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贸易战你来我往,
这不,前几天,
一艘名叫Peak Pegasus的船
刷爆了朋友圈。
事情经过是这样滴:
这艘满载价值1.5亿人民币美国大豆的货轮,
从西雅图出发,正以最快时速“飙船”前进,
只为赶在被征收关税前抵达中国大连港...
朋友圈大家都在喊
“只要跑得快, 关税追不上!”
无数吃瓜群众的心,
都被这在洪流中奋力航行的小船牵动着,
然而…小船并没按时赶上,
最终还是乖乖交了关税...
一点都不惨...
可别小瞧这一船美国大豆,
中国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而在这进口的几千万吨大豆中,
有一半都来自美国
对的!大豆最早产于中国,
而如今美国已是实实在在的大豆大国。
这一颗颗看似不起眼的小豆子,
在美国扎根已有253年了哦。
(比美国建国还要早个几十年哦)
大豆是怎么在美国这片土地生根发芽的呢?
里面的故事可大有文章哦,
今天,就来为你讲讲大豆的“美国梦”
 源起中国 
 大豆走遍全世界 得从5000年前说起 
豆科植物众多,但说到“豆中之王”,还得非大豆莫属。大豆(黄豆)真的是豆中的战豆机,之前说到它的起源地就是中国。而大豆从传遍世界,要从5000年前说起。
公元前3000年,大豆第一次闯出国门传入日本,被日本人悉心研究发明出味增。之后的公元前1000年传入朝鲜后,大豆便在亚洲地区变得普及起来。
 “大豆是啥?” 
 欧洲人折腾了3个世纪才搞懂 
而大豆进入欧洲这段历史,相比之下就比较“drama”了。(欧洲人,你们懂得...)
从16世纪末到整个17世纪,凡是到中国和日本旅行的欧洲人,都会在自己的旅行小本本上记录下一种特别的豆子(也就是大豆啦)。但这时没人能系统记录关于大豆的全面信息,导致这一百多年,欧洲人对大豆的概念还处在“盲人摸象”的状态。
直到171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医疗官员Engelbert Kaempfer出版了著作《Amoenitatum Exoticarum》,欧洲社会才终于弄清大豆的真面目,了解了有关它的种植栽培和食用方法等👇
1740年,法国传教士将大豆引至巴黎;1790年,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Kew Gardens)首次试种大豆,并大获成功。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掀起了大豆种植的高潮,随后在欧洲各国开始种植。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欧洲已经经历两次工业革命了,按理说欧洲人啥世面没见过,结果全欧洲开始举国同心种大豆,还载歌载舞互相比...这场景有点儿反差萌。
大豆于18世纪中传入美国 
 被当作饲料“耽误”了一个半世纪 
十八世纪中期,正式康乾盛世最鼎盛的时候,清政府鼓励与洋人做生意,这不,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海员Samuel Bowen,来到中国,可能是被酱油神奇的味道所折服,我大三米儿博文哥毅然决然地运了一船大豆去美国。
1765年,在美国乔治亚州自家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锅。他郑重其事地把从中国经由伦敦带到美国的大豆,一股脑全部倒进锅里蒸。这都是为了实现他雄心勃勃的财富计划——用大豆酿造酱油。
(图片来自网络,来源见文末)
Samuel Bowen成功了,他不仅在英国申请了专利,1770年时,他甚至将自己在美国酿造的酱油出口到英国。欧洲人第一次到吃了自己人做的东方酱料!
这就是最早大豆传入美国的故事。这里插一句,当年著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那个发明避雷针但是有不好好做科学家,又跑去写独立宣言的大哥,实在不认识他的同学拿出一张100美金的钞票,对,就是那个长发翩翩的男子。
在本杰明给好友的心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豆腐,虽然从来没有吃过,但是老本对它的向往,真的是无以言表,这也是北美地区最早有记录豆制品的文献之一,这么厉害这么壕却吃不到豆腐,真心心疼他!
一开始,美国人并不喜欢大豆,觉得这东西豆腥味太重,口感太硬,怎么煮都煮不烂。虽然一批美食杂志还专门推出大豆食谱专栏,但也实在无法提起人们的兴趣。
大豆人们不吃,就用来喂食动物。接近一个半世纪,大豆在美国都是作为动物饲料的存在。美国的鸡,火鸡,牛,猪全都靠大豆喂养(暴遣天物啊!)。
直到20世纪初,生物学家发现大豆含有各种有益人体的成分,人们才开始逐渐把大豆作为蔬菜和干果食用。
 美国二战特殊时期 
 大豆终于打了翻身仗 
随着素食主义的兴起,也随着大豆的营养价值被逐渐重视,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大豆食品热”。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都大力宣传大豆的好处,比如吃大豆预防癌症,延长寿命等等(听着很像爸妈分享的10w+养生文,但人家说的都是真的)。美国也因此掀起了吃大豆及研究大豆的热潮👇
1919年,William Morse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仁成立了美国大豆协会。后来被称为“美国大豆之父”的他,曾花两年时间在中国收集上千种不同品种的大豆,供美国相关部门研究。
靠着这些珍贵的资料,美国培育出了适合本土的高出油率、高蛋白,抗旱抗虫的新大豆品种。又有适宜的气候和降水,这让大豆迅速成为美国南部及中西部的重要作物,大面积的平坦土地又为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条件。
大豆丰收,让美国挺过了“大萧条”时期
后来,美国进入二战特殊时期时,牛奶产量和牛肉产量严重不足,而大豆顺势“一翻身”就成为代替牛奶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之一。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的大豆种植。
而大豆打的这场“胜仗”,一直延续至今。
 大豆在美国获得“新生” 
 而美国也与大豆息息相关 
如今,大豆渗透在美国各个阶层的饮食结构中。
大豆蛋白做成的逼真的仿荤素食比比皆是,比如素食汉堡,素食热狗,素培根,素匹萨等。
很多保健品也都是大豆做的,比如卵磷脂,大豆营养蛋白粉等,健身狂人们没看错,你们天天举完铁必喝的蛋白粉中,就有大豆制成的粉末。
豆奶也深受美国人的喜欢。在引进中国豆浆的基础上,根据美国人不同的口味做了调整,再无当初令人讨厌的豆腥味,也让对乳制品过敏的人可以更好的享用。
除了以上这些,怎么能不提及大豆制成的酱料呢,酱油、豆浆,也是美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料之一。
如今,美国不仅有上千种大豆食品和保健品,甚至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大豆文化在一些著名的种植大豆的城市还会举行大豆节!比如田纳西州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都会举办大豆节。对的你没听错,节庆持续整整一个星期哦。
先进的生物科技让美国得以培育出大豆新品种,使其在生产环节中表现出节约劳力、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等优势。因此大豆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被美国人称为“金豆子”。
如果说中国是大豆的母亲产地,那么美国就是大豆获得“新生”的地方。
 美国大豆与日本酿造技术的完美结合 
 萬字,应运而生 
因为看到来日本的好多美国人都非常喜欢酱油的味道,萬字确信“酱油的美味世界共通”,于是在1957年,于旧金山成立销售公司,正式进军美国市场
相比于其他的酱油,萬字酱油坚持采用古法酿造,纯酿造无糖无味精,由于酱油烹饪肉类时能极大提升肉类口感,萬字酱油更是深得美国人的喜爱。借由“Delicious on Meat”这样引人注意的广告语,萬字酱油在美国迅速火了起来~
如今“Kikkoman”已成为“Soy Sauce”的代名词,走遍了美国的各个州,走进了无数的家庭,向大家展现来自东方的味道,不断与各种饮食文化碰撞融合,创造全新价值。
从一颗外来的小小大豆,
竟然成了餐桌上不可少的食材,
好了,科普了这么多,
重要的是,
用酱油好好烹饪每一顿饭才是真的!
毕竟咱们的梦想,
是得先填饱肚子才能完成的~
本文授权转载自:万字在美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美食咨询和健康食谱
点击阅读原文Read More
浏览美国萬字官方网站
Image reference: 
Southwest Farm: https://goo.gl/PDKFYA
吃货小分队招人啦!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