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又可以激发味蕾的快感,那么麻辣小龙虾烧烤火锅这些传统饮食都可以轻松解决我们的需求。
想要更进一步,吃上一碗食神的“黯然销魂饭”,找到或悲或喜的回忆,那么可能要走街串巷,费一番功夫……
如果再想更进一步,吃到肉体和灵魂分离,净化灵魂的
“中华小当家”料理
,那么你可能只有在
世界米其林星级餐厅
中寻找了……

近日,法国名厨乔尔 ·卢布松胰腺癌在瑞士去世,享年73岁。结束了他在美食界传奇的一生,卢布松一生共摘得32颗米其林星,是全球拥有米其林星最多的厨师。
要知道,一家餐厅能够在众多同类型餐厅中脱颖而出,获得米其林星已经是十分不易的,一旦上榜意味着进入了全球顶级餐饮的行列。
而乔尔 ·卢布松所开设的餐厅总共获得了32颗星星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怪不得,乔尔 ·卢布松在1990年被米其林的竞争对手
“Gault-Millau指南”
评为
“世纪厨师”

这位“世纪名厨”用天生异禀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卢布松的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则是清洁工,看似家族里也并没有从事相关工作的,但他对“做饭”的爱却是传承自他的母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市面上都是卖一些块头很大的面包,大面包可以储存好几个星期,因为一般人不会每天都上街买面包。
“母亲会把面包抱在胸前,根据基督教的做法,在面包前划上十字,然后切片,再用满满的爱拿给我们。”
感同身受,做饭这件普通人看似都会做的事情,对他来说是非常神圣的,是
“传递爱”
的过程。

每当有新员工加入到他的团队,他总会问:“今天如果是你的父母来到店里,或者是你的好朋友、女朋友来到店里,你会做这样的料理给他们吗?”
在他的世界里,美食就是传递爱的工具,如果给不喜欢的人做饭,是没有办法做出好的料理。
 (经典蟹肉鱼子酱塔佐龙虾冻及椰菜泥)
乔尔 ·卢布松15岁就开始立志成为一名厨师,36岁的他开设了第一家自己的餐厅,仅三年后便夺得了三星殊荣,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三星主厨。更被法国媒体称为“法国料理之神”
生前不仅精通法式料理,对西班牙日本料理也有很深的研究。
他在56岁退休时坦言,自己压力很大,想要过自己的生活。但没有人相信他所说的话,在闭店7年后,他果然又有了不同的想法,在法国开启了一家简约主义餐厅。这家餐厅打破了高档餐厅的用餐模式,营造出一种轻松舒适的用餐氛围。
(乔尔 ·卢布松在上海开的分店)
但不幸的是,一年前他就饱受胰腺癌的困扰,即使每天控制饮食与病魔做斗争,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大概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乔尔 ·卢布松并没有大肆宣扬自己的病情,而是悄悄将自己的餐厅卖给投资基金,并且陆续推迟或者取消新店的开业。
众所周知,“米其林”餐厅由一群专业严苛的评审进行评判。从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也不光是对餐厅服务和美食的评价,更是对一个厨师的殊荣。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一旦被选入米其林餐厅,对一个厨师来说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今年年初,法国知名米其林厨师维奥利耶在家中自杀。实际上,2007年、2013年都发生过轰动法国的米其林餐厅厨师长自杀事件。
 (维奥利耶生前照片)
据统计,13%的米其林星级餐厅的厨师长有吸食毒品的情况,27%的人有酗酒的问题。
难道手拿百万年薪的总厨,也有迈不过去的砍儿吗?
这就要从
米其林餐厅评选
说起了……

米其林的星级品鉴分为三级:一颗星代表“值得去”的餐厅,在同类餐厅中非常优秀;两颗星代表是“值得绕远路”去的餐厅,厨艺非常高明;三颗星代表“值得特别安排一趟旅行”专门去的餐厅,其美食令人难以忘怀。
但对一个餐厅来说,风光无限也抵不过巨大的压力。星级的评选异常严格,你根本不知道评审员哪一天会来,在这一年里,每一天端出去的每盘菜都有可能被评审吃到。

只要稍有疏忽,餐厅就要面临被降级的风险
可想而知,乔尔 ·卢布松的餐厅能获得32颗星星是有多么的不易,光是获得一颗星恐怕都是很多餐厅难以企及的。
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即使无法享用到“米其林”美味,也可以在琳琅满目的餐厅中选择自己的最爱。
可是,当我们重回祖先茹毛饮血的生存处境时,恐怕一块“炭烤”牛肉都是闪电过后,上天对人类的恩赐。
记录片《伟大的一餐》讲述过一个面朝印度洋,名叫“拉马莱拉”的村落,他们交通不便,像是隐匿在深山中的古老文明。
他们所有的食物和日常用品,皆来自大海的馈赠——鲸鱼。鱼肉可以食用,鱼油可以变卖,鱼骨可以拿来当作器皿。
 (图片来源:纪录片《伟大的一餐》)
对于整个村庄的所有家庭来说,捕鲸是打从一出生就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为了一日三餐,更为了活下去,他们每天都会观察气候风向、海面的变化。
6、7岁的小孩,每天也都要在海边的悬崖上,不停的练习跳水叉鱼,这也是他们童年所有的快乐。
 (图片来源:纪录片《伟大的一餐》)
但并不是在一年当中任何一天都会有鲸鱼出现,拉马莱拉原住民担心的说到:“自从今年4月见到一头鲸鱼之后,一直到7月都没有发现鲸鱼的任何踪迹。”
缺少其他生存技能的渔民,如果再没有鲸鱼群出现,他们可能会被饿死。
 (图片来源:纪录片《伟大的一餐》)
每一次渔民出海,都像是《老人与海》中风烛残年的桑迪亚戈一样,拼尽全力,生死一搏。
跨越生死的一餐不同,“米其林”餐厅的主厨更像是一个“职人”,钻研投身到一件事中,美食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饱腹的食物,而是艺术创造的更多可能。
如果说画作、音乐是对视觉和听觉的艺术,那么美食就是对味蕾的艺术了!
东京银座的地下室中,有一个被米其林评为一星寿司店,店铺门脸很小,仅仅容得下10位顾客。这家店只卖寿司,其他的食物一律不做,用餐顾客需着正装,在30分钟的时间内吃完20贯寿司
(位于银座下方的寿司店)
这听起来好像考试一样,怎么这么严格呢?
如果你要是了解店主小野二郎,这点要求对顾客来说根本不算严格,他对自己才是真正的严格。
做寿司的案板上随时都是一尘不染,所有帮厨的袖口洁白如新,就连小野二郎的眼镜每次都要擦拭锃亮。
 (小野二郎和他的大儿子)
寿司所用的米来说,都是由合作多年的米铺老板亲自送上门,这个米只卖给小野二郎,米铺老板说:“这个米只有他才会做,给其他人就浪费了。”而做米也没有特别的方法,只是非常的耗时费神。
每天小野二郎的大儿子会到市场上选购当天要用的食材,他说:“日本本土好的金枪鱼越来越少了,很多时候光了一早上也买不到很好的鱼,所以店里的菜谱这几年一直在减少,因为我们不能把不合格的食物拿给客人。”
(图片来源:纪录片《寿司之神》)
日本美食评论家曾多次光顾小野二郎的店,他说:
“二郎的寿司好像有人的体温,能够感受到他的温暖,而且每次吃到的寿司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其实,看《寿司之神》之前会期望看到一种惊为天人的神迹,但是他们最后都失望了。
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平凡人,尤其是我看到小野二郎的大儿子在走道上用炭火在烤紫菜的时候,我突然间觉得所谓的神乎其技无外乎就是:发自内心地坚守一门基本技艺,如此而已
 (图片来源:记录片《寿司之神》)
周星驰在电影《食神》中曾说:“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怪不得在外漂泊那么长时间,吃多了那么多饭店,还是觉得妈妈做的饭最好吃,有一种记忆中的快乐。
无论是乔尔 ·卢布松还是小野二郎,对他们来说“美食”就是传递内心的感动,使人幸福。
就像是《料理鼠王》中那个尖酸刻薄的巴黎美食评论员所说的一样:
(《料理鼠王》中的评论员科博先生)
“就很多方面而言,评论家的工作很轻松,可我们评论家必须要面对一个难堪的事实,以价值而言,被评论家批评为平庸之物的同时,我们的评论也许比他更为平庸……”
Ref:
http://www.edushi.com/zixun/info/1-177-n4468441.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208/19/29603632_533320199.shtmlhttp://www.sohu.com/a/193557606_633648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