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资本与开发正在出现分离苗头,以险资为代表的房地产投资团已成势力。投资团携低成本资金,既满足开发商融资需求,自己也能获得稳定的资产增值,开发商则专职开发、运营与服务
《财经》记者 董文艳 | 文  马克 | 编辑
7月10日午间,华夏幸福(600340.SH)发布公告称,其股东华夏控股向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5.82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9.7%,转让价款共计137.7亿元,转让股价为23.655元/股。
平安资管是平安保险集团核心成员,保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本次权益变动后,平安资管将一跃成为华夏幸福的第二大股东,平安资管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从之前的0.18%增至19.88%。华夏幸福第一大股东仍是华夏控股,但占股比例从61.67%降至41.79%。第三大股东鼎基资本持股比例不变,仍为0.69%。
平安资管的入股成本为每股23.655元,协议公布前一日(7月9日),华夏幸福股价为24.90元。协议公布当日,华夏幸福股价一度涨停,收报27.31元,涨幅9.68%,7月11日小幅回调,收报26.75元,跌幅2.05%。
华夏幸福董秘林成红称,在融资方面,华夏幸福和平安系联系一直很紧密。这次股权转让启动于今年上半年,在华夏幸福确立了“对内合伙”、“对外合作”理念之后着手进行。但多位华夏幸福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本次入股酝酿已久。
在给《财经》的书面回复中,华夏幸福称未来还将与其他各类合作伙伴实施强强联合,增强业务协同。
“选择此时发布和平安牵手的消息,有助于提振股价,避免平仓风险。”一位华夏幸福中层人士说。
融资所需,华夏控股将持有的华夏幸福股票高比例质押。此次转让股权所得的137.7亿元中,有34亿元将用于解除原有的质押。
近两个月来,中国地产股跌势不断,华夏幸福股价也跌入低估区间。“平安终于等到股价够便宜的时候,低价捡资产,出手不亏。比起上半年入股,现在相当于打了半折。”一位大型房企资本部中层说。
在华夏幸福之前,平安系已经入股了碧桂园、旭辉等房企,均占据第二大股东之位。一位接近平安的金融业相关人士说,为了实现对地产行业的深耕,平安需要在几个拔尖的或有潜力的公司占股,做长期投资,这个方向一直没变。
平安的野心可能会在中国巨头地产企业身上实现。平安的低成本资金,能够为未来更多整合与收购提供弹药,而今年房地产公司资金需求正处在高点。
“今年资产荒,资本都要给自己增加资产端口。”一位华夏幸福中层管理者说。保险公司手里有资本,需要寻找优质资产。而去参股大型房地产公司,谋求利润保障,有利于提升资产收益。
看好华夏幸福的发展潜力是入股的前提,华夏幸福的PPP模式开发周期长,虽然利润较高,但短期内现金流压力较大,与险资的投资诉求吻合。险资的投资动作天生谨慎,更看重资产回报,由于资金成本低,对长线投资的容忍度也更高。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资本与开发正在出现分离苗头。从平安在房企股权上谋求存在感来看,以险资为代表的房地产投资团已成势力,投资团队往往根据房企和项目价值去投资,而开发商专职做好开发,运营相关服务团队。二者各司其职。
不过,平安系也有自己的地产机构平安不动产。上述接近平安的金融业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金融机构注重协同效应,善于整合集团内的所有资源。未来平安系可以借助华夏幸福的产业地产商业模式和运营能力,对平安不动产做进一步提升。
对华夏幸福来说,和此前碧桂园主动邀请平安进场一样,这一次让平安入股,不仅显示了资本的力量,也是一场谋求双赢的制度设计。
一方面,房地产企业是重资本模式,首要的是保证融资能力。对公司来说,资金充裕和资金价格便宜是关键。在地产行业今年普遍融资难的情况下,平安的进场有助于华夏幸福融资,平缓之前的资金链紧张传闻。未来,平安系的其他渠道或许也能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中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之间是友好的合作关系,少有宝万之争的局面。大部分大股东之间更多是相互配合,拉升股价,以此共同谋求资产增值。这不同于美国股市,险资和被投资公司都被放在镁光灯下,险资要警惕因为自己投资的公司经营不善或管理问题,而让自己陷入被做空险境。
此外,平安系进场也相当于华夏幸福的一次“染红计划”,长远来看,它有助于华夏幸福自身的业务拓展。“染红”是指一家民企邀请一家国资背景公司对自己做财务投资。
平安系的旗舰中国平安(601318.SH)第一大股东为地方国企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一度持股接近20%,现已减持至5.27%。碧桂园前CFO吴建斌曾在《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一书中披露,2015年4月碧桂园寻求平安入股是一次主动“染红”。吴建斌还将此举形容为“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可名利双收。”此前,碧桂园股价同样是一路下跌状态,平安进场被认为可以降低碧桂园的融资成本。
华夏幸福起家于河北,从这里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产业新城模式。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华夏幸福加大全国化扩张,由于市场变化等因素,到2017年下半年,华夏幸福遭遇外部压力。其外地模式也在探索试点阶段,在浙江嘉善等地开拓出新模式,但离大规模的成功落地还有距离。
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国企或国资投资的公司开展PPP业务,大多比民企顺畅。尤其在一二线城市,这已经成为一条潜规则。在融资和政府合作意向上,纯民营公司拓展PPP业务的难度都在放大,许多城市的地方政府对民营公司态度冷淡,顾忌颇多。华夏幸福此次引入平安,有利于加强和各地政府的沟通能力,同时为融资打开新局面。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企业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长期合作,互利共赢。合作期间,企业负责产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服务,政府负责审批产业新城的规划,项目决策并监督服务质量。
平安入场也意味着未来华夏幸福和平安之间的合作还有较大空间。在公告中,华夏幸福表示,这次转让旨在增强双方在相关业务领域的潜在合作,完善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公司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促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
华夏幸福的承诺是,以2017年华夏幸福净利润为基数,华夏幸福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65%、105%。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4.2亿元、144.9亿元和180亿元。
根据年报,2017年华夏幸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87.81亿元,同比增长35.26%。
责编  |  黄端  [email protected]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