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文原发于解局财经(ID:jiejucaijing),价值线有删减
作者|解局君
编辑|价值线  海荣
关于地方债,经济学界有一个难得的共识——你永远也不知道基层地方政府到底欠了多少钱。
贺铿就曾说过:地方政府就没有一个想还债的,甚至许多地方连息都还不起。40万亿,按照地方债4%的利息来算,每年都是1.6万亿。由此可见,其偿债压力。
7月16日晚上,有媒体报导了一则不引人注意的新闻——一轮由多部门参与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摸底排查正式启动,重点针对地方棚改、PPP等重大项目负债、资金流情况等。
这就意味着,整治地方债已经由之前地方政府自行摸底、整顿的小打小闹,正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并且也已经从经济任务转化为了政治任务。
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贺铿
1
16.47万亿?40万亿?52.48万亿?
地方政府到底欠多少钱?你永远不知道!
关于地方债,经济学界有一个难得的共识——你永远也不知道基层地方政府到底欠了多少钱。
财政部说,不慌不慌,地方政府债规模仅为16.47万亿;但事实上,这仅仅是纳入到财爷“政府债务管理系统”的显现债务,隐藏于数据下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水究竟有多深,谁也不知道。
故而,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直言中国的地方债大概是40万亿时,舆论除了惊讶之外,更多的是认为其所言非虚。
因为如果真要算上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债务、棚改债务等隐性债务的话,贺铿数据的真实性是八九不离十的。
再往深处想,如果贺铿所说的地方政府债务为40万亿,那么再加上中央政府13.48万亿债务,那么全国政府的债务已经达到了52.48万亿。
那么很显然,政府的杠杆率已经由36.2%直线上升为了64.7%,国际风险警戒线已然被突破。
2
债务经济驱动发展模式盛行
很多PPP已变相成政府潜在债务
先按下杠杆率不表,令人诧异的是40万亿地方债,这种天文数字般的债务究竟是怎么欠下来的?
往深处细究,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的不匹配显然是存在的。1994年分税制后,中央管紧了地方的钱袋子,但拿走钱后,地方政府的需要花钱的地方却并没有减少,这就造成了“央地财权、事权”的不匹配。
但地方政府还是要发展啊,毕竟GDP是考核政绩的唯一标准,没钱但是要出成绩,那没办法,只能举债往前飞奔了。
在这种背景下,由政府主导的城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就应运而生了。从表面上,这些城投公司是企业,但谁都知道它们是根正苗红的正规军。地方政府依靠它们大量举债,以解决资金困境。
事实上,这也是前几年投资——债务经济驱动发展模式盛行的原因。
但是在这种过度举债后,地方政府还是钱不够;于是,为了弥补巨额的资金缺口,中国的地方政府倾向于使用PPP(即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本合作,参与公共设施建设)的模式来“对冲”融资压力。
PPP运作模式
这样一来,拿到钱了,GDP数据是上去了,但在算债务的时候,因为这些城投公司是企业,所以被剥离于政府负债表。
PPP具体运行示意图
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们其实就是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而所谓的PPP模式是需要担保的,于是,政府通过银行给相关企业担保,而很多PPP项目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其实质上已经变相搞成了政府的潜在债务。

3
地方政府如何偿还巨债?
除了卖地外,就只剩下收税了
欠下了如此高额的巨债,地方政府如何偿还?
贺铿就曾说过:地方政府就没有一个想还债的,甚至许多地方连息都还不起。40万亿,按照地方债4%的利息来算,每年都是1.6万亿。由此可见,其偿债压力。
以往地方政府都通过卖地来偿债,虽然说土地财政被骂的不行,但是土地确是实实在在卖到了好价钱的,好歹日子还能过下去;但纵观如今的形势,大家兜里都开始没钱,土地财政模式明显难以为继。
而一旦地方不能根本开源节流解决债务问题,那么债务危机的爆发恐将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所以就有了以房产税取代土地财政的说法,因为地方政府除了卖地偿债外,剩下的还钱手段就只剩下收税了。
4
地方债“黑洞”引发中央高度警觉:
摊子再烂,也要亲眼看看!
地方债“黑洞”引发中央高度警觉,摊子再烂,也要亲眼看看!
这个时候,国家亲自出手摸底地方债,其中的政策指向性无疑是非常明显的。
一:上头要搞清楚地方债到底是个什么规模,查总量,化存量,控增量无疑是地方债接下来的化解走势;
二:这一次摸底排查的重点在于棚改和PPP;这两点无疑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中的核心,一是PPP方面,担心搞所谓假PPP、伪PPP,而实际增加了负债;故而在排查之前的7月13日国务院紧急下文提高了最受地方政府青睐的地铁PPP的申报门槛;二是棚改,住建部之所以没一刀切,就是担心地方隐性债显性化,加大债务风险的来临,但这并不代表会一直将其沉在水底。
三:这是一个信号,代表的是国家层面对地方债强监管时代的来临,以往一直放任自流,但如今在经济下行外加贸易战的影响下,中央绝对不会让堡垒从内部攻破。
古语有云: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这一点上头是知道的,所以从这来看,所谓宣传了很久的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攻坚战,从这一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拉开序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