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皇室八卦系列第三部
  英国篇 
原创:嗔才人
上期回顾
伊丽莎白搬进凯瑟琳·帕尔的住所以后,托马斯·西摩近水楼台日日挑逗伊丽莎白。有不少行为不当之处被仆妇看到。当凯瑟琳·帕尔亲眼目击两人抱在一起以后,她把伊丽莎白送走来挽救自己的婚姻。不幸的是,凯瑟琳·帕尔生产后不久就死去。托马斯·西摩失去凯瑟琳·帕尔的劝导,向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回头。
   三王争霸卷   
欲篡位西蒙弄权终食恶果
遭牵连公主自诉求证清白

第二十三章 
这些年,托马斯·西摩野心勃勃,所作所为已经得罪了一大批人。他聪明是聪明,却从来都思虑欠周全,更完全不留后路。
为了争权夺利,他到处排挤别人,连自己的哥哥都不放过;而为了攫取更多的权力,他越级发布命令,扰乱政局。另外,仗着自己是爱德华六世的亲舅舅,他对待国王很不恭敬。到了最后,小国王也知道这个舅舅是个只希望从自己这里骗取利益的不诚实的人。
爱德华六世模仿父亲姿势的画像 
( 1547)
虽然凯瑟琳·帕尔在嫁给托马斯·西摩以后,显得非常无脑,其实她一直在用自己的睿智规劝丈夫。只不过她实在太爱这个男人了,不忍心拂逆他,所以不敢过多反对他。即使如此,凯瑟琳对托马斯·西摩的疯狂举动,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遏制作用。
而凯瑟琳一死,完全无人节制,托马斯·西摩竟然不自量力,开始策划阴谋篡位。他丝毫不明白自己过去的种种轻率举动,足已让他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托马斯·西摩仗着能接近外甥,竟然深夜潜入汉普顿行宫,试图强行挟持小国王来达到架空爱德华·西摩这个摄政王的目的。
而这起绑架案未遂,托马斯·西摩很快就被抓捕归案。当时,他还被发现身带凶器。这个案件让小国王大大受惊,加之托马斯·西摩平时得罪人太多,众怒之下,即便爱德华·西摩这个大哥对他还有点怜悯之情想网开一面,也没用的。托马斯·西摩很快被判了谋害君王罪,遭到扣押。
托马斯·西摩的画像 
这个无脑渣男固然是活该自作自受,可倒霉的伊丽莎白公主也躺枪了。有人说她跟这个男人过从甚密。此人野心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娶了伊丽莎白公主,再谋害国王,然后霸占王权。于是,当初在切尔西待过的很多仆人都被揪上法庭接受审问,就连伊丽莎白自己,都不能幸免。这一审讯,更多对伊丽莎白不利的证据都被摊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伊丽莎白的母亲安·博林是社交天才,不仅能言善道,而且精擅乐器,舞姿翩翩。亨利八世也热爱音乐和舞蹈。他们的女儿自然也继承了这方面的基因。因为托马斯·西摩喜欢热闹,凯瑟琳为了取悦他,经常举办舞会。有人作证,伊丽莎白公主特别喜欢跳舞,尤其喜欢跟自己的继父共舞。他俩抱在一起在舞池里的暧昧,可谓有目共睹。
还有伊丽莎白的仆妇作证说,托马斯·西摩曾在早上,只裹了睡袍,光着两条腿溜进伊丽莎白的房间。而且,他还在小公主未更衣的情况下,强行钻入小公主床上的帐幕!只要听了这个证词,任谁都会对当时的香艳场面浮想联翩。
随着审讯的深入,伦敦甚至流传出一种谣言,说小公主伊丽莎白在切尔西那段时间,早已遭到强暴怀孕。后来她表面上是被继母赶走,其实是去秘密做了流产才得以保住名声。因为各种八卦诬蔑传得太离谱,伊丽莎白气愤之下,给国王弟弟和摄政王爱德华·西摩都写了很长很长的申诉信,驳斥这些谎言的荒谬可笑。
历史学家都说,伊丽莎白小小年纪,能写出那么雄辩又周全的信,很厉害。不过,俺试图读了一下,愣是没有看懂。伊丽莎白的信件,据说以隐讳周密,滴水不漏著称。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读一下 (15世纪英语的拼写和现代英语差别不小)。
(向上滑动启阅)
  MY Lorde havinge reseuede your Lordeships letters, I parceve in them your goodwil towarde me bicause you declare to me plainlie your mynde in this thinge; and againe for that you wolde not wische that I shulde do any thinge that shulde not seme good unto the Counsel, for the wiche thinge I give you most hartie thankes.  And whereas I do understande that you do take in ivel parte the letters that I did write unto your Lordeshipe, I am verye sorie that you shulde take them so for my mynde was to declare unto you plainlie as I thogth in that thinge, wiche I did also the more willingelye bicause (as I write to you) you desired me to be plaine with you in al thinges.  And as concerninge that pointe that you write that I seme to stande in my none witte in beinge so wel assured of my none selfe, I did assure me of my selfe nomore than I trust the trueth shal trie; and to say that wiche I knewe of my selfe I did not thinke shulde have displeased the Counsel or your Grace.  And surelye the cause whie that I was sorye that ther shulde be anye suche aboute me, was bicause that I thogth the people wil say that I deserved throwgth my lewde demenure to have such a one, and not that I mislike any thinge that your Lordeshipe or the Counsel shal thinke good, for I knowe that you and the Counsel ar charged with me; or that I tak upon me to rule my selfe, for I knowe the* ar most disceved that trusteth most in themselves, wherfore I trust you shal never finde that faute in me, to the wiche thinge I do not se that your Grace has made anye directe answere at this time, and seinge the* make so ivel reportes alreadie, shalbe but a increasinge of ther ivel tonges. Howbeit you did write that if I wolde bringe forthe anye that had reported it, You and the Counsel wolde se it redreste, wiche thinge thogth I can easelye do it, I wolde be lothe to do it for bicause it is my none cause; and, againe, that shulde be but a bridinge of a ivel name of me that am glade to ponesse them, and so get the ivel wil of the people, wiche thinge I wolde be lothe to have.  But if it mougth so seme good unto your Lordeshipe and the reste of the Counsel to sende forthe a proclamation in to the countries that the* refraine ther tonges, declaringe hot the tales be but lies, it shulde make bothe the people thinke that You and the Counsel have great regarde that no suche rumor shulde be spreade of anye of the Kinges Maiesties Sisters, as I am, thougth vnwordieb, and also I shulde thinke myselfe to receve suche frendeshipe at your handes as you have promised me, althogth your Lordeshipe hathe shewed me greate alreadie.  Howbeit I am aschamed to asked it anye more, bicause I se you ar not so wel minded therunto.  And as concerninge that you saye that I give folkes occasion to thinke in refusinge the tood to vpholde the ivel, I am not of so simple understandinge, nor I wolde that your Grace shulde have so ivel a opinion of me that I have so litel respecte to myn one honestie that I wolde mainteine it if I had souficiente promis of the same, and so so your Grace shal prove me whan it comes to the pointe.  And thus I bid you farewel, desiringe God alwais to assiste you in al your affaires.  Writen in hast.  Frome Hatfelde this 21 of Februarye.
Your assured frende to my litel                   

power            

ELIZABETH.
To my verey good Lorde my Lorde 

            Protector. 

THE PRINCESS ELIZABETH TO THE LORD PROTECTOR.

[MS. LANSD. 1236.fol. 33. Orig.]
估计也就是这种天生的谨慎救了她的性命。那些被查抄出来的她跟托马斯·西摩的通信,也都让人挑不出什么错儿。本来,她的罪名可大可小,如果被判有辱王室名节,她这一辈子就完了。若是有实证说明她跟叛国者勾结,保不定也会被关入伦敦塔掉脑袋。
虽然最后侥幸逃脱,而这次事件还是给了伊丽莎白很大的打击。在小姑娘短短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偷情”这个词,再一次和 “死亡” 联系在了一起。而且,这一次受到威胁的,就是自己的性命!
安·博林之死与亨利八世和简·西摩之婚礼 
by Matthäus Merian (1629-1630) in 'Chronica, Beschreibung der fürnembsten Geschichten'.
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都是由自己的经历决定的。当伊丽莎白听到爱情这个词,首先想到的,绝不是浪漫与美好。她的母亲是父亲打着爱情的旗号送上王后宝座的。可是又因为跟其他男人发生 “奸情” 而被砍头。她8岁的时候,看着父王因为另一个小妻子而被爱情迷昏了头。可是那个小王后却又因为偷情罪,很快被送上了断头台。这一次,她自己也因为谣传中与男人的 “奸情” 而差点儿身败名裂,甚至性命不保。
所以在伊丽莎白的字典里,爱情就是一种很危险的东西,危险的背后就是 “死亡”的深渊。这也是为什么她一生中唯一敢于投入真感情的那位情人,不光跟她从小相识,关系非常靠得住,而且这个男人个性软弱。他们俩走到一起,固然是出于青梅竹马的信任,也因为伊丽莎白深深地明白,他永远都不会,也绝对没有能力来伤害她。
在女权如此低微的年代,女人要想好好活下去,实在是太难了。在认清楚这一点之后,本来就对世界充满戒心的伊丽莎白,开始了一种更加低调的生活方式。其时伊丽莎白正是花季少女,本应该是最该张扬青春的时刻,这次风波后她却过起了如同苦修士一般深居简出的生活。
再深藏不露,依然掩饰不住少女特有的魅力。据说她倒也有不少优点,符合那个时代的审美。比如浓密鲜艳的长发,淡得几乎看不出来的眉毛,苍白的皮肤,还有,从来不用香水也不会有体味 。( 小编注:伊丽莎白年轻时的画像实在太少,只好炒冷饭。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她当时有多低调。)
伊丽莎白公主

(The Family of Henry VIII c. 1545)
那时候的伊丽莎白不施脂粉,纯朴天然,她的装束总是异常俭朴,甚至对于一个公主来说,简直就是寒碜。当她偶尔去王宫参加活动,赞美她的人会感慨,我们的这位公主如同圣徒一样,真是克勤克俭的楷模;讨厌她的人却说,这不过就是一个天生的婊子,夹起尾巴,惺惺作态的伪装罢了。对于所有风言风语,伊丽莎白一概不做回应。这种明智,这种忍耐,体现在一个妙龄少女身上,实在不能不让人叹服。
当托马斯·西摩被砍头的消息传来,伊丽莎白留下了一句话,很值得玩味。小公主说,今天死去的这个人,聪明绝顶却毫无判断力
那时候,她才仅仅十五岁,这话却说得却异常深刻。对于这个人生中第一个跟她调情的成熟男人,是批判?是怜悯?是讽刺?不管怎么说,就是因为这个男人的出现,让伊丽莎白公主比一般女孩子都更早结束了纯情少女爱做梦的阶段,被迫开始直面成人世界里权力斗争的残酷。
此时的伊丽莎白对弟弟爱德华还保持着儿时以来的友爱,又多了几分诚惶诚恐的恭敬。要说起爱德华六世对两位姐姐的感情,也很有意思。二姐伊丽莎白跟他一样笃信新教,而且从小就会拼命讨好他。大姐玛丽却是个捍卫天主教的刺儿头,一直让他有点畏惧。当周围的人开玩笑逗他,陛下长大了想娶什么样的女子为妻?没想到小国王竟然不提二姐伊丽莎白,却天真地说,我可以娶玛丽吗?因为妻子必须完全服从丈夫。如果我能娶到玛丽,我就再也不用头疼她三天两头因为宗教问题跟我唱对台戏了!
这句话说得非常孩子气,但是也显示了宗教分歧,在那时的英格兰有多么地突出。
要说在爱德华六世统治的时期,最有成就的人当属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默。其他那些新教权臣不过都是忙着互相争权夺利,只有他是充分利用这几年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把宗教改革大刀阔斧地施行下去。
我一直觉得,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默是 "大隐隐于朝" 的典范。在亨利八世手下谨慎乖觉的他,到了爱德华六世时期,才开始淋漓尽致地显露他的才华。
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默
by John Heywood
对于当时的英国,大众普遍能接受的新教观点还相当保守。而克兰默从年轻时期脑子里接受的宗教理念就是最激进的德国的路德教派思潮。可是,他竟然能忍受亨利八世设置的 “小教廷”,虚与委蛇地当一个类似天主教小教皇手下的大主教当了十几年,而没有暴露自己非常超前的宗教革命理想。
如果他笃信天主教那套等级观念,那么能在英国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主教,绝对可以算作志得意满。偏偏路德教派相信上帝之前,人人平等,下等修士在精神的世界里,并不比主教们来得低级。所以,对于托马斯·克兰默来说,这个金字塔尖的大主教身份可谓是非常无奈与讽刺。但是,为了理想他默默忍耐,没有让多疑的亨利八世发现他的任何异心。
在没有了亨利八世的遏制之后,克兰默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构建宗教世界中的理想国,为未来新教体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爱德华六世刚刚登基,托马斯·克兰默就在全国宗教系统内展开调查,讨论宗教仪式的规则。结果,各个教派众说纷纭,没有一个能占上风。于是,他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利用大主教的宗教领袖身份,给全国各教堂的宗教仪式制定一份标准化模板。为了更彻底的脱离与罗马教廷的关系,他大胆地把自古以来由拉丁语主持的祈祷仪式,领圣餐仪式,给改成英文。他还把各种典礼长度大大精简,让宗教仪式更加人性化。要知道,过去天主教的繁文冗节太多,举行一次仪式,动不动要耗上大半天,可谓劳民伤财。
虽然为了妥协,托马斯·克兰默并没有禁止天主教的弥撒,圣油和圣餐礼仪,但是在神圣的宗教仪式中,用不入流的蛮族语言英语替代古老高贵的拉丁语,是很多尊重传统的人无法接受的叛逆行为。不少保守派主教拒绝接受。但是现在是新教的天下,轮不到他们反对。那些强硬拒绝执行宗教仪式标准化的主教,就会被直接关进伦敦塔。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 1706 版 )
 初版于 1549
克兰默紧锣密鼓的下一步,是亲手编定了新的英文版祈祷书。在这本祈祷书的定制翻译过程中,克兰默展现了他对各个派别宗教典籍的广博学识,还有在宗教,哲学,语言方面的极高天赋。虽然第一版英文祈祷书里面,依然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论调,但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克兰默等于是造福了广大没条件学习拉丁语的平民和小工商业者阶层,为宗教知识的普及做出重大贡献。一旦可以用英文祈祷,能听懂祈祷内容的人口,比过去只用拉丁文的时候,一下子上升几个量级。
如果人人都可以在家读懂圣经,可以每天自己在床前做祷告,那么还要一个层级森严的宗教体系干什么呢?一旦老百姓可以自己在家与神沟通,那么各级神职人员来钱的渠道必定就大大缩水。所以,如果没有爱德华六世时期的特殊政治环境,这些政策根本就执行不下去。正是因为这些创举,后来随着大英帝国殖民地的扩张,英文的圣经才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新教得以发扬光大。克兰默这位宗教革命先驱的功绩,影响深远
往期回顾:
小编:团医女

【无事生妃】MuchAdo_USA 原创文章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朋友圈
公众号及其他媒体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转载合作请写邮件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