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男人值得爱?这个问题绝对是见仁见智。
但如果问「什么样的男人显然不该爱」,相对而言答案可能会统一许多。
潜心研究张爱玲近30年的许子东说,「爱上一个显然不该爱的男人」,好像是张爱玲小说的一贯主题。
于是,他提供了一种逆向的分析思路,从五四以来的爱情小说里,分析了男主人公的统一特点,归纳出他们身上值得爱的或不值得爱的特点。
这篇内容摘选自许子东在喜马拉雅开设的音频节目《许子东细读张爱玲》,选取了张爱玲10余部代表作品,按时序解读张爱玲一生的感情与创作变化,探索了她的文学史意义。

由《小团圆》引发的思考
讲述 | 许子东
台湾教授黄锦树用一句话概括《小团圆》,说这个爱情故事「论证了女主角何以不惜一切爱上显然不该爱的人」,这句话带出三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这个男人是一个「显然不该爱的人」,这个「显然」在哪里?
第二,女主角为什么要「不惜一切」去爱这么一个男人?
第三,到底什么是张爱玲所谓的「爱」?
其实,「爱上一个显然不该爱的男人」,好像是张爱玲小说的一贯主题。
所以《小团圆》是个案,又是一堆混合的问题。
说一个男人「显然不该爱」,那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我们知道什么样的男人显然应该被爱。
这个「显然」还是要回到文学里去讨论。最好的办法是看看五四以来最著名的爱情小说,那些男主人公是为了什么原因被女主人公所爱。
我找了五四以来十来位最重要作家写的爱情小说,分析了小说里的男主人公到底为什么应该被爱。
包括鲁迅、茅盾、巴金、老舍、郁达夫、沈从文、钱钟书、丁玲、张爱玲九个小说家,再加上戏剧家曹禺。
爱情小说选了鲁迅《伤逝》、茅盾《创造》、郁达夫《春风沈醉的晚上》、巴金《家》、老舍《骆驼祥子》、沈从文《边城》、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张爱玲《倾城之恋》,加上曹禺的《日出》,都是中国现代文学最经典的作品。
1

要有钱,还是要有文化?
这么多有名的小说里,男主人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男主人公多是有才华的知识分子。说明一下,这些小说都是知识分子写的,所以难免有一些自恋。
在那个时期,一个小说的男主人公很少是炒股票,或扫地的或卖花的。
总而言之大部分是有才华的知识分子,这是最大的共同点。
郁达夫的男主角,涓生、觉慧、君实、方达生,方鸿渐等等,丁玲写的凌吉士是一个南洋的侨生,范柳原虽然是一个商人,可是还是喜欢读《诗经》,这个很重要。
十个男主角只有两个不是知识分子,一个是沈从文《边城》里的二佬傩送,另一个是「骆驼祥子」,但是即便这样,傩送也比翠翠多有一点文化,至少还想在荒山野岭唱卡拉OK求爱。
祥子和虎妞比谁有文化,倒很难说。但是祥子崇拜文化,大家记得,他跟曹先生拉包月,那是他生活工作最好的一段时间。即便祥子文化上有一点差,他的道德追求也很强。
但总体来说,十部小说爱情故事的男主角比女主角都有文化。
第二,有文化就有政治倾向,文化不可能完全没有倾向,而这些主人公大部分政治立场进步,按今天的说法就是他们比较偏左,都是追求五四新文化的。
第三是永恒不变的因素,就是经济。
今天的现实生活当中,甚至小说当中都是一样,能熬住谈恋爱三个月不讲房子都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假设三次拍拖不提到这个问题,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非常浪漫,非常超脱了。但是以前不是这样的。
鲁迅《伤逝》里面谈恋爱,谈什么?谈雪莱、拜伦。
我年轻的时候,要是碰到女生也不会提房产的,讲什么?讲卡夫卡、海明威。
哪有一上来,就说家住在什么区,多少平方,租的还是买的,爹妈承担首付等等,太俗气了。
本来「五四」的小说不像今天的小说或生活那么重视经济因素,但「五四」小说里有钱不一定成,没钱一定不成。
《伤逝》里就是没钱,好端端的子君、涓生最后就分手了。钱有时候是鸿沟,比方《家》里边觉慧跟鸣凤,一个少爷一个丫头,所以怎么都不成功。
《莎菲女士的日记》里男女之间的阶级界线,后来就转化为思想趣味的鸿沟。《骆驼祥子》里女的比男的更有钱也是障碍。
钱也可以是基础,明显的是《倾城之恋》的找长期饭票,隐晦的是《春风沈醉的晚上》。钱在这个里面还是很重要的角色,书中自有颜如玉。
最微妙的是《边城》,男主人公本来是一个富二代,可是当他考虑婚姻的关键时候,经济差距看上去是误会的浅溪,实际上还是鸿沟。
三十年代文学当中,沈从文是最淡化阶级差异了。我们设想要是《边城》的故事,被左联的作家来写的,就是当地地主两个儿子看上一个贫家女子这么一个故事,沈从文把他写成山清水淡、风景明媚,但是人情还是悲剧,小说里还是写了阶级的隐隐的存在。
总括一句话,经济在所有爱情小说里都起了或正或反的作用。
第四就是形象跟身体了。
有趣的是,这么多五四男作家写的爱情小说,男主人公的面貌都是不清楚的。
这说明小说是以男人的目光去描写的,所以要看女人的身体,同时假定男人的身体不重要。
但是女作家如张爱玲、丁玲就会描述男主角的形象,写得最多的当然就是《小团圆》。
第五个条件就是感情的专一程度。
这一条说实在话,在张爱玲的小说出现之前,大家是不提的,因为这是不言而喻。小说男主人公是恋爱的男主角,他当然就是对女生非常专一。
五项基本条件,第一文化,第二政治,第三经济,第四身体,第五专一。
2

《小团圆》里旷日持久的爱情战争
我们现在把《小团圆》男主人公邵之雍放进这个结构主义的表格,发现他有三个强项,第一,他有才;第二,他曾经提来一箱钱;第三,眉目很英秀。两个弱项,一是有汉奸嫌疑。二是感情不专一。
欸呀,可以说《小团圆》的女主人公跟他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战争,中间的转折点就是一纸婚书,之前打败两个女的,之后被另外两个女的打败,前后连女主角一共有五个女的跟这个男主人公作战。
男女在一起的交往过程,小说共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冲动幸福」,这个转折点里女主角已经感到男主角所谓的结婚是另外一回事,所以跳入了一个纽约堕胎的意识流。
第二阶段是「纠缠忍让」,邵之雍逃亡,结婚以后从武汉到温州,再到上海,最后分手。
第三个阶段就是「愤怒摊牌」,温州千里寻夫,一直到小说的结尾。
3

九莉还是张爱玲的爱情标准
九莉的爱情标准是什么?九莉的爱情标准其实跟张爱玲非常相似:
第一,她不喜欢像她的人。
第二,她一向怀疑漂亮的男人。
第三是最重要的,她觉得无目的的爱才是真的。
这是女主人公的三个爱情条件,这里讲的是虚构人物九莉的爱情标准,虽然是非常接近张爱玲的爱情原则。
《小团圆》对自传体文学的突破,其中有一点就是第三人称、主角跟作家三者的关系混淆。
张爱玲的小说已经混淆了叙事者跟人物的视角,现在把这个人物跟作家本身又有意的混淆,而且张爱玲反复用中英文都写过《小团圆》的故事,细节、对话、表情可说是烂熟于心。
张爱玲写的时候是非常跳跃,也不考虑读者,所以就增加了作品阅读的陌生化的难度以及魅力。
……
本文为节目节选文稿,完整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听。

“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
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张爱玲
主讲人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即可收听《许子东细读张爱玲》

转载:
微信后台回复
“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