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小字,立即关注有书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元杂剧,是元代特有的戏曲形式。在有书第21期戏梦人生专题中,我们将一起走进中国文学的瑰宝世界。今日星期一,上演第一出元代关汉卿所著的《感天动地窦娥冤》。
回复【早安】领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签
文 | 小醉 · 主播 | 放公子
刑场上,那柔弱女子脚缠镣铐、身负枷锁,这人情冷漠、为官不仁、黑白颠倒、善恶混沌的社会让她绝望,她仰天哭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为天!”
满腔冤屈无处诉,一腔血恨无人听,行刑前她咬牙发下三桩誓愿:三尺白绫鲜血染,三尺琼花尸骨掩,大旱三年证清冤!
刽子手手起刀落,只见那一腔热血全数倾洒在三尺白绫之上,一滴不落;又见乌云聚,狂风旋,六月里竟下起鹅毛大雪,不一会便将女子的尸骨掩埋。
观刑者惊恐又感叹:“这窦娥果真是冤枉的!楚州有难了!”
这便是《窦娥冤》中家喻户晓的一个片段。作者关汉卿把人性的光明与不屈、贪婪与丑恶巧妙地糅合在这一部作品里,著成了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首。
和所有的小女孩一样,窦娥曾经也有过幸福的童年。可惜,一切都截止在3岁母亲去世之后,没想到7岁的时候父亲又将自己抵债给了蔡家。
窦天章是一位穷书生,借了邻村蔡婆婆40两纹银无力归还,再加上要进京赶考,窦娥成了他的累赘,左思右想痛下决心,将窦娥抵给了蔡婆婆做童养媳。
这笔交易是在窦娥不知情的情况下谈成的,年幼的窦娥舍不得与唯一的亲人分离,含泪哀求父亲不要抛下自己。窦天章离开后,孤苦无依的窦娥只好委身蔡家。
初入蔡家那几年,窦娥的生活还算不错,她本性贤惠纯良,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都处理得很融洽。成年后窦娥遵照约定嫁入蔡家,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平稳富足,其乐融融。
只可惜好景不长,婚后不久,窦娥的夫君因病亡故,留下窦娥与蔡婆婆相依为命。
小小年纪先经历了丧母之痛,后又被父亲遗弃,窦娥本已满心伤痕。夫君早早亡故更是加重了她的苦痛,她整日以泪洗面,“照顾好婆婆的身体、等待与父亲重逢”成了支撑她活下去的信念。
正值青春,却遭受了几场骤雨摧残,窦娥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这一日婆婆出门去找赛卢医讨要拖欠许久的银两,迟迟不归,窦娥倚门翘首,默默为婆婆祈祷,盼望她平安归来。
却不知,之前的经历,只是她悲惨命运的冰山一角。潘多拉的魔盒,正在悄然打开……
赛卢医不愿归还拖欠的银两,而且他了解到蔡婆婆与窦娥两个寡妇相依为命无人依仗,便起了恶念,想要杀死蔡婆婆一了百了。
他借口去还银子,将蔡婆婆骗到荒郊野岭处,掏出绳索一把套在蔡婆婆脖子上。年迈体弱的蔡婆婆哪里是赛卢医的对手,张嘴呼救无人应,跪坐倒地性命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张驴儿父子讨饭路过,赛卢医见来人慌忙撂下绳索跑路了。
蔡婆婆感念张驴儿父子救命大恩,承诺重金答谢。张驴儿以替蔡婆婆报仇为名,套蔡婆婆说出家底,在得知蔡家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寡妇窦娥之后,邪念起,恶念生,要求蔡婆婆和窦娥与他们父子婚配,并扬言“要活咱就成好事,要死送你见阎王”。
蔡婆婆软弱怕事,为保全性命,只得暂且答应亲事,将张家父子带回了家,窦娥的冤屈自此埋下了伏笔。
可怜窦娥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张驴儿无耻好色,行为轻浮,见窦娥年轻貌美,时不时对她动手动脚,并胁迫窦娥与他成亲。
窦娥感念亡夫的恩情,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张驴儿,并把他痛骂了一顿。
张驴儿吃了闭门羹怀恨在心,决定采取迂回手段:先害死蔡婆婆,再胁迫窦娥就范。
不久后,张驴儿便等来了机会:蔡婆婆生病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便把毒药加在窦娥为婆婆煮的汤里。哪知蔡婆婆嫌那肚汤腥膻,不肯入口,张老儿贪嘴,抢过汤碗喝了个底朝天,不出一刻便一命呜呼。
张驴儿机关算尽却害了自己的父亲,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给窦娥两个选择:一、与他成亲,此事一笔勾销;二、去官府状告窦娥毒死了他的父亲。
窦娥性情刚烈,不肯屈从,她坚信官府会秉公执法,惩治恶人,为自己讨回公道,二人对簿公堂。
公堂上张驴儿公然行贿。衙门官员贪赃枉法,想要屈打成招。
那黑心的判官徇私舞弊,一杖下去,一段血痕两层皮,只打得窦娥肉横飞、血淋漓。
窦娥在心中哭诉:婆婆呀,今日这一劫,都是你自作自受招来的!只可怜我孤儿寡母,满腔血泪一腹委屈!
窦娥性情刚烈,挨尽千般拷打、万种凌辱,被打得魂飞魄也散,仍然咬紧牙关宁死不认罪。
贪官污吏叹道:“想不到这小寡妇年纪不大却是个顽骨赖皮!”他们知道窦娥孝顺,从窦娥身上打不开突破口,便对蔡婆婆加以重刑,窦娥不忍年迈的婆婆受苦,终于认下杀人罪。
她的信念、她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美好向往也在这一刻轰然崩塌。
行刑前,窦娥对这黑白颠倒的人间炼狱早已绝望,只剩下满腔的悲愤与委屈。
她向行刑官要求,在断头台前高悬三尺白绫:“若我窦娥是冤枉的,叫那鲜血尽数洒白绫,不留一丝染尘埃!三伏天降下三尺雪,掩埋我这无人怜的无头身!
自我人头落地那一刻起,叫你这楚州大地亢旱三年,我生不能为自己证清白,死要让世人皆知我窦娥天大的冤屈!”
三桩誓愿,分别直指天、地、人。儿时听《窦娥冤》这段戏,觉得若想证明清白,前两桩誓愿足矣,为何要发下这第三桩“大旱三年不收成”,拖上无辜百姓一起受难?
长大后再看,才明白其中深意:这桩誓愿看似有点黑化的味道,实则是对悲凉人性的控诉。
窦娥在被行刑前,阴风起,浓云聚,天象如此异常,行刑的判官其实已经感觉到窦娥的冤屈了,乡邻间了解窦娥为人的更明白窦娥定有冤情。
奈何人性本身“不与自己利益相关便只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劣根性堵住了他们的嘴,蒙蔽了他们的心,导致窦娥含冤离世的结局。
大旱三年看似歹毒,实则有三点深意:
一来是为引起民愤,百姓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才会对张驴儿群起而攻之,为窦娥伸冤;
二来证实了“制度混乱最终受害者只能是百姓”这个悲哀的现实;
三来倡导后人不要再做沉默的羔羊,弱势群体更要懂得团结,救人就是救自己。
窦娥死后,三桩誓愿桩桩应验,窦娥的冤屈自此流传开来。
窦天章在京城坐稳官职衣锦还乡,路过楚州,得知此地三年未雨,决定去探查一番。
窦娥冤魂在阴阳之间茫茫然徘徊了三年整,终于等到父亲归来,她向父亲痛诉冤屈,血淋淋的冤案得以昭雪,丧尽天良的张驴儿和收受贿赂、草菅人命的官员们才得到了应有的惩治。
一出《窦娥冤》既是对当时冤狱繁多、百姓有苦难言的痛斥,也是对公平正义的向往,贫苦的百姓生存不易,可是在受到压迫的时候,依然会焕发出至死不渝的决心。
除恶扬善自有时,万人争说窦娥冤。
这一桩千古奇冤并不是张驴儿一人恶念所致,而是弱肉强食、社会混乱、官员无良、人情淡漠的社会现实共同编制出的盛大悲剧。

# 有书君说 #
五千年历史精华尽在沉浮录
每天7本书深入解读,领略历史魅力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获取

作者:小醉,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授权请联系有书主编,微信号:youshuzhubian。
主播:放公子,有书签约主播。爱文学爱自然爱艺术的非典型性主播,新浪微博:江城董放。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领取【42天读懂中国历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