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546 篇文章
Photo by Arnie Chou on Unsplash.
作者:Joyce Zhou,出生于上海,尝求学于洛杉矶,现居于伦敦,混迹于金融圈。以资产估值与报表分析维持生计之外,平日里爱旅游也爱读书,并热衷用文字记录身体或心灵的见闻。本文来自:乔伊丝行记( ID:joyce_journal )。
作者说:
前两天看到一诺姐的文章《中国的国际教育,是个国际玩笑》。她说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和逻辑,讲自己的故事。”
读得我一时间感慨万千。出国这些年,对讲中国故事这件事的体会真是三言两语说不清,特此撰文。
1
某日办公室闲谈,不知为何聊起各自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


年近不惑土生土长于英国的老板突然满脸兴奋地说,“我小时候看过一个极为精彩的 BBC 动画片,主角是一个 Monkey God,据说是由中国故事改编的!”


我瞬间一头黑线 — 他不会是在说《西游记》吧?


我于是抱着微弱的希望问,
“那个 Monkey God……莫非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老板喜动颜色,“你也看过这个?”


这可真是个复杂的问题。我艰难地回答,“算是……看过中国版的。”


老板充满怀念回味无穷道,“BBC 那一版真是经典。近年有个澳大利亚公司把这部动画的版权买了重拍,我去看了,和原版相去甚远啊。”


我出于好奇搜索了一下这两个版本。


严格来说,老板小时候看的 Monkey God 并不是 BBC 出品,而是日本制片,BBC 转译。70 年代能够做出这样特效繁多的成片,无怪乎成为他念念不忘的绮丽回忆。
▲ 日本制片、BBC 转译版《西游记》
澳大利亚的版本则在画质上充分展现了科技的进步,如果遮掉字幕,乍一眼还以为是《权力的游戏》。
澳大利亚版《西游记》
而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哪个版本,和真正的《西游记》相比,都是大写的山寨。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千年神话文学的缩影和集成 — 东海龙王,月上嫦娥,从《山海经》到唐传奇里代代相传的瑰丽想象,才造就了《西游记》恣意莫测的情节与人物。


除了中国人自己,还有谁能把这个故事讲完整呢?

那么,由中国人自己讲述的《西游记》故事,在海外如何了呢?


我们童年里 99 版的动画片其实也有英语翻译,可惜 2010 年左右才在北美少数几个频道播出,并不成气候。


近年来的《大圣归来》、《三打白骨精》、《女儿国》三部曲倒是都在海外排了片,只不过互联网电影资料库
(IMDB)
平均分险险没能及格。更要命的是,这三部片子的英文名明晃晃就叫作
Monkey King
— 哎,比我老板记忆中的 Monkey God 也没有高明到哪里去。


所以,《西游记》带给我的那些绮丽回忆,我要怎么分享给一个普通的外国观众呢?

我要如何告诉他们,这个故事不仅仅是猴王打妖精的热闹一场,它还关乎政治与宗教,公平与正义,它既充满了最奇诡的幻想,亦不惮于讽刺最黑暗的现实。

这是一部真正能伴随人成长的作品。如果可能,我真希望我的外国朋友能看到一部像像样样的影视改编,记住比 Monkey God 更丰富一点的内容。
2
我一直觉得,和西方人能发生的最尴尬的对话,莫过于当他们试图赞美中国的食物时。他们会用极度夸张的语调表现他们对东方美味深沉的热爱,然后开始向我举例 — 橘子鸡,蜂蜜虾,照烧西兰花。


我始终难以抉择
— 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应该顺水推舟应承下来,还是毫不留情戳破他们对中国食物的迷思?
(其实最恰当的回答应该是“您谬赞了”……可惜我至今没想出这句话像样的英文翻译。)
▲ 美国中式快餐连锁店 Panda Express 的中餐菜品
要打破这种僵局,我理应带外国朋友尝一尝正宗的中国美食。如今的国际大都市哪个都不缺五花八门的中餐厅。可是我至多只敢推荐那么一两家港式茶点或北京烤鸭,往往店主还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这其中诚然有菜式的原因 — 让西方人挑战夫妻肺片、干锅肥肠或是重庆毛血旺,闹不好会让他们从此对中餐望而却步。


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西方人既然能欢天喜地接受颜色古怪的泰式奶茶,气味刺鼻的印度咖喱,乃至坐得人腰酸背痛的榻榻米,没理由在八大菜系满汉全席中找不出折服他们的美味。


更重要的是,在绝大部分原汁原味的中餐厅里,桌子上是永远擦不掉的油渍,椅垫被歪歪斜斜地摆在凳子上,捧上来的茶具总少不得在杯沿有几个豁口。


服务员扯着嗓子操着各种奇怪的口音指挥客人在门口排队,逼仄的门廊挤挤挨挨,端的是我最最亲切熟悉的烟火气息 — 这是我早已习惯的一切,却未必是我愿意呼朋唤友一展大中华雄风的地方。
伦敦的中国城建于 1950 年。
洛杉矶的中国城建于 1890 年。
在百多年的时间里,中餐厅至今难以摆脱廉价、脏乱、嘈杂的关键词 — 这对泱泱大国的美食文化实在是一种浪费。
3
在伦敦看世界杯是殊为难得的有趣体验,尤其是当你周围环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时。


先有德国大叔黯然神伤,后是阿根廷小哥与西班牙姑娘长吁短叹,接着英格兰败北克罗地亚,全办公室的非英格兰人矢志一同地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法国同事则耀武扬威在办公桌上插好国旗,笑看整栋楼里愚蠢的凡人。
在这样热烈的氛围中,免不了有人问我,
“中国人好像不怎么玩足球……你们玩什么运动比较多?”

“乒乓球吧。”


“这个还用你说 — 还有呢?”


“排球、羽毛球都不错啊……跳水、体操一类也是强项。”


同事一言难尽地看了我一眼,
“你们就从来不玩什么真正的体育运动吗?我是说,需要肢体接触肉搏的那种。”
图片来自网络
我想了一会儿,故作严肃道,“毕竟我们比你们更早脱离蛮荒走进文明啊。”


这当然只是玩笑话,用以规避中国足球这等继中国美食之后第二尴尬的话题。


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确实自矜于文明古国的优雅圆融,而直来直往一惊一乍的西方人也真心对这份含蓄内敛感到深深的困惑。 


因而,要构建一个完完全全中式的叙述(narrative)让世界听懂,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
—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与西方委实太过迥然。


从诸子百家那群老祖宗开始,我们就讲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说话做事,绝不肯太直白。这让偏重逻辑依赖推演的西方人实在费解。就像他们不爱看乒乓一样 — 明明可以针尖麦芒正面冲撞,干嘛要隔着个网斯斯文文玩小球?


被我噎住的同事纠结了好一阵,终于还是忍不住问我,“虽然我知道中国人也不是人人都会功夫……但你们真的没有武林大赛之类的体育赛事吗?”
4
给老外讲中国固然艰难,但并非不可能。


往远了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最初都是用英文写就,在西方出版,填补了学界对中国认知的空白。


往近了说,一诺姐这些年坚持写下来的《Get Smart on China》
(后台回复“中国”即可下载)
,连我作为中国人读下来都觉受益匪浅,对外国人而言更该有拨云见日之效。

一诺 《Get Smart on China》封面

可就我在国外这些年的经验来看,
即使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华夏文明究竟是什么样,对于西方普罗大众而言依然扑朔迷离。

平心而论,这不能怪西方人不好好读书 — 我在观察、学习和融入西方社会的时候,靠得也并不是一本中文版的《西方哲学史》。


通读西方的历史演变和思想进程当然是有帮助的,可对异国文化的接纳与体悟,往往发生于更潜移默化之处。


比方一部精彩的美剧。
比方一间低调奢华的西餐厅。
比方一场激动人心的世界杯足球赛。
西方人为了解中国展开的各种尝试也不外如是。


继七十年代 BBC 的《西游记》之后这么多年,还有外国人想要重新演绎这部东方经典,一副要把唐僧师徒塑造成希腊诸神的架势。


美式中餐连锁店开遍东西海岸各大商场,幸运饼干
(fortune cookie)
里掰出来的心灵鸡汤小纸条,俨然被当作东方巫术的玄妙传承。


中国功夫则远远比乒乓排球之类更深入人心地代表了中国人的体魄。迪士尼把《功夫熊猫》拍了一部又一部,成龙
(Jackie Chan)
系列仍旧是长盛不衰的经典。

▲  左图为《成龙历险记》海报,右图为《功夫熊猫》海报。

当中国自己的故事缺席于世界或是无法满足世人的时候,西方人只好自己造出一个滤镜,用他们熟悉的方式来解读中国的故事 — 即使这个滤镜透露出来的中国是片面乃至扭曲的。

我打心眼里瞧不上山寨《西游记》和“中餐”橘子鸡,但与此同时,我也万分无奈地感受到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举步维艰。
5
面对这般中西文化的割裂与疏离,漂泊海外的华人或多或少都会经过自己的挣扎。


我曾经自以为是地感叹过外国人的不可理喻,嘲笑过他们的肤浅无知。而为了融入他们的圈子,我也曾经刻意模仿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小心摸索过他们的游戏规则。


这是一个痛苦又漫长的过程
— 在出国七年以后的今天,我偶尔还是会和外国同事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明白对方怎么会用如此奇特的角度思考问题。


但正是这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伴随着我在海外这些年最大的成长与收获。


在我与周围的世界碰撞冲突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反思中认清了自己。
随着我对西方了解的日渐深入,属于故乡血脉的那一部分本源反而越发强大明晰。


去年的时候,某经理在我的年终考评里说,“不论在如何忙乱纷杂的工作里,你总是平静自持,从来都不焦躁不抱怨。”然后他真诚地问我,“你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我有点得意地笑。这是华夏文明留给我的底气啊。


我不急躁,源于“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我不抱怨,源于“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是源于古老东方的智慧,支撑了我在西方社会里那一点与众不同的叙述(narrative)。

所以啊,我是真的明白 —“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和逻辑,讲自己的故事”是何等不易,又是何等重要。


所以啊,我才觉得遗憾 — 在西方大城市里,中国元素早已不鲜见了。可在太多时候,这些元素被中国人展现得不够通透,又被西方人解读得不够完全,终于被演绎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剧。


即使中国人已经占领了英美的那么多学校和城市,中国的国际化,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唯愿有一天,中国孩子走出国门的时候,能坦然自信,胸有成竹,懂得自己也明白世界,再不必经历如此漫长的彷徨迷惘。
今日话题:
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交流哈。
如果说起“中国传统文化”,你脑海里会闪现什么?
为什么它们会浮现出来?你与它们曾有过什么交集吗?
如果什么都想不起来(也很正常),你觉得又是因为什么?
-  END  -
推荐阅读
在后台发送“一诺”,即可看到作者的文章合集。
「诺言」一周年,加入社区限时特惠。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诺言」,
一诺把看到的世界讲给你听。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email protected]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