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有书”,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带你读完52本好书
2000阅读爱好者关注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来源 | 元培学堂 · 主播 | 晶晶
就在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令广大网友痛心疾首的事情。朋友圈一片哀嚎,隔着屏幕大家都在为一尊“修复”的佛像心疼。
一切起源于网友@许鑫NixUx的一条微博。
当地政府文物管理局已于8月5日发表情况说明,佛像是90年代村民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自发“修复”的,“修缮”事情发生后,当地文物管理局立即制止了此行为,最终只有主尊佛像被“修缮”,其余至今仍保持原貌。
但是网友@许鑫NixUx8月4日的这条微博,并不是事情的结束,而是文物“毁容式”修缮爆发的开始。接下来,看到这条微博的网友纷纷投稿讲述自己家乡文物没有被妥善保护的惨状。

直到截稿前,已经有六位网友投稿讲述家乡佛像的悲惨遭遇。
最引起广泛关注的是网友@三山落青天家乡的水月观音相。
观音像“修复”前,观音像高3.68米,虽然断臂,却仍然能看出面庞莹润,双目微张,表情慈祥端庄,体态放松优美,即使失去色彩也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却不失舒适的感觉。
“修复后”的观音像
我找不到任何语言来形容,只能说看着挺喜庆。修复前修复后,简直是由仙女变广场舞大妈。
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在网友老扁2010年的博客中就有指出:“栖霞寺住持若舜法师于1924~1925年,用两年时间对千佛岩石窟所有佛像用水泥钢筋全部修缮、装饰,且以朱施唇,以墨画眼目,结果使千年文物面目全非,古意尽失,原貌尽毁。”
可以从下图中看出手指的突兀感。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其实不止国内,在审美的创造力面前,全世界的人民都是自我感觉良好的。
最右图为西班牙教区老妇人所修
这张被修复的木雕也来自于西班牙的一所教堂
上图为原画作被修复之后的黑白照,1958年加了胡子的《救世主》在苏富比以45英镑售出。下图为在上图的基础上进行的纳米技术专业级修复,2017年11月在北美以4.5亿美元被拍卖。原画为达芬奇作品,对,《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他的作品。
这样的“修复”无疑是对文物的破坏,在要求文物管理局加强保护与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和意义的同时,值得一问的是,我们的审美还有救吗?怎样的审美才是真正的审美?
这不禁想到一部去年暑假很火的记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短短三集的纪录片,网友大呼不够看,每集都要看三遍,连记录片的拍摄导演都说,从没想到80后90后网友对繁琐枯燥的文物修复过程有这么大的兴趣。
文物修复需要很高的能力,其中审美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截图来自于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
》)

这尊木雕佛像的一个手指的修复就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细细琢磨,文物修复有着严谨复杂的工艺。
木雕佛像极其尊贵珍稀
师傅们的修复是要按照现存的形态和当时的审美格调来推测缺损的部分。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工匠们一笔笔的用心,让时间慢了下来,也给了在屏幕前的我们安慰,这些被修复的文物们,也得以穿过时间的长河,弹去身上的尘埃,与我们相见。
网友对《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追捧以及对文物毁容式修复的痛心疾首,说明好的东西,大家还是能够感受到的,修复需要专业极的工匠,审美是一种能力。
和所有能力一样,需要系统化的训练来发展和提升,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审美,即使不能修复,也至少做到不破坏。
好的审美是丰富多元的,你能体会盛唐富贵的气象,你能知晓宋朝文人的品味。
好的审美是经典的永恒的,可以跨越时间的长河,成为文明的沉淀,好的审美是有力量的,即使千百年过去了,我们依旧能在第一眼见到就被震撼。
希望大家可以了解更多好的作品,有一个好的审美,那么我们面对的毁容式修复就会越来越少。
图片来自于微博网友@许鑫NixUx,老扁博客图片。
作者:元培学堂(ID:yuanpeixuetang),国内首家体系化美育机构。以美育人,向美而生。有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常晶晶,原山西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主持人。喜欢用声音诠释温暖,透过耳骨,蔓延内心。工作微信:jingjing38730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