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嗓音六十五分贝,距离七八米远,中年男人们开始高谈阔论。没办法,今天绝对是避不过去了。
无论是在地铁、饭店、livehouse,还是成人会所。你总能见到那些衣着褴褛或是打扮光鲜的人,兴致勃勃地谈论起历史和政治。愈是有人围观,愈是眉飞色舞。
有人说,那是中年男人的专属,这纯属放屁,年轻一代明显也已经沦陷。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各大常委,他们如数家珍,仿佛都是隔壁邻居一样。
你很难探究这个习惯从什么时候开始,但是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端倪。
哪怕是穷得光屁股没裤子穿的十八线山村,村民们也喜欢聚在村头,抽着旱烟,喝着茶水,情不自禁就聊起了国家大事,往往还会涉及“哪届领导人最牛逼”这种虚无缥缈的问题,一下就争得脸红脖子粗,如同吵架。
如果说村民们的问题更宏观和抽象,那另一类群体的表现,就明显充满了传奇般的故事色彩。
是的,我说的就是北京出租车司机。
天子脚下的骄傲感,使他们走在中国政治的最前沿,掌握着最一手的情报资源,配上一口流利的京片子,今夜的故事必然精彩纷呈。
在建国门与东便门以西,我刚出北京站,就钻进了一辆出租车。简单的几句寒暄之后,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师傅擅长的领域,有时,他会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嗨,兄弟,我跟你说,你知道吗,昨天海里出事儿了”。
一般外地朋友可能不大清楚,海里就是指“中南海”,这种说法,有点江湖黑话的感觉,仿佛是两个绿林好汉在道切口。行内人说行业话,少数人才懂的话语,会给人一种特别的体面感。
不仅是谈论,针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大家还会提出解决方案,有如最顶层的决策者,居高临下,俯瞰沙盘,表现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十三亿人的问题不是小事啊。有时咳出一口老痰后,愤而大骂:中国人就是没素质。
某娱乐圈大哥,曾经也没忍住,在记者镜头面前,直接喊出了“中国人是该管管的”。可见,不管是布衣村民,还是社会大佬,都有一颗指点江山的豪情。
谈论历史和政治,总能让男人们血脉喷张,脑浆滚烫,但你要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多半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细节性的建设,往往是被忽略的,只有大格局、大命题、大观点,才能下意识地营造出一种谈话的高级感。
据说,这种习惯是雄性的惯性使然,想要迫不及待地征服世界,征服女人,用牢不可破的话语权树立自己的权威,从而形成层峰人士的尊贵感。当然,在旁人看来,他们更喜欢把这种行为,叫做意淫。
正因为此,为了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讲话的声音必须够大,语气必须激烈,造成咄咄逼人的态势,这样就可以占尽上风,同时最好用一句厉害的金句,一锤定音。比如,“那些人就是傻逼,他们懂什么”。
就好像哥们儿今天就是牛逼,方圆三五里,哪家馆子都可以吃霸王餐;出门买包烟,起码有七八个女人投来媚眼。
从精神气质上讲,这与吹牛很相似,也许根本就没区别。
真正资深的装逼犯,绝对不像那些雏儿,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会故意把嗓门放大,这样显得不够成熟,也缺乏风度。
他们往往会漫不经心地点燃一支烟,不急不缓地道出自己的观点,从历史上拿出一点边角料,或者说点国外的奇闻,什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并不是武则天”啦,“韩国整容业发达是因为韩国人生来就长得丑”啦,诸如此类。
只消几句,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击退那些虚张声势的家伙。
当然,无论他们多么兴高采烈,还是汪洋恣肆,总会惹来路人的白眼。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那样的喋喋不休,甚至会把它视为对耳朵惨无人道的强奸。
怎么说呢,有点像吃臭豆腐,吃的人,陶醉在此味只应天上有的梦幻里,然而对闻的人来说,鼻子像被放在屎堆里一样,早就恨不得呕吐了。
人嘛,对于气味相投的,趋之若鹜,要是不中意,早就逃之夭夭了。
不过,聊历史和聊政治,还是稍有区别的。前者只要发挥得好,可能还会产生情趣,后者无论如何,都会显得油腻。
上下五千年,瞎JB乱侃一通,只要把故事说圆,讲得生动有趣,哪怕有点知识漏洞,也无伤大雅,何况大多数人根本听不出来。尤其对于妹子而言,就当是欣赏了一集古装剧。
所以,只要功夫深,谈历史,还能起到诓倒一批迷妹、若干地主婆媳的功效,使得装逼与实用,一举两得。
但政治就不同了,发挥不好,反受其扰。一不小心就伤人伤己,搞出问题。
姑娘一看,这位既不是厅局级实权干部,甚至连科长都不是,还大言不惭滔滔不绝地批判国家政策,议论中东战局,嘴上的火车跑了几万里,心里早就骂了无数个傻逼。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25岁的男人,还口若悬河地谈政治,那基本可以断定他是个事业无成的人。
很多人开始吸取了教育,慢慢戒掉了这个爱好,但很多人依旧继续油腻。
总体而言,前二十年与后二十年,他们都是一个尿性。只要在人群中,不自觉就暴露了那份恶习。用勒庞的话说,人一旦进入群体,就变成乌合之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