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胤米
1
丁越的家是整个小区的异类。
房子建成于1995年,裸露的黑色电缆线爬满外墙,没有保安亭,没有电梯,搬过来半年多了,也从没见过物业,楼道打扫全凭各家自觉。穿过周围几个高档小区往家里走的时候,丁越总忍不住打趣:往我们这儿来,就跟贫民窟似的。
推开门,却是另一番景象。
客厅的墙壁粉刷成明度较低的白色,客厅不大,几件家具陈列有序:电视下面是一只原木色的矮脚柜,另一侧是深草绿色的沙发,上面摆着龟背竹图案的方形抱枕,茶几面是直径很小的圆形,浅浅的薄荷绿色,寥寥几处,整个客厅就透出生机。
去年底,丁越和先生终于有了北京购房资格,综合几个条件考虑后,把家选在了亚运村的这处老小区。橱柜上深红色的锈迹、瓷砖上深黄色的油污、厕所地面深褐色的污垢,是过去20多年生活在这个房子里的一批批租客留下的痕迹。装修前,他们见了几个设计师,都不太满意,对于理想的家,他们希望是这样的:一定要舒服,要简单大方,色彩和谐,家里的东西要符合两个人的习惯,怎么顺手怎么来,亲力亲为。装修的一开始,两个人拆掉了橱柜,搬走了大圆桌,铲掉了墙皮,把房子还原成毛坯房。折腾了3个月,终于把家改成了这般模样。搬进去后,丁越给墙壁上挂上一张黑白色海报,上面写着:Home is not a place, it’s a feeling.
家不是一处空间,它是生活的容器。
理想的家没有定式,你完全可以大胆动手,让它按照你的理想状态来。
家居生活分享平台好好住」APP的创始人冯驌大学毕业10年间,搬了10次家,每次搬家,他都会进行改造。对出租屋改动最大的一次是七八年前在奥运村旁租的一室一厅。他把墙重刷了一遍,所有窗帘都扒下来换成自己的,厕所里的镜架、台面换新的,房子里所有的灯全部换掉,惨白色的塑料吸顶灯换成吊灯。就连门把手,他都自己跑建材城买了新的。最终房东也被他这番改造震住了,同意冯驌提出的把涡轮洗衣机换成滚筒洗衣机的要求。最新一次搬家,他甚至给自己的家里打造出一个小型的热带雨林
怎样花最少的钱提升出租屋的格调知乎里得到将近41万用户的关注,总浏览量超过7300万次。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越来越多的人对这句话表示认同。
注意力的视角从关注工作等外部工作空间转向私人生活空间,美渗透进来。
从新手到家居达人的过程中,冯驌意识到自己反对千篇一律的居住空间,现在年轻人最大的特点是兴趣爱好特别明确,特别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那就把你的家变成集合你想要的所有的东西的一个场所。
越来越多人把家居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喜欢龟背竹的丁越,有意识地把龟背竹元素逐次带进家中,他们买了龟背竹植物,慢慢地把碗、地毯、床品也用上了龟背竹花纹,整个家的流畅度更高了。喜欢金属质感的人,家里充满了黄铜色的器物——桌子、吊灯、灯座、置物架、淋浴喷头、窗框……甚至还请朋友从米兰五金店带回了黄铜色的门把手,开门时握住它是屋主每天回家最具仪式感的一刻。
2
对家居空间的改造和整理的过程,既是确认自己喜好的过程,也是梳理自己生活的过程。
在整理房子之前,邓冬梅的生活像是一团缠绕的毛球。
因为做生意,她常年吉林、广东两头跑,从小,父母就把她当男孩子养,生活习惯上比较豪放,喜欢购物,买起东西来大手大脚。工作占据了她几乎所有睡眠之外的时间,买回家的小家电、日用品、衣服常常包装都没拆开就直接堆起来,家里几乎没有任何收纳的家具,所有物品全部暴露在肉眼可见的空间里。
2015年的秋天,邓冬梅的生意遭遇了大危机,陷入停滞状态。从公司回到家中,一进门,邓冬梅突然缓过神来:原来我一直住在这样混乱的空间里。东西完全凌乱地堆在家里边,事实上是有一种什么感觉,就是压得我透不过气。邓冬梅开始学习整理术。第一次整理用了三四天才弄完,这期间,邓冬梅读完了日本整理师佐佐木典士的书,这位极简主义者倡导简单的生活,认为少即是幸福后来的两次整理,邓冬梅走心了,面对一屋子物品,她把真正需要的、心动的留了下来,也由此获得了某种顿悟。
生意上的困难化解了之后,邓冬梅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了出来,她不再执着于追逐财富,把生活的空间留给自己,没有什么选择是困难的了,邓冬梅甚至还瘦了50斤,逛街时有了更多美的选择。
整理是有魔法的,它让人看到美,也让幸福触手可得。
第一整理术的创始人周一妍曾经在上海媒体工作十年,偶然读了日本整理大师近藤麻理惠的书后,用了4个多小时对自己的衣橱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整理,在对既有物品做是否心动的选择时,周一妍意识到生活空间里的很多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在研读了当时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整理书籍后,周一妍提出了辞职,专职对整理进行研究。
每年,全球各地有上千万的人通过整理家庭空间梳理自己的人生,人们丢弃掉空间里不再需要、并不心动的物品,居住空间的整洁让紧绷的生活也透气了。一些人辞掉了因为顾虑现实但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一些人对自己的社交网络有了新的理解,更珍惜身边的朋友。
它是一个全人生的探索过程,我们顺着自己的心作出改变,然后随着你生活状态的变化,慢慢接受和喜欢现在的自己,也慢慢影响身边的人。周一妍说。
3
对生活细节的观照让人们成为美的发现者,也变成美的创造者。
住进去半年,丁越和先生给家里添置了烤箱、戴森吸尘器、破壁机、烤肉机,不用工作的周末,会邀请三五好友到家中做客,做手抓饭、羊肉汤,烘焙蛋糕。世界杯比赛的这阵子,丁越从网上买来竹签,两个人在家里串起了肉串,一边喝酒一边看球。她的朋友圈里,飘着烟火气,那是生活的味道。
和先生一起忙活装修的半年里,徐旻意识到自己对两个人的生活习惯有了更清晰的梳理,两人意见不统一时,坐下来把各自的主张一条条列出来,对比协商,各做妥协再下决定。以前租房时带着对付着住的心理常常就把日子糊弄过去了,更多的时间留给工作,他们俩都是工作狂,从前特别习惯于在公司加班到深夜。有了自己的家之后,对生活品质和格调的要求更高了,现在就会想,事情做的差不多了,就早点回家,每个每个周末都很想待在家里,觉得我的家,哇,这么好看,这么舒服。徐旻说,工作已经让你很累了,是吧,回到这样的家里就会觉得好放松。
家居美学是想象力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没有边界,可以无限蔓延。一些人也把装修和装饰家居,视为一门科学。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托马斯·塔尔汉姆是一个用科学精神生活的人。平时购物、吃饭,托马斯都要注意甄别食物的成分,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取最健康的饮食方案。在北京生活的几年里,托马斯一度深受雾霾困扰,通过研究空气净化器原理,自己动手作出了净化度高、价格又低的净化器。干净的空气不是奢侈品。托马斯说。
人们当然不需要像托马斯一样自己研发一台空气净化器出来,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意识的改变:你的生活空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加聪明
查非是一名有着科学精神的记者,装修对于她来说基本等同于系统工程学研究。我家里的家具尺寸、灯具的色温、不同房间的家具、五金产品和家电,背后都有选择的科学,材料学、人体工学、设计心理学,我认识了很多产品的设计原理,认识了好多材料。装修期间精确测量留下的习惯,让她现在都记得自己的四根手指宽度是6厘米。
更深一层,通过装修和装饰家居空间,查非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如果不是装修,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强烈的细节强迫症患者、落灰恐惧症、打钉恐惧症患者,这些都非常明显地应用在了我的房子装修过程,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是装修、装饰了一个家,更像是重新认识或者说改造了自己。
如果你觉得生活很丧,那是因为它还不够美
《人物》「生活的美意」音频课(三节)
为你提供抵达美的路径
 如何科学生活,少交智商税 
托马斯·塔尔汉姆 Thomas Talhelm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SmartAir创始人

一个登上过Science封面的心理学家
一个挑口罩要做量化分析的美国超级学霸
 课程简介 
托马斯将会教给你,空气净化的科学方法是什么?他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数据,来证明什么样的净化器和口罩最有用。每个人都应该有足够的知识辅助,学会呼吸干净的空气。你的生活空间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加「聪明」?
 把家过成你想要的样子 
冯驌
拥有1000万用户的「好好住」APP创始人

一个搬了10次家改造9套出租房的家居生活达人
 课程简介 
越来越多人把家居当做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会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现在家居上。冯驌将为你解答如何快速提高家居审美、实用和美到底哪个更重要,讲述可以被挑战的家居雷区以及关于家的一万种可能性。
 整理的幸福魔法 
周一妍
中国最具人气整理自媒体「第1整理术」创始人
绿舍离生活方式倡导者

日本专门家检定协会理事、讲师
 课程简介 
2013年,日本的收纳整理法进入中国,断舍离极简主义等日本家居美学成为年轻人向往的生活。日本专门家检定协会理事、讲师周一妍将告诉你,打扫家务、摆放收纳都不是真正的整理,整理是取舍的智慧,物品整理会让小家变大,空间的整理能让家变更美,整理的方法也可以延伸到社会关系的梳理和思维的整理,让整个人生都变成你理想中的模样。
花点时间以鲜花订阅为入口,倡导每周一花的小幸福」,每周为用户提供一束不同主题鲜花到家或办公室。为追求优质生活方式的女性,每周带去花香和甜蜜陪伴,打造精致优雅的高品质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