光短浅、没有让孩子坚持上学,圈子这么闭塞、当然会抑郁。”
也许是太晚读书的缘故,回到学校的杀鱼弟,成绩一直都不怎么好;又或许像他爸爸说的那样,这孩子确实不爱读书,读着读着便屡屡逃学跑回家。
最初,见他这样,他的家人也管过一段,管的方式是他们熟悉的追打责骂。时间一久,加之生意太忙,杀鱼弟的爸妈便懒得管他了,断断续续读到初一那一年,他干脆就回去帮忙杀鱼了。
其实,孩子不爱去学校这事儿,在很多家庭都发生过,但完全随着孩子来爱上不上的爸妈倒是不多见。杀鱼弟的家境虽然不好,可也不是穷到没钱供他读书。
说到底还是父母的格局和见识问题。杀鱼弟的爸爸就一直觉得,“读书并没有什么用”,反正孩子也学不进去,还不如杀鱼来得实在。近年来,这种“读书无用”的论调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在经济条件相对差的阶层中尤其盛行。
纪录片《出路》截图
可这样想的爸妈,不知道的是,读书或许不能让一个人一夜间乌鸦变凤凰,但是一定会提升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给他的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还有人说:是因为家人不会好好说话、因为语言暴力。
没错,这应该是最直接的影响。
看澎湃新闻对杀鱼弟的最新采访,他说这不是第一次想自杀,百草枯是早几个月前就偷偷藏好了的,两三个月前因为爸妈争吵,就曾差点喝下去。
这一次自杀,也是因为父亲对他不由分说的责骂,刺激到了自己敏感的内心。
他的父母也承认,因为要养六个孩子,家里每年必须挣够十万块才能供得起他们,两人的身体累垮了,脾气更是控制不了,所以夫妻俩会经常吵架、也会经常责骂孩子。
家庭里言语的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讨论了。对于杀鱼弟这样的个体来说,他的自杀就是对言语暴力的逆反。
2
悲剧已然发生,过多地去指责杀鱼弟的父母,也改变不了什么。不过从他们的陈述中,还是可以看出,造成今日杀鱼弟困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他的父母,在家境不好的情况下,还生养了六个小孩。为了将这六个孩子养大,他们终日疲于挣钱奔命。在这样的压力和困窘之下,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教好每一个孩子呢?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TED的一个演讲,题目叫《穷人为什么更容易做出糟糕的决定》。
演讲中分享了美国几位心理学者在印度做的一项不可思议的研究:
研究对象是一群蔗糖农民。在每年丰收季节之后,他们会一次性获得年收入的60%,也就是说,他们会在丰收季节突然“富有”。
学者们分别在丰收季前后给他们做了一份智力测试,结果让人惊诧,农民们在收获前的智商竟然要比收获后低14个IQ值差异相当于一晚上没有睡觉,或者喝醉酒对人的影响。
想想你一夜未眠或者喝酒之后,是不是会脾气不好、不耐烦、状态不佳?
而这个演讲对“困窘”带来的另一个影响的剖析,也解释了我们关于穷人因何更加“目光短浅”的疑问,演讲中说: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有很多事情积压需要处理,或者推迟午餐时间,血糖急剧下降的时候,我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最直接的需求上,例如需要立即吃到三明治、五分钟后需要召开的会议或者明天需要付清的账单。这时,长远眼光已经是一种奢侈。”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穷的人往往没有好状态去改善什么。有一句话叫“贫穷摧毁未来”,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当那个考上北大的女生喊出“感谢贫穷”时,很多网友心疼地表示:你该感谢自己的奋斗,而不是去感谢“贫穷”。
3
但困窘中的穷人,真的就只能认命认怂,然后继续目光短浅、脾气暴躁,任由孩子野蛮生长吗?
像杀鱼弟一样,甚至比他条件更差的贫寒家庭不在少数,但他们中仍然有一群父母给了孩子不错的教育,比如“感谢贫穷”女生的妈妈,比如工地上收到北大录取知书孩子的父母,比如在诗词大会上所向披靡的“扫地僧”外卖小哥的父亲 。
反观杀鱼弟的爸妈,他们在教育子女这条路上,几乎是当了“逃兵”。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作为,杀鱼弟唯一拥有的世界,就是过早地同自己的父辈一样,低头感受杀鱼卖鱼的辛苦、日复一日。
当记者问起杀鱼弟之后的打算,他说:就按医生说的,回老家休息半年,也希望自己在这半年里能搞清楚自己真的喜欢做什么。
看到这句话,似乎更明白他之前内心的绝望是什么:他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奋斗的方向。
几年前,父母也曾劝他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出去闯闯,但他后来觉得外面危险,爸妈也觉得有理,就让他接着留在身边了。
是的,他们曾经想过、挣扎过,但也只是稍微努力了一点点而已,并没有真正开始改变过什么。
比穷更摧毁未来的,可能是安于贫穷吧。明明觉得没有前途、明明觉得周遭都是压抑的氛围,依然觉得这是一个舒适区,久久走不出去。
希望治愈后的杀鱼弟,能鼓起更多的勇气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多年后他还是选择回来继承鱼店,也比一直没出去见过世面、受过锤炼要好。
也希望经此一事,杀鱼弟的父母能够明白,即便为了孩子们的温饱,你们再辛苦再努力,也不应该放弃对自我情绪的管理,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另外就是真的不要再生了)。
(本文配图源自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