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公众号:美国每日一点
上次聊了聊各国政府在医疗上的投入,很自然的就转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政府花在医疗上的比例较低?财政上的钱主要花到什么地方去了?
没有比较,就不知道差异,所以首先还是来看一下美国2017财年联邦预算结构图:
由上图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财政预算大致分配比例是:退休金与失业金等占33%,医疗健康占28%,国防占15%,债务利息占7%,退伍军人福利占4%,这五项已经占了87%了。
剩下的部分包括交通,农业与食品,住房与社区,能源与环境,教育(主要在州,市两级政府开支),科学,国际事务,政府自身开支一共只占13%。
看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情况,下面再看看2015年美国州,市两级地方政府的预算情况:(目前只找到2015年的地方政府数据)



中小学教育占两级地方政府总支出的22%,公共福利占21%,大学教育占10%,医疗健康与医院9%,警察与监狱6%,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6%,以上是两级地方政府最大的六项开支,合计占总支出的75%。
接下来是:政府自身支出4%,债务利息支出4%,环境卫生支出3%,住房与社区建设2%,消防支出2%,公园与休闲设施,自然资源服务,空中交通,公共建筑四项各占1%。
另外,2015财年联邦政府支出与地方政府支出的比例大致为:3.8:2.8,大家如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算一下教育,医疗,养老,福利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最后来看看我国政府最新的2018年财政预算结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能用上图的中的比例与美国政府支出的比例做简单的对比,因为中国政府一共有四本账,比如退休金支出,就属于另一笔帐:社保基金支出。
这也是进行这种比较最麻烦的地方,双方计算口径差异很大。
但是,通过观察,也不难看出一些明显的问题:

中国政府有不少支出项目,美国根本没有或者所占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比如:文化教育传媒,资源勘探信息,国土海洋气象,商业服务业,金融,这五项加在一起已经占6.2%了,而整个医疗支出不过7.3%。
像金融,商业服务业,传媒,这些不都是营利性行业吗?政府为什么要在这上面投钱呢?不要小看有的科目只占1%,那可是2000多亿!
还有两个科目,一个叫“农业林业水利”,另一个叫“城乡社区支出”,开支非常巨大,两者合计要花掉4万多亿元!  而在美国政府的支出里,找不到与此匹配的项目。
第一个还比较好理解,大概是用在补贴农民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了(注意常说的粮食储备另有“粮油物资储备"科目),第二个“城乡社区支出”是什么呢?

从上图的定义上可以看出,这个科目的支出是用于社区建设的,比如主干道以外的社区的道路,社区的配套设施,环境卫生,可能还包括居委会,村委会的日常开支。
但是,请大家再来看一则新闻:
这是一则长沙市的新闻,说的是原本预算的"城乡社区支出"不够用了,必须再另外增加5.84亿,仔细看内容,全是建设项目,甚至还包括了“动物园”,这也算是“城乡社区支出”?
而且我们注意到,财政上出的钱可能只是开始的启动资金,叫“注册资本金”,其他的款项估计还是需要大量贷款的。
这样一来,基本可以明白“城乡社区支出”并不限于“社区”,其实就是用来进行城市建设的
2008年时,城乡社区支出是4100亿元,2018年的预算支出是2万多亿,增加了5倍多,而在这十年间GDP只增加了一倍多,全国财政收入只增加了3倍多。
用财政上的钱去上各种项目,搞各种建设,自然是件好事,但怕就怕这种情况:
类似这样的新闻大家见过吗?为什么财政部要专门下文要求地方加快支出进度呢?
通俗的说就是“赶紧花钱”。
而且花钱速度慢的话,还会“影响到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其实就是用加大财政支出的方法来“保增长”,确保每年的GDP增长达到一定的速度。
这当然有积极的一面,只有达到一定的速度,才能保证就业,保证财政收入
但是任何事都有一个度,所谓过犹不及。
如果每年为了速度,就去上一批项目,造一批房子,修一些路,经济增长的质量能保证吗?债务的规模会失控吗?
还有,刚才提到的“农业林业水利”支出,商业服务业,金融,教育文化传媒,甚至交通支出,是否也有这种性质呢?
最后是一个我的猜测,不敢讲结论,那就是美国财政主要用在民生福利上,至于经济增长的责任,主要是交给市场了
而反观中国,可能相当大一部分财力用在了盖房子修路的“保增长”上,用在民生福利上的钱就只有这么多了。
看来要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任重而道远呀!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美国每日一点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加拿大中文报 诚意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