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关注海胆的小伙伴们~假期即将结束,不知道在这几个月里,你又去到了哪些地方,品尝了哪些美食呢?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陈盈小姐姐,游在马来,也许你关注的是沿途的风景,不过她却把目光放在了叻沙上。
  Name   陈盈  
 University   天普大学 
 Profession  文科硕士  
如果说,马来的气候天生拒人千里,那么,马来的叻沙则厚积着一番广纳百川的气度。当柠檬草与鲜虾狭路相逢,再佐以椰奶的贸然登堂,任香料随意搭配而调制的香浓,这些不期而遇的融合,叻沙(Laksa)全盘收纳,竟得了它恰如其分的美名——达则兼济天下,浓则自得情深。
够味就好,才是地道的标准
在马来西亚,也许当地人面对什么是正宗的叻沙这个问题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各地的口味不一而足,对味也许是他们唯一的准则。叻沙也因此而得名,古印度梵文中,叻沙便有着数量繁多的意思,南洋的同胞把这个词在美食界发扬光大。
叻沙
同行的老陈是个地道的槟城人,因美食而结交的驴友,听了我想要尝试各种不同口味的叻沙,便有些兴奋地要做向导,临时规划了几日旅行的餐厅。我向他表示感谢的时候,他摸着头有些不好意思,说他自己作为一个本地人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习惯了当地口味,固定的生活也向往些变化。    
叻沙作为马来人的主食,粗米粉带来的饱腹感让人满足,口味的多样也能让每一顿饭充满惊喜。
叻沙在马来西亚,从南到北的口味都不一样。每到一个地方,我与老陈便比较起来这碗看似寻常的汤面中不同的香料。
亚叁叻沙里独特的asam果实口味酸爽,最具代表的便是滨城叻沙和怡宝叻沙,中马更偏咖喱口味,加了椰奶的汤头味道香浓四溢,这也是娘惹叻沙的一大特色。而东马的砂拉越叻沙汤头则由巴拉盏和虾头熬成,带点药材的浓香。香料不同,配料更是各有特色,鸡丝,虾膏,水煮蛋,更或加些鱼露,香菜。
老陈说尝了这么多叻沙,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潜伏在汤底深处那一粒腥香无比的血蚶。
几天的叻沙吃下来,让我深有体会,所谓的正宗不过是原地画圈,狭隘了自我,也圈住了别人。而叻沙多样化的口味,刺激着敏感的味蕾,更像是自己初来马来时的唐突,各种无礼的闯入,让初次旅马的体验变得新鲜。一切的遇见都不谈过去,也不问未来——全只盘接受眼前的当下,因此面对千变万化的叻沙口味,够味就好,这才是一家东南亚餐厅地道的标准。
叻沙,也算是马来华人的半个母亲
马来西亚的热带季风混合着湿湿的海风裹挟着皮肤,像是严密生长的椰子球,凿不开也喝不到里面的一丝清凉。
我与老陈寻觅着吉隆坡当地的美食,坐着高速运转的公交,来到孟沙的Lucky Gardens,在无数极朴实却热闹的美食档口中想要一眼找到真爱谈何容易。
大热的午后终于坐在了有名的叻沙店里——南泉茶餐室,点了一碗鲜虾高汤熬制的叻沙。酸辣中有些热得火烧眉毛, 小虾米和椰浆熬制的汤汁散发出浓郁鲜味,叻沙叶切末之后依稀可见,闻起来也有一股淡淡的草药味,将一碗叻沙的原味呈现出来,吹着冷气让人更觉入味一些。
有个伙计的祖籍是福建人,说着一口并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夹杂着些马来语,我问了些此地的旅游路线,便因此和他攀谈起来。
他说南泉算是一家老字号的茶餐厅了,砂捞越叻沙档口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他也在这里6年了。门店招牌有些褪色的痕迹述说这家店年过中旬的厚重,或许也因此他们家的砂捞越叻沙,比砂拉越当地的叻沙汤更浓稠一些。
说起历史,我便问他叻沙的起源是不是与华人有关,因为这碗面让我想起了福建的沙茶,又有点像是泰国的冬阴功。
他变得有些感概,说“这是土生华人的娘惹美食,娘惹也就是华人与马来人通婚后女子的称呼,她们用中式的烹饪手法烹煮马来的食物和香料,与沙茶面的烹饪方法有相似,香料却迥异,沙茶的酱料主要为花生酱,叻沙的酱料变化万千。而冬阴功不过是食材雷同,烹饪却不尽相同了。就像我看着像中国人,却说着一口娘惹马来语一样呢。”
我笑说:“问叻沙,却带出了你的身世。有这些深厚的渊源,叻沙也算是马来华人的半个母亲了”
一路游历,老陈安排的美食地图让我发现,马来西亚的料理因之融合了印度菜肴与中式餐饮,还呈现出一股古老与现代结合的摩登感。
老派餐饮,诸如Sek Yuen ,保留着传统的木材烧菜,做出的菜肴带些野味儿,且没有菜单,但厨房的忙碌的老师傅总是自带惊喜,把现代的煎炸烹煮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吉隆坡的美食历史,同时还可以尝到中式的扣肉,广味的叉烧。叻沙这碗面条,也因之这样的融合,有着多样的味道,成为普罗大众的食粮,不管是廉价的街边小摊,还是高档的五星餐厅,都有售卖。
浓到深处,才无可替代
说起南洋菜,烟熏火燎和香料浓厚大概是最鲜明的记忆,沙爹烤串也好,肉骨茶也好,都是南洋美食值得一提的代表,但非要选一样的话,叻沙才是最无可替代的吧。
叻沙的存在,印象中与日式的味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平实中透着情浓。
记得与老陈在路边摊饕餮,听着隔桌的男子聊着天,当他们的咖喱叻沙上桌时,其中一位说到:“以前,我只吃楼下茶餐厅的叻沙,但是现在,每一顿主食都是妻子熬制的咖喱叻沙,那种香浓的口感已经变成了一种离不开的习惯了。”
我与老陈会心一笑,老陈感叹道,“叻沙就像三角宽写的《味噌大学》一样,味噌是家庭的重要支柱,而叻沙也渐渐成为马来人的一种食物信仰,只要有了叻沙,一个家庭在生活上就不虞匮乏了。”
我戏谑:“老陈大概已经不满足于和驴友尝叻沙了吧。”
爱分很多种,囿于柴米油盐的表达虽然平实,其中的蜜意可虐了我俩单身汉一把。叻沙之于马来人来说,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主食,在渗入到普通的日常时也深藏着一份悄无声息的爱意,正所谓浓到深处了吧。
本文为海胆红人榜原创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文章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