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个非常敏感的字眼。
没有钱,可能意味着贫穷,而何为贫穷?
一位知乎高分答案的几句话直戳人心。
△总觉得什么事情,只能拿命挡,命比纸还贱。
△让人忘了生活的本质:钱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心里永远装着个“我不配”,这样很可能使得他继续贫穷下去。
△钱成为他生活的全部,没有温暖,没有人情味,更没有什么人文关怀,剩下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算计和揣度。
虽然没有这位回答者理解得如此深刻,但日常,同样会被类似的心情所扰。
见到好看的,吃到好吃的,用到好玩的,首先想到的是:这得花多少钱,会不会很贵?
想学车,想学一门语言,想培训一种新的工作技能,往往纠结于那一大笔费用,最后作罢,在内心安慰自己,没事,反正现在也用不上,以后有机会再学。
明明钱很重要,我们却不敢谈钱
因为钱意味着铜臭味

在从小的固有理念里,似乎谈钱,是一件让人十分羞耻的事情。
亲戚借钱,明知对方信誉极其不好,也只能硬着头皮借,否则,就会被打上没有人情味的标签。
要是告诫孩子,以后要好好学习,学到更多技能,赚很多很多钱,似乎就是在教坏孩子。而换成以后要好好学习,做一个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才觉得是志向远大。
不和孩子谈钱
踏入社会后的孩子却需要什么都懂
人呐,一辈子要做很多事:
一辈子都要跟人交流,所以从小就学说话。
一辈子都要竞争,所以从小就要不断学习学习。
一辈子都要健康,所以从小就要锻炼,从小就要作息规律。
然而一辈子都要跟钱打交道,却要在成年后才谈“钱”,等现实到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跟钱相关的东西,躲都躲不开。
不能乱花冤枉钱,要为以后着想,怎么才能攒钱买房;
在外千万别被骗,债券股票什么的,不要随便随大流;
孤身一人时不时头疼发烧怎么办,需不需要买医疗保险。
穷人和富人的孩子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财商
很多家长是不赞同让孩子从小就接触“金钱”的。怕孩子金钱至上,怕孩子太过功利,但每个人都会和钱打一辈子交道,既然躲不开,为什么不干脆好好引导?
如何引导呢?在这里,给爸爸妈妈们,几点孩子从小接触“金钱”的小建议。
一、给孩子管一些钱
很多家长常会问:要给孩子零花钱吗?怎么给?给多少?
1.要给
在处处需要钱的时代,不必隔离孩子和金钱的接触。当孩子进入小学时,家长应该适当给孩子零花钱,让他自己掌管一部分小钱。
2.父母给零花钱一定要坚持原则
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就立即要家长买,不买就胡搅蛮缠,说道理也是行不通的。
面对孩子的软硬兼施、倒地打滚,父母一定学会要“温柔的坚持”,传达给孩子一个信息:我们不会因为你的威胁而改变我们的初衷,但我们也不会因为你的不讲道理而大打出手,我们会陪着你直到你任性结束。
这个过程对父母来讲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但一定要“坚定”,因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特别有帮助。
3.零花钱给多少
该1周给1次,还是1个月给1次,这些具体的问题,家长要和孩子商量。
随着孩子对零用钱的管理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有信心,逐渐缩短给钱的频率。由一天给一次,延长到一周给一次,再一月给一次。达成一致的前提下,严格遵守执行,特殊情况才可适量变通。
二、父母可以每周关心一下零花钱是怎样用掉的?
不要无止境的给,要问孩子钱花在了什么地方,在实际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家长可帮孩子理清,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必要的”。
然后把零用钱分成四部分:
10%用于购买想要的东西,如游戏,玩具;
60%用于必要的东西,如饮食,交通,文具;
20%以备不时之需,存入储蓄罐或银行;
10%作为慈善用途,帮助孩子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如果他做到了,父母可适当的奖励。
三、阅读趣味理财故事书。
关于“钱”的看法,父母讲道理,的确很难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金钱观。这时选一本好的理财启蒙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以和孩子一边读书,一边讨论对“金钱”的看法,并引导孩子记账,定期看看零花钱的去处。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他也渐渐地学会怎样和钱打交道了。
四、让孩子体验到“钱”的来之不易。
给孩子社会实践经验,尝试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比如做做暑假工等,让孩子知道每一块钱,都不是轻松得来的。
五、学习一些生活中的财商知识
如储蓄的含义,作用;有机会出国的话,和孩子谈谈汇率;就报纸或新闻上疯抢买房的信息,延伸一些房地产、理财知识。
鱼羊史记
与传统严肃讲历史的不同,最新鲜的历史奇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