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两个硬件实力差不多的孩子,一个有捐款,另一个没有,你说学校会录取哪个呢?
然而中国家长对于捐款有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家长会私下打听:XX学校今年到底需要捐一个图书馆,还是厕所?可实际上,学校会不会因为你捐了教学楼,而对孩子破格录取呢?答案是:不一定!
(点击上方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这两年,美国留学家长圈里不断爆出有人给学校“送钱”,孩子成功录取到美国私立名校的传闻。
美国私校录取,是不是一条金钱铺就的道路?送钱,能改变结果吗?
针对美国私校录取的“敏感问题”,我们请到亚洲留学顾问界的教父人物Daniel,他早年就读于美国私立高中,后来从香港金融圈转行教育顾问,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他与美国学校深厚的关系、以及多年积累的经验,让他成为谈论这个话题的不二人选。
Daniel开诚布公的说:给学校捐款,根本不是一个敏感问题,而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两个硬件实力差不多的孩子,一个有捐款,另一个没有,你说学校会录取哪个呢?
然而中国家长对于捐款有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家长会私下打听:XX学校今年到底需要捐一个图书馆,还是厕所?只要孩子能录取,告诉我们一个数,捐多少不要紧。
那实际上,学校会不会因为你捐了教学楼,而对孩子破格录取呢?
答案是:不一定。我们在和Daniel的交谈中,总结梳理了围绕捐助的几个核心问题,建议家长理清思路,避免以下三个误区。
1
学费那么贵,捐钱不正当?
很多中国家长认为:美国学费已经很贵了,学校都赚翻了,额外的捐助是灰色收入吧?
但实际上,学校并不认为接收捐助是一件“不能言说”的事情。
我们来看看学校公布的数据吧!
以美高排名前五的Phillips Exeter Academy为例。根据Exeter的财报,2016年,学校共收入9770万美元,远远高于很多大学的年收入。别看进账接近一亿美元,但花费也同样惊人,支出总共有9760万美元。
算下来,一所如此顶尖的私立美高,一年盈利仅有10万美元?恐怕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都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这么巨额的支出,学校的钱都花在哪里了?除了450多门课程,20种运动项目,110种课外社团活动,以及配套的各种设施(比如占地二十万平方英尺的体育馆),学校还声明他们为中低产家庭的学生,提供了两千多万的财政补助。
于是,捐赠成了主要的经费来源之一(超过60%),高于学费的来源
同时,捐赠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成功的指标之一。美国名校的校友捐赠率在30%~40%,像普林斯顿大学校友捐赠率更是高达61%。学校还有专门的部门,把捐款用于投资,进行保值和增值。
所以,学校不认为捐赠是一项不正当的事情,他们会说学校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钱高达每年数万美金,这么巨大的投入靠学费如何维持?
于是很多家长会问:那学校干嘛不直接把学费提高,每人多收几万美金?但是美国人不是这样想的。他们需要倡导教育多元化,所以不能够在学费上把门槛抬得过高。通过捐赠,学校可以提倡“教育公平”,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助学金。
如果你的家庭有更多的能力,学校希望你多出一点钱,帮助学校发展,支持那些没有太多能力的家庭。所以,千万不要在捐赠时,让学校觉得你的想法和学校背道而驰,比如你希望把钱送给某个个人。
2
捐赠是一份情感,不是财力竞赛
捐赠是美国一部分人一个长期的人格习惯。
比如Facebook掌门人扎克伯格的太太Priscilla Chen曾宣布,他们夫妇将在未来10年里先出资30亿美元,作为在本世纪末之前治愈这个星球上的主要疾病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包括成立生化科学研究中心。
富人就不必说了。普通人也有捐款习惯:2016年美国人的慈善捐款总额达到3900亿美元,人均捐款872美元。(有些美国人送给朋友的圣诞礼物,就是以朋友名义为慈善组织做的捐款,组织会写一张感谢卡片给对方。)

为什么捐赠会成为美国人的习惯?慈善网站networkforgood.com曾做过调查,排名前列的有这样一些理由:
1)成就感,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去改变另一个人的生活是一件非常满足的事情。

2)真心想帮助别人。
3)家庭传统,从小就教孩子要捐赠。
4)宗教原因,我的信仰让我帮助别人。
5)减免税款
6)通过捐赠,可以跟别人联系地更紧密。
通过捐款给某个组织,捐赠者与组织之间确立同样的信仰,成为一份精神和情感纽带。
既然捐款是一份情感联结,美国的学校不希望看到,你为了孩子录取而“临时捐赠”,而不是“有长远的扶助意愿”。
如何考察家长的扶助意愿?学校也很聪明,它会看你的track record(历史记录)。如果你一直有捐助的习惯,愿意帮助社会发展,说明你的家庭是一个generous(慷慨)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和后代,更有可能长期支持学校发展。
如果你考虑通过捐赠为孩子的申请加分,最好有比较长时间的慈善记录,证明你有贡献社会的家庭的传统,让学校相信孩子毕业之后,也会对母校抱有感情,愿意回馈。
美国的寄宿学校往往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们和学生家庭之间需要一个长久的、体面的、互助的relationship(关系)。
如果学生家长打听:要捐多少?捐图书馆能保证孩子被录取吗?在学校看来,这是非常没有诚意、不够体面、没有礼貌的行为。
如果你在孩子升学最后一年,突然抱着一堆钱给学校,学校是不敢收的。并且捐款往往需要通过可信可靠的中间人,让学校相信你的价值观、文化、意愿跟学校是一致的。
3
捐了钱能保证录取?
如果两个孩子资质差不多,一个孩子的家庭比较慷慨、愿意用自己的财力为学校作出贡献;而另一个没有。会影响录取结果吗?
首先,学校确实会增加对第一个孩子的重视程度。
但其次,这并不代表,捐了钱就100%能被录取。
父母捐赠是加分因素,但同时,父母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成为减分因素。
这主要包括,父母在面试中的表现,会不会让学校觉得这个家庭不好相处。刚刚说到美国百年的老校,很注重维护一段relationship(关系),如果家长不好搞,学校会敬而远之。
比如,有的父母很咄咄逼人,会询问学校每年的藤校录取率、能不能增加中餐、学校领导岗位有没有亚洲人、自己认识某某名人等等。
这类型家长会被学校认为是高风险、难应付的类型。未来孩子成功了,也未必会记得学校的好,愿意回馈。
所以,学校的考量不是一次性的捐赠。把捐款说成是“潜规则”,不如说是美国希望倡导的双赢价值观。这其中不仅衡量了一个家庭的财力,也考差了一个家庭的价值观。
学校重视捐款是一定的。但请记得,学校的目标是未来的百年发展,而不是某一年赚得“盆满钵满”。
福利时间
孩子何时出国?
去哪个国家?
英美加优劣势分别是什么?
申请要素有哪些?
东西方能力学术培养对比……
一份45页精心制作的独家讲座PPT,
给你最全分析!
回复后台“出国”,即可获得。
讲座人:Rae,老牌留学咨询公司范迪信副总监,为亚洲15个国家、61个城市做个定制咨询。
点击下列图片 
获取更多精彩原创 内容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