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研究同一种素材带来的不同玩法,享受物尽其用带来的满足感,上一篇推送的亲子小实验中,我使用了泡腾片作为实验道具之一(查看原文请点击:亲子实验小课堂| 保证让所有宝宝都目瞪口呆的“圣诞熔岩灯”),之后在麦麦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又做了很多次熔岩灯的小实验。
看着还剩了大半盒的泡腾片,我又开始琢磨着寻找着新的玩法,今天分享的这两个小实验,不仅材料简单易准备,操作性强,还可以迅速抓住宝宝们的眼球,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前宝宝观现象,学龄宝宝知原理,几颗小小的泡腾片也可以带来如此大的乐趣,一起来试试吧!
会跳舞的海洋宝宝
年龄2岁+
类别:科学
所需材料:
透明高玻璃杯,泡发后的Water beeds-海洋宝宝(或者也可以用豆子,大米等替代,如果担心宝宝误食,还可以用麦片,小甜甜圈,葡萄干,煮熟的玉米粒等等作为替代),泡腾片(我用的是”弱碱缓解胃酸胀气苏打水泡腾片”,也可用其他泡腾片替代)
步骤:
1.我买了成包未泡发的干的海洋宝宝颗粒,提前24小时放入水中泡发。将海洋宝宝放入透明的高脚杯中,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泡腾片遇水后迅速溶解,并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使片剂迅速溶解,溶解产生的气泡使得药片在水中上下翻滚,并带动瓶里的海洋宝宝上下翻滚,好似群魔乱舞。
2. 来看看动态图吧,已经不知道陆陆续续放了多少片泡腾片了,但麦麦还是乐此不疲,被神奇的现象吸引,嘴里不断说着“海洋宝宝球球在跳舞”。 
泡发泡大后的Water beads 软滑Q弹,宝宝的小手想要拿起来不太容易,对手眼协调,手指精细和耐心都是很好的锻炼。
这种又软又滑的小球麦麦从十几个月就开始玩,早已驾轻就熟,一抓一个准。她有时放在手里细细把玩观察,看得出神;有时故意使坏抓在手里捏个粉碎,然后坏笑着来一句 “小球都碎了” ;有时将小球高举过头顶,猛然松手,看小球从高处掉落的重力现象,反复寻找小球落在桌子上弹跳的路线,嘴里为其发出 “duang duang duang ” 的配音。
给把勺子给个碗,简单的小球运输也可以玩很久,练习勺子使用,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和手腕控制能力,一举多得。
这同样也是她很喜欢的 “过家家” 游戏,每到这时,她都会 “邀请”(其实是迫使)我坐在她身边,说 “麦麦给妈妈炒豆豆吃”,然后学着我炒菜的样子,把海洋宝宝炒的满桌子满地都是,此刻包围着我们的,是满地的海洋宝宝和满屋的笑声以及我内心有点抓狂的喊声,不断给自己洗脑:我没有洁癖我没有强迫症。
来一个足底按摩吧,经常被忽视的小脚丫,其实也需要多一些不一样的触觉感受。
特别想要提醒的是,海洋宝宝晶莹剔透,柔软Q弹的特点,使之成为感官游戏和科学实验中很常见到的素材,但是对于没有度过口欲期的宝宝,需要禁止接触此类小颗粒物品,谨防窒息危险。我是在麦麦完全度过了口欲期,并对她的行为进行了长时间观察,确保她能准确区分“可以放入嘴巴的物品”以及绝对不可以放进嘴巴的物品” 之后,才为她提供此类物品。但即便如此,在玩此类小物品的时候,我的视线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她。
如果还是不放心,那大可不必纠结在海洋宝宝这一种素材上,身边很多材料都可以作为替换,至于为孩子哪一类素材,什么时候提供,需要我们对孩子的能力,认知,行为进行全面评估,和安全有关的绝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安全比好玩更加重要。
麦爸喜欢喝可乐,每次拿一瓶新的可乐回家,我都想方设法帮他“消化”,比如除除水垢刷刷厕所啦,晚餐做一顿可乐鸡翅啦等等,这一次,我又找到了一个“消灭”可乐的好办法,而且这一次,麦爸也没有再抗议我浪费他的可乐了。
可乐火山
年龄2岁+
类别:科学
所需材料:
可乐,泡腾片2-3粒,托盘
步骤:
步骤再简单不过了,打开瓶盖,放入泡腾片,可乐火山爆发就在刹那间!可乐从瓶口喷出,并伴有大量气泡溢出,爆发力太强,几秒钟的时间半瓶可乐就没了,有条件的可以多准备一些,时刻准备满足孩子想要“续杯”的要求。记得瓶底放一个带边托盘,以防水漫金山。
为了知其原因,我跑到网上查了一下后才明白,“ 泡腾片的主要成份碳酸氢钠遇水后会产生大量的汽泡,与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混在一起造成瓶中的压力增加,使可乐喷射而出 ”。没想到这些简单的科学原理,竟是我在陪伴女儿玩游戏的时候学习到的。
即使可乐已经不再继续向外喷发,但瓶内仍然残留了很多泡沫,麦麦饶有兴趣的看泡沫从多到少,从有到无,嘴里说着 “哇这么多泡泡”。 
当我俯身下来,试着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她眼中的世界时,才发现,我竟差点错过了这么多有趣美好的瞬间,而这些陪伴的时光,不仅丰富了她,也滋养了我。
学前宝宝观现象,学龄宝宝知原理,亲子实验小课堂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猜你喜欢:
亲子实验
创意手工
手指精细&专注力
欢迎关注“麦妈游戏室”
评论留言和转发分享
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