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视频  大故事
每周五分钟  一年变精通
注:近期视频一直未能通过审核,原因不明。在此只能奉上音频,向众亲友致歉!好消息是,请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ad more),可以观看视频原件。谢谢!
8
月第二周
利玛窦抵达澳门
公元1582年(明神宗万历10年)8月7日,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 - 1610),抵达澳门。他在中国共28年,身穿汉服,在士大夫中传教,把西方的新科技介绍给中国,被认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传教士。
利玛窦是意大利人,属于天主教的宣教团体“耶稣会”。
1582年抵达澳门后,他用20年时间学习中文及中国习俗,通晓古典的文言文。利玛窦和另一位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Michel Ruggieri,1543-1607),发展出一套将中文用拉丁字母拼音的方法,还编辑了葡萄牙文-中文词典。
1601年,由于利玛窦对日蚀的预测准确,神宗皇帝任命他为钦天监正,是第一个可以进入(视频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裁剪)紫禁城的欧洲人。他掌管当时非常重视的天文预测,并推算历法。
1602年他制成《坤舆万国全图》,采用当时中国尚未知晓的西方绘图原则,介绍简明世界地理。这地图被收集在1623年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世界五大洲地图集《职方外纪》。
在他传教的士大夫中,有几位重要官员成为天主教徒,其中最有名的是本籍上海徐家汇的礼部尚书徐光启。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又将孔子的《论语》翻译为拉丁文。徐光启编集的《农政全书》等书,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有极大的贡献。
利玛窦和耶稣会教士除介绍科学外,亦驳斥偶像,说明教理,写灵修课程、教规等。例如: 1636年的《圣经直解》等书。
在传教理念上,他们力求天主教与中国文化融合;主张信教后可以保存一些中国习俗,例如:祭天、祭祖、祀孔。1595年利玛窦在《天主实义》中,称God为天主。
利玛窦和耶稣会教士提出合儒→补儒→超儒的传教步骤。认为应该先找到(广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合之处,做为切入点,以免被视为洋教;例如:爱、宽恕、孝顺等。接下来,以基督教的优点,补充中国文化不足之处,例如:以神的义为标准的认罪和成圣等。最后,指出基督教的超越性;例如:拯救超越自救等。
利玛窦在北京设立了宣武门圣母无染原罪天主堂。历经清朝顺治、康熙皇帝修建,现仍存在,是北京最老的天主堂。
利玛窦还是第一位发现河南开封犹太人社区存在的欧洲人。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在北京去世,享年57岁。神宗皇帝亲自批准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的栅栏墓地。后来明末清初的一些天主教士也埋葬在这里,包括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等。这墓地现位于北京的行政学院内。
默想应用:利玛窦的传教策略中,“道成肉身”的精神和“精通国学”这两项,成为后来天主教及新教传教士的榜样。但耶稣会迎合(accommodation)当地习俗形式的作法,虽可以减少抗拒,却又落入混合主义的危机中。今天我们传福音时,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习俗?
相关阅读
橄榄社区欢迎您
与主亲近 

与众圣徒联结 
在小组里彼此关怀成长 
在天国路上携手同行
长按,识别,关注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5分钟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