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能不能做到零借鉴?什么才是游戏的微创新?界定游戏抄袭到底有多难?提供服务的支持平台对于游戏的原创保护应该体现在哪里?
微信小游戏最近呈现了爆发性增长的趋势。7月10日,小游戏上线100天的时间节点,微信宣布已经上线了2000款小游戏。
这本来是个好消息。但近期一些媒体报道显示,微信小游戏数量的激增建立在抄袭和克隆之上——有太多的小游戏没有在玩法上创新,而是在相同的玩法上克隆、换皮登陆微信平台,甚至还构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克隆换皮,明码标价。这引起了不少游戏行业人士的不满。
这几天,专注克隆微信小游戏的价目表又在游戏圈内流传起来,号称“小游戏开发,源码出售”。除了直接导致了游戏开发人士的愤怒外,另一个问题是,如此高调的克隆抄袭,微信小游戏对于游戏版权的保护又在哪里?
游戏葡萄在文中详细介绍了这条产业链——
1. 可迅速克隆开发小游戏,中度小游戏一般开发周期是2周(最火小游戏Top 30可低价克隆);
2. 可销售源代码,已有包括《最强弹一弹》在内11款小游戏的源代码;
3. 可预付押金、协议开发,满意拿货。订金为总价的十分之一;
4. 开发成本在1-3万之间;
5. 专注克隆,不做原创,重度游戏不做。
图片引用自游戏葡萄
对于游戏行业来说,界定游戏的抄袭从来就是行业的老大难,尤其是法律上的依据——对于判定抄袭元素来说,具体是要从代码上看,UI上看,图形上看,还是logo上看都有待补充。
对于支持平台来说,微信和开发者的小程序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苹果的App Store和开发者应用。基于商业上的考量,微信和苹果作为开放平台负有一定的注意义务,但一切需要法律界定的前提仍然是,著作者提出侵权并举证。
微信小游戏涉嫌抄袭其实折射出了更多的游戏行业问题——游戏开发能不能做到零借鉴?什么才是游戏的微创新?怎样才算过度借鉴?界定游戏抄袭到底有多难?提供服务的支持平台对于游戏的原创保护应该体现在哪里?
平台的避风港原则?
微信,月活用户10.3亿,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社交平台,构建在社交平台之上的商业、用户遵循着“森林法则”构成了一个连接平台,2014年,时任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的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提出,"微信希望建造一个森林,培育一个环境,让所有的动植物在森林里面自由生长出来,而不是建造一座自己的宫殿。"
避风港原则,维基百科的解释是指在发生著作权侵权案件时,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时,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不承担赔偿责任。
微信作为一个开放平台或是连接平台,是否可以涉及到平台的避风港原则?
中国法院网所刊登的文章显示,避风港原则,简单地说,就是“通知+删除”的规则。具体而言,是指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收到权利人有效的证明侵权的通知后,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又及时消除侵权后果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近年来,平台的避风港原则本身和知识产权领域的讨论仍然很多,如门户网站上的用户投稿,百度文库和享受著作权的作品被第三方用户上传,开放平台和开发者作品是否涉嫌侵权,问题在于,涉及到不同具体侵权事件的时候,还要具体看。
一般来说,涉及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平台则适用避风港原则,而涉及到网络内容提供的平台则不适用。简而言之后者需要自负著作权利相关责任,而前者平台在获取一定利益的情况下负有一定的注意义务,而注意义务则根据具体案例而定。
有分析认为,微信和开发者的小程序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苹果的App Store和开发者应用。基于商业上的考量,微信和苹果作为开放平台负有一定的注意义务,但一切需要法律界定的前提仍然是,著作者提出侵权并举证。
抄袭——游戏行业的老大难
有关于网络平台的避风港原则,在游戏行业内的判定或许会更复杂。
如今电子游戏行业层出不同,有关于游戏设计、玩法、模型开发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趋同。
有法律人士对PingWest品玩(公众号:wepingwest)表示,有关于文字、音像领域的著作其实更好判定,不过目前游戏行业的抄袭认定还不具备一定的通用标准。加之游戏行业之间的抄袭一般发生在大公司的案例中,通常会以合作和线下调解的方式获得解决。
作为一个拥有月活10.3亿用户的开放平台,微信所倡导的道德准则之外,抄袭必须是一个法律判断,对于襁褓中的小游戏的判断则同样需要确切的法律依据。
行业内的共识是,游戏行业对于抄袭确实存在很多的灰色地带。
游戏开发涉及到代码,美术、模型甚至是UI布局,在游戏开发上界定抄袭、借鉴甚至是致敬,确实是游戏行业老大难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一般游戏美术抄袭是成立的,但是玩法方面的借鉴,目前法律上并不支持。
这不光光是在中国,其实有一个大的案例可以参考。公开报道显示,6月28日,蓝洞公司(绝地求生开发商PUBG)彻底放弃了对于EpicGames(堡垒之夜开发商)的诉讼。一个月前,PUBG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诉讼对象是EPIC韩国公司,主要认为《堡垒之夜》在玩法、UI设计、系统等方面抄袭了《绝地求生》,涉嫌“结构性的复制”。
但这种“结构性复制”的判定十分复杂,很难证明和获胜。仅仅一个月,蓝洞公司撤诉。
微信小游戏是如何做的?
关于部分微信小游戏涉嫌抄袭的问题,PingWest品玩(公众号:wepingwest)也联系了微信团队。
小游戏上线以来,微信小游戏平台上线了多个举措。包括5月4日发布了《小游戏原创保护措施》,鼓励广大开发者持续创新。微信提到,目前侵权保护主要分两部分,事前保护和侵权投诉处理,包括名称保护、技术比对保护、长期运营黑名单等等。平台在收到投诉之后,会迅速判定是否侵权,并侵权游戏进行处理。例如:冒险资本家、弹球大师、方块大战贪吃蛇、最新欢乐六边形等小游戏均因为侵权被下线。
而针对上述媒体报道提及的案例,微信团队告知,如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情况,权利人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发起侵权投诉:即在小游戏的右上角点击“…”查看侵权投诉指引,可直接将侵权证据提供至[email protected]进行投诉。平台会根据举证情况,按规则进行处理。
微信团队提到,游戏侵权的判定一直是一个行业内的难题。微信目前针对游戏名称、游戏logo、游戏说明以及游戏素材侵权等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涉及玩法相似或创意借鉴的争议,微信会给予各方陈述和证明的机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则会引导争议各方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平台将根据有权机关的裁判结果处理。
微信团队提到,针对小游戏出现名称雷同或抄袭的情况,当微信发现小游戏名称与已有名称或非相关三方机构混淆、侵犯第三方权益等行为,微信都将按规定作出处理。
微信将通过技术比对、代码保护等方式保护原创,对存在恶意侵权行为的小游戏进行发现和处理,当发生因为代码相同或相似的争议,微信还将运用技术手段独立对争议代码相似度、侵权恶意程度等进行判断和处理。而在长期运营上,同一主体或同一游戏如存在多次侵权情况,将被判定为恶意违反平台运营规范, 其主体及旗下小游戏将会被加重处理,并纳入黑名单。
截至2018年6月,微信已累计处理100多个名称混淆的小游戏、200多个恶意侵权的小游戏,平均每周处理10多起线上侵权投诉。而对于接到权利人投诉的线上小游戏,经判定构成侵权后,微信将根据侵权程度要求其限时整改或下架处理。
微信小游戏涉嫌抄袭的事儿,包括平台的主体义务,其实更折射出了整个行业的问题,是发展中“森林社会”需要经历的必要阶段。

运营人要用高转化文案打造流量爆款
产品人要用高转化文案吸引用户留存
市场人要用高转化文案保证品牌宣传
整个互联网都在挖掘的高转化文案究竟怎么写?
前蓝色光标数字营销高级总监,博雅未来创始人王超
解剖五十余个公众号,复盘近百篇优秀转化文案
从标题、第一段、配色……多角度深度解析
一键入门文案写作,开启高转化文案创作
14课时完整学习,限时优惠价99元
扫描下图二维码报名学习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