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习惯了在窗户紧闭的空调写字楼里面对电脑工作十多个小时?又有多少人一到饭点就打开手机APP订餐?有多少人回到家关上房门一边刷社交媒体一边追剧?又有多少人曾抱着手机在沙发上沉沉睡去?城市CBD楼群密布,植被稀少,可怜的几点绿都隐藏在忙碌的办公桌旁,看不到昆虫和鸟类,只有鱼缸里豢养的几尾热带鱼像是动态屏保一般在透明的小方盒子里坚强地游来游去。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篇木心的散文《从前慢》,如同应时开放的花朵般,一夜间悄无声息地开进了大家的心底。
或许是快节奏的生活过久了,一股关于慢生活的怀旧的风潮蔓延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80年代生人儿时的玩具到怀旧零食,从复古时装到青花瓷、明清家具,从昆剧院的复兴到诗词大会的流行,人们在怀念这些以往的精粹的时候究竟在怀念什么?
昆曲
传统家具工匠作业中

也许,由爱奇艺出品的纪录片《讲究》,可以带我们走进那一段逝去的时光  里。纪录片《讲究》从2017年上线至今,已进入第四季。一个节目可以做到第四季,除了对于节目质量的高要求之外,更重要的一定是无法取代的价值内核,在审美获取、知识传播以及情感共鸣的同时,是对于本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正视。
爱奇艺出品的纪录片《讲究》
《讲究》第四季主打非遗传承人,将为我们介绍核雕、紫砂、苏绣、汝窑、红茶、颜色釉、青花瓷及岩茶八种技艺,九位传承人。每位匠人都毕其一生为一门手艺,或是对极致与美的追求,或是为民族传承的延续,或是守护古人时代留下的遗产……匠艺有差,匠心无别,每一位匠人都深刻展现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事必躬亲身体力行的“匠人精神”。
纪录片《讲究》第四季的非遗传承人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倔强是最难改的脾气。
假如要改,也要倔强地去改。
不用改,只有倔强的人才温柔。
怎见得呢?
譬如说,穿着讲究,就是对自己的温柔。
——木心《即兴判断》
绣线从花纹轮廓一边起针,直拉到轮廓另一边落针,来回往复。操纵线条的走向,筹谋丝理的转折,这是镇湖绣娘姚建萍每一天的日常。关于刺绣,从八岁开始便烂熟于心的技艺经过几十年的学习、打磨、内化已臻化境。姚建萍所刺绣的鸟兽,色彩微妙渐变;花草,似可听到虫鸣;山水,融丝理于石缝、树杈间。
苏绣皇后姚建萍
1967年出生的姚建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针线承载着时代,20年间,姚建萍把苏绣送进了白金汉宫,成为大国间友谊的桥梁,她创造出了属于苏绣的黄金时代。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神乎其技的苏绣大师,在女儿眼里却不是个好妈妈!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都经历过这样一段岁月,早晨被妈妈叫醒吃早餐,然后去上学,晚上回家吃着妈妈亲手做的晚餐,跟妈妈绘声绘色地讲述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这应该是我们成长中最平常不过的一天,但是对于姚建萍的女儿来说,这些都是奢求。
姚建萍说“几十年如一日,我能够把所有的私心杂念放在一边,努力地探索苏绣在当今艺术语言里的未来方向。我耗尽了我所有的精力与情感。”
对于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这些话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只有这样才担得起他们的使命,是应该达成的目标,然而对于一个家庭、一个成长过程中的女儿来说,这句话却显得异常冰冷。
女儿姚兰说“小时候我特别恨我妈。”母女间的隔阂因苏绣而产生。
苏绣皇后姚建萍和她的作品
姚建萍的苏绣作品
姚建萍犹如油画的苏绣作品
事非经过不知难,从普通绣娘到“苏绣皇后”,这里面的艰辛只有试过的人才会知道,姚建萍不满足于传统苏绣千年不变的绣法,她四处拜师学艺,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博采众长,将油画、国画、人物、肖像等题材与苏绣巧妙融合,把美术中的素描关系、光影变化、透视与色彩的表现手法灵活运用到刺绣中去,大胆的创新使传统苏绣有了质的飞跃。“户户有棚架,家家会刺绣”说的是苏州镇湖镇是刺绣之乡,然而这十个字说来简单,姚建萍却用了她一生的时间去实践、钻研,她心中那份对于光大苏绣的坚定让她忍痛将母女天伦放在了一边,指上的丝线成了她一生的牵绊,这或许就是木心先生口中的倔强。
4年前,女儿姚兰前往欧洲学习艺术管理。回到中国后,就读于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硕士。姚兰在与母亲的传统技艺选择对立。不仅是对苏绣的抗拒,更是对母亲的抵触。然而,血液里流淌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西方的教学体系并没有让她感受到内心的平和,她在异乡独处的时候思乡的感受让她看见了自己的内心。
“假如要改,也要倔强地去改。”
姚兰与她的毕业作品—苏绣《远方》
姚兰在自己的毕业创作《远方》中,出乎意料地选择了苏绣,当她拿起绣花针的时候,时光穿过了两代人,无论是痴狂还是抵触,最终都被手中柔软的丝线化为了绕指柔。姚兰逐渐理解了母亲对于这份事业的热爱。最终,姚建萍、姚兰母女间因苏绣产生的隔阂也因苏绣而得以和解。
她成为了她,她们的人生就此将要继续和丝线缠绕,密不可分。而苏绣就是依靠着祖祖辈辈扯也扯不开的缠绕传承到了今天。不知道这样的剧情在历史上曾上演过多少次,只是当姚兰拿起针线的那一刻,镇湖镇或许只是多了一个绣娘,而苏绣的历史是否将要再一次被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无法判断,但是当姚兰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或许她会更加温柔地告诉孩子关于苏绣中的讲究。
技亦灵怪矣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核舟记》明·魏学洢
《核舟记》这篇古文中关于核舟《东坡夜游赤壁》的描述烂熟于舟山村的每一位核雕艺人心中,因为文中的这枚核雕早已不知所踪,所以舟山核雕村的核雕艺人们前仆后继用刻刀再现着文字中的每一个细节,以此完成对核雕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对明人王叔远的膜拜。这枚小小的核舟是核雕工艺的一个代表、一个象征,正如提起舟山核雕,另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宋水官。
核雕传承人宋水官
从1967年进入舟山核雕厂学习雕刻开始算起,宋水官与核雕的缘分已有50多年。很难计算甚至想象在这漫长的半个世纪,也是一个人的大半生时间里,有多少枚小小的橄榄核从他手中蜕变,成为价值不菲、令人称奇的艺术品。同样,细数宋水官的哪一件或哪一些作品可以谓之核雕精品,也变得不那么重要。当一个人把毕生的精力都用来钻研一件事,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令人崇敬的。
在纪录片《讲究》第四季中看到的宋水官,平常且可爱,感觉似乎和大多数这个年纪的老人无异,精神矍铄,慈眉善目,弯弯的眼睛即使严肃时也像带着笑。老人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除了雕刻核雕就是打牌,这与我们想象中的艺术大师相去甚远。也正是这样一个平凡真实的老人用自己的钻研精神将核雕技艺从建国后一度遇冷发展到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水官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这门技艺的普及、发展和传承,宋水官师徒一百多人已是极好的证明,更不必说如今整个舟山村成为国内最大的核雕设计生产批发销售的文化产业基地。这个太湖之滨的小村子,因核雕而荣。这和宋水官的执着与坚持不无关系。
宋水官核雕作品《乘风破浪》
核雕,讲究因型就势,器随型变,因此,不同的核型适合不同的题材。一千枚核仁中或许只能挑选到一个可以用的。挑核、磨刀、绘稿、打磨、刻线、粗雕、刻窗边、镂空……成品核雕精美异常,而制作过程更是需要细心和极强的耐心,稍有不慎,前功尽弃。熟能生巧,我们总觉得手艺人对待手中的工艺品只是需要时间和耐力的打磨,殊不知,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这群人对于他们赖以为生的技艺不仅满足于熟练,他们想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琢磨了一辈子核雕,宋水官对核雕工艺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2009年,宋水官曾经做过一枚惊艳世人的核舟记《乘风破浪》,长不过4.5厘米的核舟上竟然载了23个人,个个栩栩如生,凭借这件作品他摘取了2009年山花奖。然而当大家都惊叹于他纯熟的技艺的时候,他却觉得核舟不一定人越多就越好,太多了只能展示头部,反而是少一些的人能很好地布局,并让每个人的面部、衣服细节都能刻画得淋漓尽致。尽管在常人看来他已经是核雕领域的宗师了,他自己还是会亲手制作核雕,他说,越老,越有干劲儿。他还想让核雕走向世界,为更多的人所知道、所喜爱。这或许就是传统手工艺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吧!
近年来,国内文化类综艺呈上升姿态,跟匠人、传统工艺挂钩的综艺、纪录片也不在少数。因为有着无法取代的价值内核,能够带来民族文化自豪感,这类节目在观众心中有着先天的好感度。而《讲究》之所以取名为“讲究”,除了有精良的制作用来展示出鲜为人知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传达出每个手艺人别致的工匠精神之外,更唤起了大家对慢生活的向往。除了正在播出的第四季之外,《讲究》前三季所讲述的技艺也非常精彩、传奇,包括榫卯、建盏、汉刻、铠甲、银炉、竹隐、雕版、团扇、点翠、砖雕、面线等共计25期内容。当这些传统技艺被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讲究》想要传达的精神便也种进了大家的心里。
精致的生活不因物质的富足而丰满,讲究,是一场当代的文艺复兴。
1935年,杨绛和丈夫钱钟书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当时手头的拮据让杨绛精打细算起来。他们住在房东家,吃的由房东提供,杨绛从未有过挑剔。而在穿着上,她更是将就,常常只有两套衣服替换着穿,却也总是干净爽利。空闲时,杨绛会拿起笔墨练习书法,没有纸,就在房东送的餐巾纸上练。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杨绛所处的或许就是王小波口中诗意的世界。然而时至今日,有谁会觉得拿起笔墨练习书法是一件诗意的事情呢?或许这些都随着键盘的使用而被束之高阁。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有着近千年的文官治国的历史,对于文字、文学、文化、文明的认识有其独到之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文房四宝早已退居文物收藏和专业艺术的领域而少有人问津,然而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墨工艺仍然在传统的徽墨产地代代传承,《讲究》第三季中的其中一期就讲述了这样一位非遗传承大师。
历历千言照今古
“周美洪,汉族,1956年生,安徽绩溪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徽州民间工艺师。周美洪从小便接触徽墨,受其父嫡传,深得墨法真谛,技艺精益求精。1979年进入老胡开文墨厂从事制墨工艺;1983年徽墨研究所成立后,开始从理论高度研究、继承徽墨制作技艺,努力达到‘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成真’的制墨准则。1992年,他指导制作的歙砚、徽墨作为礼品赠送给在上海出席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会议的代表,受到广泛称赞。1993年,他主持制定观赏墨、收藏墨行业标准,填补了我国墨业产品标准的空白。”
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美洪
以上是网络文库中关于周美洪的介绍,仅读文字会让人觉得这是个天才且传奇的制墨人,而看到纪录片中的周美洪,松弛的眼皮,沙哑的嗓音,一头已经白了大半的头发,穿着朴素的衣服,其实很难将他和那个文字中风采飞扬的非遗传承人联系在一起,除了提及制墨时侃侃而谈的自信和制墨过程中眼神的坚定,周美洪就是眼前这个近乎平凡的人。
魏晋时期,中国书法从朝鲜传入日本。直至今日,在日本,每六人中便有一人还在练习书法,徽墨的销售中国日本各占一半,而中国人口是日本的十倍。“生于民间,死于庙堂。”这是周美洪最害怕的事情。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制墨手艺,眼看着后继无人,只能在博物馆里念字看画读历史了,这是周美洪不愿意看到的。计划经济的时候,上海还有家很有名的曹素功墨厂,到了市场经济的时候,位于市中心地带墨厂的5层楼全部出租了出去,不用干活赚租金就能轻易地解决职工的工资问题,还会有谁辛苦安心地做墨呢?后来上海就没有人做墨了,也只能在网络上才能看到如何做墨。而全国保存最完整制墨工序的只有周美洪所在的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制墨并非易事,烧烟、存烟、印红、刻模、配料、熬胶、搅拌与压制、蒸墨饼、锤墨饼、墨撑滚压墨条、放入模具、压制、拆模、成型、晾墨、打磨、晾干、描金,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耐心和多年的经验作为支撑,最终才能完成一块色泽黝黑发亮、入纸不晕、历久不衰,一点如漆,万载成真的徽墨。
在纪录片里,周美洪不断地讲,担心制作徽墨的手艺会失传,年轻人不愿意干这样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这个行业清苦、寂寞。虽然早在清朝就没有了传内不传外的观念,但是依旧逐渐式微。非遗最怕的是什么?生于民间、死于庙堂。像这种非遗的技艺,很多都是民间产生的,最后进了博物馆。
周美洪已到耳顺之年,视力、体力都慢慢衰退,一个行业的消失其实无关行业本身,当没有了市场需求的时候,或许就是这个行业只能存留在历史中的悲哀。徽墨厂还能赖以生存的原因是邻国日本对于墨的大量需求,而书法的发源地中国,练习书法的人却在逐日递减。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我们常会觉得过去是一个黄金时代,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机器,生活不便时全凭自己双手——制作、劳耕、收获,还有写字。这里修车,于是端正写下“车行”,那儿卖面,所以信笔书下“阳春”。字形的变化全随店家的喜好,反正是自己的招牌,即使不好看,也自有它的粗粝之美。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都不写字了。
周美洪制作的黄山松烟墨块
看完纪录片之后,我很想铺开宣纸,磨一锭徽墨,写上一句:“历历千言照今古”。然而此刻的我正敲击着键盘书写我对写字的怀古之心——这也真是讽刺。
周美洪说,我做了四十年的徽墨,传承的是千年前的手艺。讲究,就是让手艺再留一千年。
“龙麝黄金皆不贵,墨工汗水是精魄”,只是,希望他们的汗水不被辜负。
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一定历史时期中文化发展的见证,有人甚至说,这些“遗产”都是古老的、腐朽的、愚昧的,还有什么用处?前不久刚刚去世的国宝级民俗学家乌丙安曾说过: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滋养,它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培育起来,和这个族群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思考,一个民族的文化支撑是什么;我们与生俱来、代代相传的文化根基是什么;如果这些文化失去了,我们还剩下什么。人不是经济动物,无论怎样全球化,每个民族身上仍然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是不能丢也无法丢的。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之“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所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看,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就格外凸显,它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亡。一位德国哲学家曾说,新兴的经济体就像一列快车,如果仅仅用经济头脑去支配它去跑,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摔下悬崖,因为它是盲目的。如果始终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来引领自己,它就会永远把握住前行的方向。
纪录片《讲究》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乌丙安所强调的文化之“根”正是《讲究》所记录、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手工技艺,无论是织造、刺绣、雕塑、扎染、金银制品等,它们都倾注了创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任何现代化工业产品所不能比拟的。
看纪录片《讲究》的时候时常被感动,原来这些属于我们儿时的记忆都还有人细心守护着,或许当我们怀念旧时光的时候并不是怀念某个物件本身,而是一种根植于血脉中的传承。与其去怀念,不如为这些还可以见到的传统文化做些什么,让它们不会只存留在影像或是博物馆里,比如亲手为自己的孩子做一把我们儿时坐过的榫卯结构的木马玩具椅,或是放下手机,用蝇头小楷写一封饱含情意的书信寄给远方的朋友,又或是关上空调,寻一把漂亮的团扇让自己感受一下自然的温度。
(文中图片来自《讲究》)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张陈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