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两弹一星”,大家不会陌生,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
近半数都是同一个人培养过的学生
或者是他学生的学生——
中国科学界的“三钱”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
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
“航天之父”赵九章
“光学之父”王大珩等等。
他也因此被无数大师封为师尊,
是真正的“大师的大师”。 
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奠基者,
在清华大学官网上对他的介绍中赫然写道:
“培养出50多位院士!”
2018年7月16日,
是他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师之师、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叶企孙,
一起回顾他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青年时期的叶企孙 
薛其坤借《朗读者》向他致敬
在最新一季《朗读者》中,
有一期以“初心”为主题的朗读节目,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作为嘉宾参与其中。
在现场,他将朗读送给了一位特别的人
——清华大学物理奠基人叶企孙先生。
薛其坤与他的清华同仁们一道接力朗读了
《礼记·大学》借此表达对清华物理系的
“初心” 叶企孙先生的崇高敬意。
并勉励当代青年不忘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
赤子初心。
1913年夏天,
叶企孙报考清华大学,
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曾在日记中写下座右铭
"惜光阴、习勤劳、
节嗜欲、慎交游、戒烟酒。"
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严谨治学。
1923年,
叶企孙应聘执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物理系、
后应聘前往清华任教,
开始了他半个多世纪的教育生涯。
叶企孙一生培养50多位院士,
23位两弹一星元勋里,
有一半出自他的门下。
年少立志,科学救国
少年时立志用科学拯救中华
叶企孙,
1898年7月16日出生于上海
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叶景沄是清末科举出身,
书香家风使叶企孙
自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国学根基,
也塑造了他的儒雅气质。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
年幼的叶企孙在心里默默立下了志向,
“既重格致,又重修身,
以为必以西方科学来谋求利国利民,
才能治国平天下。”
1911年初,
未满13岁的叶企孙便考进清华学堂
成为第一批学生,
但是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
清华学堂在办学不久便停课了。
两年后,
清华学堂在上海恢复招生,
叶企孙才有机会再次报考,
并被再次录取。
在清华求学的叶企孙受“科学救国”
“实业救国”等观点影响,
对当时中国的落后贫弱深感痛心,
加上他自小受其父“中体西用”观熏陶,
叶企孙便立志去西方学习自然科学,
用科学振兴祖国。
1915年,他在听了一个科学报告后,
心中风雷激荡,并在日记中写道:
“吾国人不好科学,
而不知20世纪之文明皆科学家之赐,
中国之落后,在于实业之不振,
实业之不振,在于科学之不发达。”
1913年,叶企孙报考清华学堂时的留影

他之后的人生也表明
“科学救国”是他坚守了一辈子的信念。
“中国需要一个科学家群体”
1918年,
叶企孙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
直接插入物理系三年级学习。
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
他再到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师从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布里奇曼教授
进行实验研究。
在哈佛大学,
叶企孙从事的第一项物理研究工作,
就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
测定普朗克常数h,
最终他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完成了
普朗克常数值的精确测定,
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
沿用达数十年之久。
这是中国科学家的姓名
第一次载入了经典的物理学著作,
而他则成为
第一个被世界所知的中国科学家!
那一年,他不过23岁。
然而叶企孙“科学救国”
却没有在自己研究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1923年,
他放弃国外优渥的科研环境,
选择了回国做老师 。
有着远见卓识的他深知,
科学家会为国家创造出“国之利器”,
而教育家会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
如果不建立现代的高等教育体系
和科学研究体系,
只凭一两个人的成绩
是无法推动整体的进步的
他说“一两个科学家救不了国,
中国需要的是一个科学家群体”。
1919年,芝加哥大学中国留学生合影,二排左六为叶企孙
奠定近代中国科学大厦
清华物理系的“初心”
1925年,
清华的国学研究院和大学部成立,
正式从留美预备学校转变为一所大学。
1926年清华物理系成立,
叶企孙担任系主任。
对于初建成的物理系,
他还精心规划各种实验室,
开创了国内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的先河。
多年以来,
无论教学行政工作多么繁忙,
叶企孙一直都坚持站上讲台亲自授课
他为人内敛谦虚,
语调也平平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但是上过他课的人都非常推崇他的课程
他曾经的学生王大珩回忆道,
“在思路上,
叶老往往讲出我们看书不易领会的要点。
他不是通过内容的堆砌来讲授,
而往往是通过提纲掣领式的讲述,
整个课程的基本概念、
框架结构就都有了。
在这点上,
他所有的学生大概没有不推崇他的。”
1929年到1938年的清华物理系,
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
这期间清华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71人,
其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有21人,
成才率之高世所罕见,
而当时执掌清华物理系的正是叶企孙。
科学对于20世纪初年的中国是一片荒地。
没有仪器设备,没有学科传统,
没有老师和学生,当然也没有学术环境。
有的是列强环伺、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的动荡。
叶企孙就是在这样一片荒地上开垦,
辛勤地培育科学的土壤,
在土壤中撒播种子,
为后来举世注目的20世纪中国物理科学
诸多方面的成就奠基。
他立志将他执掌的学院耕耘成
中国科技的沃土,
“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
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
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

他确实做到了,
无数种子由此萌芽,终成绿荫。
清华大学科学馆
尊师重教,无私举贤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曾说: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也是叶企孙的信条。
他无论在当物理系系主任时,
还是在做理学院院长时,
始终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
列为头等大事。
叶企孙招揽人才不拘一格。
他曾在看了当时初中文凭的
华罗庚的数学论文后,
力排众议将他提携,
让原本在店里算账的华罗庚,
当上了算学系的助理研究员,
后又送去英国深造。
我国数学界从此,
多了一个闪亮世界的星辰。
后来华罗庚每当提起恩师,
总是激动而深情地说:
“道及叶企老,不觉泪盈眶,
他对我的爱护是说不尽的。”
1928年,
清华物理系建立3年后迎来了第二位教授
研究x射线的一流物理学家吴有训,
吴有训当年初任教职,
年龄、资历都不如他,
但他把吴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
后来,他先后引荐吴有训接替自己的
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职务,
并未因自己正当盛年而有所犹疑。
叶企孙曾对学生谦虚地说:
“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
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
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
此言不虚,
从1926年到1937年,
他聘来了萨本栋、赵忠尧、周培源,
化学系的张子高、数学系的熊庆来、
生物系的陈桢等一批年轻有为的科学家
到清华理学院任教,
他们都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名师 。
到了西南联大的时候,
理学院的毕业生的能力,
已经达到了
剑桥大学、巴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
世界名校的同等水平。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合影,
这张照片中有11位未来的中科院院士。
前排左四为叶企孙
以科学发展的全局视野培养人才
叶企孙有很强的教育感,
他既擅长了解学生的潜能,
又能看到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把学生的优势潜能
引向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地带。
从1929年起,
清华大学开始招考公费留美生,
叶企孙多次主持招考委员会的工作,
他总能做到统观全局,
从我国科学事业的整体发展来考虑。
1933年,
他对清华的“庚款留学”作了改革,
将其改为面向全国高校开放的公费留学。
学生赵九章是清华物理系的毕业生,
但叶企孙动员他去德国
深造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
钱学森当时是交大铁道工程系毕业生,
但叶企孙希望他去美国学航空工程。
后来赵九章成为中国卫星之父,
而钱学森成为中国导弹之父。
像这样由叶企孙安排出国深造的,
还有中国光学先驱龚祖同、
地震研究先驱傅承义等等。
“两弹一星”所涉及的领域,
不仅仅是核物理学,
还有空间物理学、金属材料学、
空气动力学、光学等诸多的方面。
这支阵容整齐而强大的科学家队伍,
奇迹般地创造了比太阳还要亮的光辉。
他们都是在中国最苦难的年代里,
培育和成长起来的。
而其中的领军人物,
几乎都是叶企孙的学生。
叶企孙和他们那代知识分子的开拓与耕耘
培育了中国
这块贫瘠的土壤上的科学根基。
叶企孙与朋友们合影,左起依次为:
陈岱孙、施嘉炀、金岳霖、萧遽、
叶企孙、萨本铁、周培源
唯与学生亲厚,视为亲人
叶企孙终身未婚,没有子女,
他把最深厚的情感都留给了学生。
他是最受学生欢迎、
最善于接近学生的大学教授之一。
在清华大学物理系27年中,
他的家是学生们爱去的地方,
他对每一级入学新生都要亲自面见,
逐个谈话,
甚至在小本子上记下学生的籍贯,
所毕业的中学校名、以至家境。
清华大学教授虞昊在回忆时说到,
“对我们学生最了解的就是叶先生,
别的人都很难做到,
他有时候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
他的学生王淦昌回忆道:
“我和叶先生是同时进清华,
他当先生,我当学生。
叶先生非常关心学生,
我经济困难没钱回家,
叶先生就给我钱让我回家。”
学生张之翔在《回忆叶企孙先生》一文中
这样说:“叶先生很爱学生。
我们班毕业时,
他分批请我们到他家,
拿糖果点心给我们吃……
他没有结婚,住房比较宽裕,
有时就让他的学生住在他家的空房里。“
1952年10月,院系调整后,
叶企孙被调到北大物理系任教,
从清华大学负责人到北大一个普通教授
到北大后他仍是视学生如子女。
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
国家为了照顾著名学者,
给他们“特供”一些牛奶,
叶企孙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
当他看到学生有人患浮肿时,
就把自己的牛奶一定让这学生喝下去,
终生未婚且无子女的他胜似父亲,
已是把学生当作了自己亲生的孩子。
叶企孙(左三),熊大缜(左二)与抗战士兵
一代师表,功勋永在
这样的一代宗师,
可惜晚年境遇并不好。
身患重病、小便失禁,
双腿肿胀难以站立,
整个身子弓成九十度。
在他的晚年时期,
他仍以坚韧的毅力,
顽强地学习着,
他那张小小的单人床上摆满了书,
他经常坐在一张旧藤椅上,
读点古典诗词或历史书打发时光。
1977年1月13日,
叶企孙去世,享年79岁。
为纪念敬爱的老师、同事,
他的学生和同事185人捐赠了几万元,
于1992年成立“叶企孙奖”基金,
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后来包括王淦昌、王大珩、吴健雄等
在内的127名海内外著名科学家
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
联名者平均年龄高达72岁。
终于在1995年,
叶企孙铜像落成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铜像目前安放在清华大学物理系。
1995年4月,叶企孙先生纪念铜像在清华大学落成
叶企孙先生
不仅是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更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代师表!
叶企孙先生没有子女,
可是他为中国培养了千万英才;
叶企孙先生没有遗产,
可是他为民族树立了永恒的典范!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
不代表百度学术观点
如有侵权请联系原出处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与有价值的思想不期而遇

长按可识别图中二维码
轻松关注百度学术微信公众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