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美国格律文化传媒集团全媒体平台携手上海东方网,联合全球多家机构、留学组织和华文媒体,跨越十余个国家和地区,隆重推出“中国留学生的四十年”大型专题报道,记录40年留学潮中40位中国留学生的命运与故事、奋斗与荣光。以海外学人的心路,见证中国崛起;以中国留学生的视角,回望改革开放。今日刊发第五期,澳洲大陆上的中华文化播种人余俊武。】
  “余先生!你就是那个创作出很多个‘澳洲第一’的余先生!”这是很多澳洲华人见到余俊武时说的第一句话。
  在很多人看来,余俊武是那个在澳洲大陆上,“播种”中华文化的第一人:从第一所悉尼儿童艺术学校、第一台话剧、第一次获得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艺术大奖、第一台华人话剧进入澳大利亚艺术节……
  一直到现在,不管余俊武走到哪里,他始终把六个大字,牢牢地刻在心底。这六个字就是:血缘、责任、回报。
  中华文化的血缘,让余俊武牢记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同时,也伴随着他一路走过在悉尼的这么些年。
余俊武在悉尼歌剧院门前举办春节活动现场。
感受迁徙带来的沉重代价
 1980年初秋,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带着欢喜和激动,走进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大门。余俊武正是那年表演班17位学生中的一个。
  上世纪80年代,在“十年浩劫”的文化“废墟”上,中国文艺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文学、戏剧、电影成为普罗大众追捧的时尚。这个大鸣大放的时代也给了那届学生一举成名的机会。丛珊1982年拍摄谢晋导演影片《牧马人》,岳红在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表演小品《卖花生仁的姑娘》一举成名……余俊武同班同学还出了姜文、吕丽萍等家喻户晓的明星。
  余俊武则对外国充满了好奇,谈及出国的原因时,余俊武称,想实地了解海外的艺术形式,“当时年轻人都想到外面闯一闯”。1987年,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的余俊武前往悉尼澳大利亚艺术学院留学。
  余俊武清楚地记得,1987年3月2日那天,他踏上了澳洲的红土地。初到澳洲,他也曾像其它中国留学生一样,开始了艰难的游子生活。不过,对多年从事文艺的他来说,多了一些内心深处的追问,身在异国,梦游神州,“你寻找什么?在这异国的土地?你失去什么?在那遥远的故乡?”那时的他,第一次感受到生命迁徒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余俊武指导悉尼华星艺术团排练。
填补澳洲华人话剧史空白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坚定,意念足够强烈,那么机会,也就自然而然地找上门来。或许是幸运,又或许是命中注定,余俊武在澳洲的31年里,只有三天没搞过文化,就是刚到悉尼的“头三天”。
  初到悉尼,还沉浸在新鲜感和一丝陌生感的余俊武,刚好认识一个曾在北京相识、但比他早来悉尼的演员朋友,这个朋友在当时悉尼唯一的华人合唱团里。此时,这个合唱团正需要一个合唱指导……就在这样一个个机缘巧合下,余俊武开始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做起了熟悉的文艺工作。
  作为一个心系文艺的异乡人,余俊武一边在澳洲的土地上不断摸索、不断前行,一边也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自己的定位。
  为了给每周一晚上的合唱团排练做指导,从表演系毕业的他,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学习怎么指导、怎么分配、怎么调整能让舞台效果更好、怎么改进能更好地展现华人文化……初来乍到的这段经历,在余俊武看来“很有意思”,也同时开启了他创作出N个“澳洲第一”的蓝图。
  在给合唱团做指导的同时,余俊武萌生出了“排一场华人话剧”的想法。这在上世纪80年代的国外,几乎是不敢想的事情。1987年,也正是余俊武来到澳洲留学的第一年,他就四处寻找当地老华侨,并带领着他们排练了曹禺先生的经典作品《雷雨》。
  “在悉尼的第一台话剧排练,这是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
  那个时候,没有合适的排练场,大家只好在中国城附近的一个停车场内排练。适合的演员也不多,其中还有很多人一周只有周六、日能参加排练。但即使只有两天,排练现场都跟过节一样热闹。
  大家早早就把车开进去了,妈妈们在做衣服、做饭,爸爸们在做道具,有角色的在练台词。大家这两天过得非常充实。
  从第一台《雷雨》话剧的排练当中,余俊武深深地感受到,即使华人移居海外,不管过去多少年,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渴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一旦整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
  就这样,余俊武带领着一批老华侨,历经了8个月的排练,第一台华人话剧《雷雨》登上了悉尼的舞台,震撼了整个华人圈,更是被澳洲政府赞为“填补了澳洲华人话剧史的空白”。《雷雨》的一举成功引起了侨界极大的关注,也开启了他30多年来从未停止过的艺术文化之旅。
余俊武在悉尼华星艺术团。
中国艺术之花在澳洲主流社会绽放
  初尝甜头后,1989年他导演的澳洲华人第一台历史剧《吴王金戈越王剑》问世,紧接着《游子情》、《寸草心》、《马兰花》、《长城谣》等一连串的艺术篇章接踵而来。
  1992年,由余俊武夫妇自编自导的话剧《寻梦》,在澳大利亚民族艺术节上引起了各民族艺术家的关注。《寻梦》采用现代的导演手法,变换的舞台格局,抽象的人物形象,让这台话剧在澳洲主流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就连时任澳洲总理基廷都发来贺电。
  也是在那一年,余俊武看到一些日本籍的年轻艺术家登上悉尼歌剧院的舞台,这对余俊武的触动很大,他当时心想,“来年我一定办一整台的展示中华文化的节目,就在悉尼歌剧院来展示。”
  到了第二年,他果然做到了。1993年,由余俊武担任总导演的大型文艺晚会《中华魂》,带领一批从大陆移民来的青年艺术家,第一次登上了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
  当晚,台上的演员和台下2700名观众,共呼吸,同歌唱,心心相印,情系中华。台上的演员眼睛湿润,台下的观众泪眼朦胧,这是海外游子们第一次感受到天涯共此时的振奋。
  “朋友们,几年来我们汗泪淋漓地爬了过来,一步步登上了悉尼歌剧院的红色地毯,为的是把中华文化的金字塔建立在这里,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导演余俊武的声音回荡在全体演职人员心中。
第三届悉尼“华星艺术节”组唱《我是中国人》
在澳洲播种中华文化
  余俊武曾说过,“我们很年轻就离开了祖国,国家把我们培养成人,我们对国家没有任何的回报;我们现在在海外,从事中华文化的传承,通过在海外传播发扬中国文化,这是我们对祖国最好的回报。”
  1990年,在余俊武的推动下,澳洲组织成立了澳华文联。他利用一切机会,带领着从中国来澳访问演出的专业艺术家们,走访穿梭于当地的华人社团,帮助他们排练演出节目,在提升澳洲本地华人艺术家专业水准的同时,也在中澳两国人民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到了2014年,时任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首次提出了在海外组建本土华人艺术团的想法,目的就是为了在当地留下能常年展开慰侨活动、弘扬中华文化的艺术团体。
  同年5月,华星艺术团在悉尼正式成立,成为全球首批四个试点之一,余俊武担任团长。余俊武说:“华星艺术团的‘团’字是一个团结的‘团’,集团的‘团’,就是说华星艺术团要凝聚起有造诣、有能力、有奉献、有热情于中华文化在海外推广的人士。”
  在余俊武眼里,这个艺术团的成立,是欣慰,是收获,更是对他这些年来,“在探索海外文化发展之路上”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给予的最大肯定和鼓励。
  有一次,余俊武回到中国,接到一位老朋友的电话。朋友在电话里说:“俊武,历史永远忘不了你!因为是你在那片文化的沙漠中,赤手空拳,扒出了一个坑,流出了一点水。后人通过这口井测试有多少水源,需要怎么继续挖等等这些情况。但你才是功不可没的开拓者呀!”
  这样的评价,在余俊武听来,是非常感动的。因为这其中的一字一句,都含着很多的心酸泪,每走一步,有多么辛苦,他最清楚。看到每一个成果,收获每一个奖杯,有多么开心,他也最明了。
  在澳洲的这31年来,让余俊武最值得欣慰的是,他很幸运,也很充实,因为他一直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几十年摸索的道路上,余俊武始终致力于在澳洲传播中华文化,创作出许多让华人感到自豪的艺术精品,他把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澳两国文化交流当成一种事业追求,一种人生责任。
  因为,在他看来,“我通过在海外把中澳文化传承和发扬,就是对国家最好的回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