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们还吐槽着流量小花的无奈演技时,昨天科学界又出现了一张华裔面孔,他拿下了物理学界的“奥斯卡”。
根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8月8日,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公布了2018年狄拉克奖章(Dirac Medal)的获得者名单,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科学家文小刚,赫然在列。
其余获奖二人分别是哈佛大学的Subir Sachdev和芝加哥大学的Dam Thanh Son.
官方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三人在研究量子力学如何影响多体系统方面,做出了独立贡献,引入了原创的交叉学科技术。
ICTP主任Fernando Quevedo也称:“虽然今年的获奖者都住在美国,但我很高兴他们都来自发展中国家,他们三位都是使用交叉学科方法解决具体理论物理问题的领导者,更是成千上万来自发展中国家访问ICTP科学家的好榜样。”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狄拉克奖章(有意思的是,有多位获此奖者在日后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
狄拉克奖章(Dirac Medal)是理论和数学物理领域的最高荣誉,是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在1985年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而设置的年度性奖项。
8月8日,是物理学家狄拉克的生日,所以这一天就用来给那些在理论物理学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颁发奖项。其中,大家熟悉的科学家霍金也是当年的获奖者之一。
而文小刚,也是继MIT教授李雅达,与斯坦福大学张首晟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

从小对物理感兴趣
表现出极大的天赋

时间回到1977年,那时16岁的文小刚,刚从陕西西安市48中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学习。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高等教育的建设阶段,提起留学,可不是像现在这么容易和普遍,美国招生使用的成绩单、推荐信等手段在中国高校不常见,我们熟悉的TOEFL、GRE等考试也没有在中国开展。
在这一情况下,物理学家李政道特此和美国加拿大等大学(多达97所)改用CUSPEA选拔中国留学生,也就是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而文小刚正是这批计划的受益者之一。
1981年9月,以文小刚为首的中国科大22名考生,顺利通过1981年度CUSPEA,文小刚自己也成为年度CUSPEA的全国状元。
成绩优秀的他,随即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深造。
在普林斯顿大学期间,文小刚在物理方面更是突飞猛进。他先是在理论物理学家爱德华·威滕指导下学习超弦理论,后来又与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施里弗,弗朗克·韦尔切克,徐一鸿等人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1987-1989年)合作,他的研究领域也转变为凝聚体物理学。
1987年,文小刚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被称为物理学界的“姚明”

1989年,文小刚迎来职业生涯上的第一个大发现。
这一年,文小刚首次引入“拓扑序”概念,并在今后的数十年中一直致力于发展拓扑序理论。
拓扑序是一种新的物质组织结构,它完全超出了朗道对称性破缺理论,是一种新的物态。以前拓扑不是来描写物质态的,都是用来描写它的缺陷、涡旋之类的。
文小刚是第一次用“拓扑”这个词来描写一个新的物质态。自此之后,“拓扑态”、“拓扑相”这些叫法才开始在业内流行起来。
此后,文小刚逐渐在专业领域展露头角:
1991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曾荣获海外华人物理学协会1994年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和1992至1997年的斯洛恩奖。
并在2000年的时候,正式成为MIT的教授;
2002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现为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特邀摩尔学者;
2017年Oliver E.Buckley奖(凝聚态物理最高奖)
2018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有人调侃:新生代华人物理学家两位杰出代表是张首晟与文小刚。
“如果这两位相当于篮球界的姚明,饶毅、施一公在国际生物学界的地位则相当于篮球界的易建联”。
饶毅曾任北大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曾任清华大学教授,俩人都曾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在专业领域有不俗成就。
这样比喻,可见其学术地位轻重。
几年前,有媒体采访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文小刚对目前的科研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做创新研究时,要大胆的向前走,不要怕逻辑上的欠缺、甚至是失误。因为逻辑上的问题,总可以回过头来修补。但如果你没有大胆的猜测幻想,那连修补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文小刚还有个别称叫“艺术物理学家”。
用他的话来说,“自己做的东西就是东猜猜西猜猜,不停的猜。他会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天马行空,自由奔驰。”
所以,这也是他对当下搞科研的年轻人的建议: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大胆的去猜。
也许这就是他多年来不忘初心坚持科研的秘诀,因为不断的创新和探索,看似枯燥乏味的科研,也有了一丝乐趣可言。怀揣这颗赤子之心,才让他在自己的领域获得出类拔萃的成绩,并获得全世界的关注。
即使我们谈不上了解这些专业学术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一个行业那些默默无闻的耕耘者。
而类似于文小刚一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

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
今年三月,当所有人都怀念霍金离世带来的伤痛之时,一名低调的女科学家在国际上斩获一个大奖。

3月8日的一份公报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名单,一共只有五人获奖,而来自中国的张弥曼就在其中。
这个奖项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集团于1998年设立,每年授予各大洲共5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旨在科学领域推动性别平等。
而张弥曼因其在化石记录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给全球带来了对水生脊椎动物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洞见,于是获此殊荣。
回顾张弥曼研究古生物学科的在这些年,因为常年在户外,所以经历了不少挫折困难。
张弥曼有一个扁担,需要在户外经常挑着,里边装着被子、锤子、化石纸、胶水,跋涉在荒山野岭间,有时候身上的行囊最重时达到35公斤,这还不算那20公里的山路。
有次在横店考察,张弥曼只能睡在农家的阁楼上,垫的是稻草,盖的是发霉的烂棉絮,40天无法洗澡,回家时身上已经长了不少虱子。张弥曼事后回忆:当时自己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和棉被都扔到大锅中煮沸。
靠着自己的坚持,和不放弃的精神,张弥曼对古鱼类化石的研究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
并且还获得了古脊椎动物学会新任主席颁发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Romer—Simpson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同样是兴趣使然,一直从事月球与行星地质和环境的研究者郑永春,则表示自己也是因为兴趣而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工作。
2016年5月9日,郑永春荣获了由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布的2016年“卡尔·萨根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颁奖委员称赞其为“不知疲倦地向中国大众进行行星科学方面的科普,并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科学”。
卡尔·萨根是天文学领域著名的科普大师。而卡尔·萨根奖是专门授予那些在公众传播方面有杰出贡献者。
郑永春认为青年科学家理应成为科学传播的中坚力量,科普“这口锅”,只能科学家来背。相比老科学家,青年科学家与科普受众的年龄接近,进行科学传播时有独特优势。
而他本人也热心于科普创作,在多家纸媒和网络媒体上发表科普文章,在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科学报》网站上每天都更新博客文章,向人们科普为什么普通人也要关注行星科学和天文学,经常在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台和大中小学做大量科普讲座,努力向普通人证明天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用自己的力量一点点的改变世人对天文学的看法。
由此看来,这些科学家获奖其实都是意料之中,他们对成功并没有多么大的渴望,相反,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极致,至于是否能获奖,于他们来说,没那么重要。
可能就像一部电影里所说,在某件事上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这些科研工作者虽然没有流量热度,但是却有我们学习不完的精神价值,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圈子里,做到最好、问心无愧
Ref:
https://3g.163.com/all/article/D1NB3OA200097U81.html
https://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3924/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