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瓜瓜,这个中年妇女不太冷,她的肝里都是养娃的怒火
1
前两天在公司楼下吃午饭,隔壁桌是一个爸爸和大概四五岁的儿子,摆好了三人份饭菜还没动筷,一看就是在等妈妈,还挺有爱的样子。
3分钟后,妈妈来了。
这位妇女一坐下来就带着情绪开始喊话:快吃饭快吃饭!没有我来,你们是不是都不会吃饭?你们是不是生活都不能自理?
这种不间断的“快吃饭”催促声中,男孩一会儿动动腿、一会儿拨拨菜,并没有在好好吃饭。
大概就是这样惹怒了妈妈,她开始一大段一大段地飚狠话
怎么会有你这么不听话的孩子?要不是我亲生的你能活到今天?
我看你就欠个后妈来管你,就知道什么叫幸福了。
这种愤怒迅速地升级到“断绝关系”的层面
这么多年,我陈某人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
再这样你就回老家吧,我和你断绝母子关系;
也许是为了把这种“断绝关系”的威胁落到实锤,以便对小孩更有威慑力,她甚至开始描绘后面的可能性:
回了老家你就管奶奶叫妈妈吧,我跟你没有任何瓜葛;
我就去领养一个小孩,比你乖很多倍。
以上,全部亲眼所见,虽然看起来很像我编的……其实,我的想象力都不允许我这么编。
我确实很难理解,小孩就是吃饭不专心的一点小毛病(而且这毛病多半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吧?),看在妈妈眼里就有这么“十恶不赦”吗?
更让人难过的是,妈妈都已经把戏走到这一步了,孩子看起来还是不为所动,一脸没心没肺地继续动动腿、拨拨菜。
隔着快餐店油腻的桌子,我都能感觉到孩子的麻木和妈妈的挫败。
一起吃饭的同事说,“这孩子大概听惯了,无所谓了吧?”
真的会无所谓吗?


2
去年有个新闻上过热搜:四川宜宾有个12岁的女孩说自己是穿越来的公主,离家出走去了一家福利院当孤儿。
警察把孩子找回来后,孩子说,爸爸从小就说她是捡回来的,她一直觉得自己就是穿越小说里主角一样的孤儿。
孩子的班主任则透露了另一个细节:女孩其实非常怕自己的父母,有一次孩子在课间时候摔了一跤,并没有受伤,只是弄脏了衣服裤子,可她爬起来后却哭个不停。她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哭的原因是怕回家被爸妈骂。
因为动不动就被责骂,她深信自己就是捡来的孤儿,觉得自己就该生活在孤儿院,不愿意再回那个家,最后,无奈的父母只好说要去做亲子鉴定,才让她相信自己确实是亲生的孩子。
可是,这个父母双全的孩子,已经在自己是孤儿的悲惨认知中长到12岁了。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子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孩子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是因为大人不能理解,在她小时候说的那些话:你不是我亲生的、再不乖就不要你了,对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3
是不是觉得这些不会控制情绪的父母、和真的相信自己是孤儿的孩子只是极端个例?
可仔细去想想,这样的“威胁”、“恐吓”和“抛弃”论,似乎却无处不在。
比如我妈,现在还会在家给小孩灌输这种观念——
只要我买了什么玩具、绘本回家,她就会和原本一脸高兴的孩子说,“看妈妈对你多好,你要听话、乖一点,不然你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不夸张地说,周末去玩具店、餐厅、游乐场看看,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家长:
你走不走?不走我们自己走了,你就留在这里,让捡垃圾的人把你捡走吧;
你怎么这么不乖?我没有这样的孩子......
这些话从我们的上一代传承下来,简直像是基因自带的魔咒,都快要成话语体系了,为什么却依然不过时?
一个原因是,抛弃孩子这样的威胁,真的管用。
听到爸妈说“你再这样我就不要理你了”、“你这样我就去找个乖小孩养,把你送到很远的地方去”的时候,孩子从久久不肯起身的游乐场跑出来,他眨巴着大眼睛问“妈妈如果我不乖你真的会不要我了吗?”
而在他恐惧的时候,有些父母却欣慰不已:看吧,我就知道这一招管用!小孩的害怕、大人的欣慰……就这样凑成了一个断不掉的循环。
还有一个原因,这些家长没有说出来。他们的威胁、抛弃论中,还藏着一句潜台词:现在要是治不住你,将来可不得无法无天了?
怕孩子一不小心就脱离掌控、焦虑孩子可能因此脱开自己的靶心……那还不如趁现在,吓一吓他吧?
抛弃威胁是对孩子最大的否定,而否定的实质其实是一种控制。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没有考虑的是,威胁孩子最后只会让孩子发现:父母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这种爱会因为我犯错就消失了。
这种心态,就像悬在孩子头顶的斧子,剥夺了他的安全感,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4
再去看快餐店里的妈妈,也许也有她的理由:因为小孩没有乖乖吃饭、因为最近接送小孩上培训班太累了、因为这一刻情绪突然被点炸了再不爆发就要内伤了……
倾倒这些情绪的时候,她不想忍。 
她也许会说,“我没有恶意,只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但是,我必须要说,这样做的家长,是最愚蠢无能的家长,也是最悲哀的家长。
因为对她来说,说出“我不要你了”很容易,但是说出“妈妈很累,情绪不好,我只是希望你好好吃饭”却很难;说出“我讨厌你”很容易,说出“我爱你”却很难。
一个受你控制的孩子,真的会好过一个能信赖你、和你平等交流、爱你的孩子吗?
这也许才是我们这一届家长,真正应该思考的课题。
(本文配图源自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